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患者临床特点治疗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选择.结果80例听神经瘤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46例;年龄在18~80岁,中位年龄52岁;左侧26例,右侧54例;肿瘤桥小脑角最大径在0~76mm,根据Koos分级1、2、3、4级肿瘤分别有31、18、11、20例.内听道、脑桥小脑角、交界区肿瘤各31、30、19例.最常见首发症状为渐进性听力减退和耳鸣,分别占42.5%和23.75%;其他首发症状包括突发性听力减退、头晕、头痛、耳闷、眩晕、三叉神经痛、走路不稳面部麻木感.患者临床症状前两位同样是听力减退及耳鸣,分别有83.57%和70%,既无耳鸣又无听力减退者仅占7.5%.根据WHO听力损失分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分别有11、9、19、3、38例,PTA≤60dBHLPTA>60dBHL两组在肿瘤大小(P<0.01)肿瘤位置(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听力损失以下患者18例行言语测听检查,言语识别率在≥90%、≥70%<90%、≥50%<70%、<50%各5、1、5、7例,根据AAO-HNS听力分级,A、B、C、D级各6、4、1、7例.接受随访观察、伽马刀治疗、手术治疗各有28、5、47例患者,手术组与随访观察组肿瘤Koos分级(P<0.001),听力水平(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50±14VS53±12,P=0.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接受随访观察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5.24个月,肿瘤增大者8例,无明变化者20例.结论绝大多数听神经瘤患者会伴有耳部症状(听力减退、耳鸣),早期诊断有赖于耳鼻喉科医生对伴有耳部症状患者筛查,对于小肿瘤(<1.5cm),随访观察也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听神经瘤 临床特点 治疗策略 随访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外耳道基底细胞癌患者治疗与护理。方法对1例外耳道基底细胞癌患者,予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右颞骨部分切除+腹部脂肪取出+术腔脂肪填塞术。术后结合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左耳后下方切口及耳前切口愈合欠佳,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要求出院,规律返回护理门诊继续换药。结论外耳道基底细胞癌确诊后,积极有效地治疗与护理,可以防止并发症,减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外耳道基底细胞癌 治疗方法 护理
  • 简介:目的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治疗效果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92例诊断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急救措施分为对照组(n=46)和呼吸机组(n=46),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呼吸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压(HR)、pH、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指标较治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呼吸机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呼吸机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P〈0.05;呼吸机组包括46例患者,死亡率为0,对照组组患者死亡率为8.69%,呼吸机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过程中联合应用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目的膨胀止血海绵鼻腔盲塞法治疗鼻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方法将我科194例活动性鼻出血患者用膨胀止血海绵鼻腔盲塞法治疗鼻出血,将红霉素眼膏涂于膨胀止血海绵表面,沿鼻中隔推入鼻腔,置入膨胀止血海绵内注射生理盐水2ml,即迅速膨胀,充满鼻腔,压迫止血。结果194例活动性鼻出血患者用膨胀止血海绵鼻腔盲塞法治疗鼻出血后,3-5d后取出,无再次出血,治愈率达95.9%。结论膨胀海绵鼻腔盲塞法治疗鼻出血是行之有效方法,技术要求低,操作简单,痛苦小,止血快,更安全,特别适合急诊、门诊病人,尤其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 标签: 鼻出血 膨胀止血海绵 盲塞法 推广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有慢性鼻-鼻窦炎精准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纳入实验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146例,其中腺样体大小Ⅱ度48例(32.9%),Ⅲ度62例(42.5%),Ⅳ度36例(24.6%),按疗程用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随访观察。对照组122例,其中腺样体大小Ⅱ度40例(32.8%),Ⅲ度52例(42.6%),Ⅳ度30例(24.6%),每日晨起用10ml生理盐水洗鼻,定期随访观察。采用SPSS17.0软件对2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腺样体大小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χ^2=0.222,P〉0.05)。3个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腺样体大小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8.255,P〈0.001)。结论及时有效控制鼻腔鼻窦内慢性炎症,可以明显改善儿童腺样体肥大。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慢性鼻-鼻窦炎 慢性炎症刺激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并总结甲亢患者接受丙硫氧嘧啶以及甲疏咪唑进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5月收治60例甲亢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给予对照组丙硫氧嘧啶治疗,给予研究组甲疏咪唑治疗,对比两组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临床总体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产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亢患者采取丙硫氧嘧啶甲疏咪唑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两种药物都会引发一定毒副作用,临床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期间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展合理选择。

  • 标签: 甲亢 丙硫氧嘧啶 甲疏咪唑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疗效。方法10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两组均以15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高于对照组(7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疗效好。

