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性对于人类本来是普遍的问题,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学者把性解释为“饮食男女”等。提出这种观点者首先是孔门儒学传人,由此可以认为,在中国把性当作“科学”来研究,并努力阐发有关的性教育观念,当属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有益作为。回瞻今世,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不少成年男性和女性,(他们不分国别、地区),总在贪婪地寻求着性的系列“服务或刺激”(指卖淫、嫖娼……),由此导致世界上性病不断泛滥,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日益沦丧。正由于这些存在于人类间的丑恶现象,才使世间

  • 标签: 性教育 青少年 性道德
  • 简介: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里所谓"任物"者,是指心神对人体自身的行为有支配作用.而这种支配作用,又是通过具体的"意念"去实现的.在中医性学范畴中,性行为由心神通过性意识去支配的.

  • 标签: 中医 心神 意识 相关性 心理学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对艾滋病防范意识和行为的差异,为把艾滋病的蔓延阻止在以男性为主的阶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小组访谈及个别深入访谈定性调查方法.结果:男性对性病、艾滋病防范意识薄弱,缺乏保护性伴、阻止艾滋病蔓延的社会责任感;女性自我保护的意识薄弱,缺乏可提高自我保护的条件和能力.结论:必需加强艾滋病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把增强男性责任、提高女性自我保护能力与行为干预结合起来.流动人口的性问题是艾滋病流行的隐患,故必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减少艾滋病性传播的危险因素.主张发动各界力量,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体系.

  • 标签: 艾滋病 防范意识 性别差异 防范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渗透屏障受损在黄褐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门诊收集黄褐斑患者皮损及健康志愿者皮损各10例,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并比较黄褐斑皮损及正常对照组皮肤K6,K10,K14,Filaggrin,Involucrin,Loricrin和ASAHl的分布及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黄褐斑患者皮损处K6表达较强,K10及K14表达弱于正常对照组。Filaggrin,Loricrin,Involucrin及ASHl的表达弱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存在表皮渗透屏障受损,其机制与角蛋白、角化套膜蛋白及ASHl表达异常相关;临床治疗黄褐斑应注意修复表皮渗透屏障。

  • 标签: 黄褐斑 表皮渗透屏障 角蛋白 中间丝相关蛋白 酸性神经酰胺酶1
  • 简介:皮肤具有多种屏障功能,包括物理屏障、渗透屏障、免疫屏障等。同时,皮肤表面pH值、微生态与皮肤屏障之间,特别是皮肤渗透屏障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对维持皮肤正常生理代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表皮渗透屏障功能及其与其他屏障功能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皮肤屏障 渗透屏障 皮肤屏障功能 相关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本文从性医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老年学、遗传学、营养学等多角度,围绕“性衰老”这个主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探讨延缓性衰老的方法,本文先讨论影响性衰老的各有关因素,继而进一步提出从端正性观念入手,保持老年期的适度性生活、坚持老年期的良好生活方式,认真看待更年期、积极探讨新“基因疗法”等五种途径与方法,从而谋求延缓性衰老,使老年夫妻延年益寿,并将享受到性福与快乐。

  • 标签: 性衰老 性衰老因素 性衰老延缓方法 性观念 生活方式
  • 简介:毒在《说文解字》释中:“毒,厚也,害人之草”,厚是指程度,害人之草是毒草。中医毒邪学说源远流长,肇始于《黄帝内经》,至汉·仲景金匮有阴阳毒脉证辨治,后历朝历代均有发展,近代中医更拓宽了毒邪学说的范畴。

  • 标签: 毒邪论治 辩证分型 治疗原则
  • 简介:皮肤真菌病可依据真菌感染皮肤组织的深浅不同,分为皮肤浅部真菌病和皮肤深部真菌病。依据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真菌学检查是诊断皮肤真菌病的常用方法,三者通常需相互配合方能明确皮肤真菌病的诊断。本文通过阐述这三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以期提高皮肤科临床医生诊断皮肤真菌病的准确性。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临床特征 组织病理 真菌学检查
  • 简介:甲真菌病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疾病,治疗存在很大的挑战。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用药、系统用药、仪器治疗及联合治疗。目前局部治疗新技术的发展和联合疗法取得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提高了甲真菌病的治疗水平。本文总结近年来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真菌病 局部治疗 系统治疗 仪器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2毒邪的治疗针对毒邪的治疗,方法有消除毒邪、减少毒邪的产生、促进毒邪的排除、减少毒邪的毒力、扶正祛邪、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等,因此出现了攻毒、排毒、解毒和托毒等不同的治法。

