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26b、CD146和TfR1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设为观察组、78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的组织miR-26b、CD146和TfR1表达情况,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FIGO分期与病理分型患者的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指标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组织miR-26b、CD146和TfR1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中FIGO分期较高者阳性率高于分期较低者(P〈0.05),低分化患者则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患者(P〈0.05),中分化患者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均与上皮性卵巢癌有密切的关系。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26b、CD146和TfR1呈现高表达状态,不同FIGO分期与病理分型患者的表达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FIGO分期、病理分型的了解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上皮性卵巢癌 组织 miR-26b CD146 TfR1
  • 简介: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皮肤病理专家高天文、廖文俊教授主编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入门》(第2版),近期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介绍正常皮肤的组织结构、皮肤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皮肤病理特殊染色及50种最具代表性疾病,能够引领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掌握皮肤病理基本概念。

  • 标签: 皮肤科医生 组织病理学 皮肤病理 书讯 第四军医大学 组织结构
  • 简介:目的: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中肥大细胞数量、IL-33及IL-6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生殖器疱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采用口服伐昔洛韦片治疗,治疗前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肥大细胞数量,ELISA检测IL-33、IL-6的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生殖器疱疹患者经伐昔洛韦治疗后痊愈14例(46.7%),显效13例(43.3%),有效3例(10%),无效0例,总显效率为90%,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多(t=29.83,P<0.01),IL-33、IL-6水平升高(t值分别为170.88、25.03,P值均<0.01)。生殖器疱疹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肥大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t=17.10,P<0.01),IL-33、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63.36、15.61,P值均<0.01)。结论:肥大细胞发挥其天然免疫应答作用,可能通过调节IL-33、IL-6参与HSV-2感染所致生殖器疱疹的发病机制。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肥大细胞 IL-33 IL-6 HSV-2
  • 简介:目的:评价CO2点阵激光联合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15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接受CO2点阵激光联合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对照1组采用CO2点阵激光单一疗法,对照2组采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单一疗法。于治疗第2、4、8周记录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评分,比较三组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别;治疗4周后,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但与对照2组无明显差别;治疗8周后,有效率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12.25、11.00;P值均〈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节性痒疹 CO2点阵激光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