  • 标签: 六味地黄汤 肾精亏虚型耳鸣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对儿童(OSAHS)患者手术治疗后,给予心理、呼吸道、饮食、口腔等精心护理。结果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是儿童(OSAHS)常用治疗手段,42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改善。结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后优良健康教育,术前术后护理对疾病痊愈意义重大。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缬沙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将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将两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住院总耗时(18.21±2.01)d、症状改善时间(10.21±1.05)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缬沙坦 慢性支气管炎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本院于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278例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39例、实验组1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输血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呼吸衰竭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疗效并作比较分析。方法将4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头罩吸氧治疗,研究组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PaO2、呼吸频率、pH均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pH均无差异(P〉0.05),研究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儿效果满意。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耳后注射与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甲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并发症对血糖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符合研究条件78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后注射组39例,耳后注射甲强龙40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鼓室注射组39例,经鼓膜穿刺,鼓室注射甲强龙40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2周.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疗效变化、副作用血糖浓度波动.结果耳后注射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痊愈率分别为17.95%,15.38%;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71.19%,两组患者各频率平均听阈均有改善,但中低频听力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45>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浓度均有所提高,经调整饮食和药物控制,血糖未出现剧烈波动.耳后注射组无鼓膜穿孔风险.局部疼痛一过性眩晕,耳后注射组发生率分别为20.51%,7.69%;鼓室注射组为58.79%,28.21%;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614,8.791;P<0.05).结论耳后注射鼓室注射甲强龙联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于血糖浓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鼓室注射,耳后注射甲强龙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听觉丧失 突发性 2型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类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显露方法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195例,均经手术治疗,按照随机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93例)经由不暴露喉返神经方式完成手术,观察组(102例)则按照实际病情经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完成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三种不同入路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喉返神经受损率0.98%(1/102)稍低于对照组4.30%(4/93)(P〉0.05);观察组中通过气管食管沟入路增加术时、增加术中流血量显著低于其他2种入路方案。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采用喉返神经显露方式完成,其临床效果较好,3种入路方案中以气管食管沟入路具有更好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病变 喉返神经显露 手术 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提高鳃裂囊肿(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38例鳃裂囊肿和瘘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随访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对分析。结果本组38例鳃裂囊肿和瘘第1与第2鳃裂囊肿瘘管发生率相当,大于20岁各年龄段患者发病例数无显著性差异;根据发生部位与临床特征以及CT、造影和B超检查进行确诊,经彻底手术治疗,均能一次治愈。结论鳃裂囊肿(瘘)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充分术前检查和合理手术方案是治疗成功关键。

  • 标签: 先天性疾病 鳃裂囊肿 鳃裂瘘
  • 简介:目的评价无创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疗效血氧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患有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手段,观察组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血氧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氧状态、脑利钠肽以及心率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治疗安全系数,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血氧状态 临床效率 治疗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蒿属花粉分布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影响。方法我院工作人员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市城区进行选点,对蒿属花粉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对180例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季节进行了调查,对其均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对其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我市城区蒿属花粉飘散高峰期为8-10月份;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季节与蒿属花粉播散高峰期时间相吻合;患者气道反应性与血清ECP水平变化一致,并且还与蒿属花粉浓度存在密切相对应关系。结论蒿属花粉是我市城区秋季主要致敏花粉,对蒿属花粉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对防治与蒿属花粉相关过敏性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 标签: 蒿属花粉 过敏性鼻炎 气道反应性 影响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在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术中使用普米克令舒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状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60例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术中使用常规纳吸棉覆盖术腔,对所有干预组患者术中采取含普米克令舒纳吸棉覆盖术腔,术后其他处理方式均相同,对两组患者均实施1年随访,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预后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3周Kennedy评分、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术中使用普米克令舒治疗效果优良,且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炎 鼻息肉 普米克令舒 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颈段食管鱼刺异物致甲状腺贯穿伤、颈深部脓肿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二科因鱼刺异物致右侧部分甲状腺颈深部脓肿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对颈部异物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经颈部超声CT检查明确颈部异物存在及其位置,并给予行颈深部软组织探查清创术,预后良好。结论异物致颈部脓肿患者病情较危重,早期明确诊断尽早行脓肿清创引流是治疗关键。

  • 标签: 脓肿 甲状腺 鱼刺异物
  • 简介: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儿童轻中度听力障碍重要原因。由于儿童解剖结构、免疫状态特殊性,使分泌性中耳炎患病率很高。临床中隐匿症状较多,轻中度听力损失易被忽略,长期积累可导致言语交流障碍,并影响儿童学习和生活。认识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危害,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诊治,可有效减少轻中度听力障碍对儿童言语功能影响。

  • 标签: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障碍、言语交流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年龄对突发性耳聋预后是否具有独立影响作用,阐释是否存在明确年龄转折点(即阈值效应)使得预后发生方向性改变,为未来进行突发性耳聋预后研究时提供科学合理年龄分组依据.方法本研究对2008年8月至2015年12月连续入住解放军总医院耳内科病房进行治疗突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组以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年龄与预后(治疗后听阈值治疗后听力增益)相关性由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并进行曲线拟合以及阈值效应分析.结果在调整了可能混杂因素后,年龄与治疗后听阈、治疗后听力增益呈现非线性相关性,两个关键年龄转折点分别为15岁和67岁.当年龄<15岁时,年龄每增加一岁,治疗后听阈降低1.2dB(95%置信区间:-2.2~-0.2,P=0.020),听力增益提高1.2dB(95%置信区间:0.2~2.2,P=0.019);年龄介于15-67岁患者,年龄与突聋患者听力结局无显著相关性,治疗后听阈和听力增益回归系数均为0(P值分别为0.448与0.418);年龄>67岁时,年龄每增加1岁,治疗后听阈升高0.5dB(95%置信区间:0.0~1.0,P=0.033),听力增益减少0.5dB(95%置信区间:-1.0~0.0,P=0.033).如不采用分段线性模型,用一条直线拟合数据,则得出治疗后听阈和听力增益回归系数分别为0.1(95%置信区间:0.0~0.1,P=0.128)和-0.1(95%置信区间:-0.1~0.0,P=0.118),,并未恰当反映出年龄与突聋患者听力预后关系.结论对小于15岁突发性耳聋患者,年龄增加是一个预后有利因素;对年长于67岁者,年龄与预后呈显著性负相关;对介于15至67岁患者,年龄对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年龄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