  • 标签: 毒邪论治 辩证分型 治疗原则
  • 简介:背景: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皮损区表现较高的经表皮失水率(TEWL),提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否未受累皮肤屏障功能亦受损仍存在争议。目的:与对照组皮肤相比,研究AD患者未受累皮肤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渗透性。方法:用角质层(SC)胶带粘贴法评估经皮渗透。将20例A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前臂中部暴露于1%SLS4h,然后用胶带将SC剥离。测定每一个粘贴胶带中SLS的量。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推论出扩散系数与在水和SC间SLS的分配系数。结果:两组SC厚度相似,但AD组TEWL高于对照组[x±s分别为8.4±4.3g/(m^2·h)和6.3±2.0g/(m^2·h)]。对照组的SC厚度和TEWL有相关性,而AD组未发现二者相关。SLS通过AD患者未受累皮肤的扩散系数比对照组高[x±s分别为12.7±5.8×10^-9/(cm^2·h)和6.2±3.0×10^-9/(cm^2·h)],而AD组水与SC间的分配系数较对照组低(x±s分别为137±64和196±107)。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AD组患者的SLS透入SC的渗透模式不同。这一结果说明甚至AD患者的未受累皮肤也存在屏障功能改变,强调了保护皮肤和避免接触化学品的重要性。

  • 标签: 皮肤屏障功能 十二烷基硫酸钠 正常对照组 特应性皮炎 经皮渗透 经表皮失水率
  • 简介:神经酰胺即N-脂酰基(神经)鞘氨醇,是人体角质层脂质的重要成分,皮肤中的神经酰胺在人表皮角质层结构稳定、细胞增殖和分化、表皮屏障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其性质和数量影响着皮肤屏障及部分皮肤病,目前检测神经酰胺的方法种类较多,但只有小部分可运用于皮肤角质层神经酰胺的检测。本文简单综述现有的皮肤角质层神经酰胺的检测方法

  • 标签: 皮肤 神经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谱法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100例医院收诊行常规治疗措施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未采取治疗措施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预后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2例流产、12例早产、2例死胎、84例足月产;对照组100例患者中,13例流产、42例早产、11例死胎、34例足月产,观察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0例新生儿中,10例低体质量围产儿、4例新生儿死亡、13例先天性梅毒、6例宫内胎儿窘迫;对照组100例新生儿中,30例低体质量围产儿、24例新生儿死亡、43例先天性梅毒、22例宫内胎儿窘迫,观察组新生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严重影响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临床特点 预防方法
  • 简介:近年来,关于难治和复发的生物膜相关感染报道越来越多。临床上很多常见病如龋齿、膀胱炎、心内膜炎、中耳炎、角膜炎等均与生物膜形成有关,生物膜一旦在体内形成,往往引起感染的久治不愈和多重耐药的发生,而生物膜相关感染导致的耐药也成为临床上的一大难题。因此,生物膜的抑制和破坏就成了治疗生物膜相关感染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就生物膜的破坏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生物膜 破坏 检测
  • 简介:目的:比较10%KOH法、乳酸酚棉蓝染色法、龙胆紫染色法直接镜检糠秕马拉色菌的阳性率。方法:临床上拟诊为花斑糠疹或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患者共计520例,对其中392例花斑糠疹患者采用钝刀刮屑取材,对128例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患者采用平口钳捏挤法取材,并对同一患者的同一部位所取标本分别进行10%KOH、乳酸酚棉蓝染色、龙胆紫染色处理,比较检出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拟诊为花斑糠疹的患者,经乳酸酚棉蓝染色与龙胆紫染色后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7.9%、96.7%)高于用10%KOH处理(90.5%)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19.83、12.30,P值均〈0.05);经乳酸酚棉蓝染色与龙胆紫染色后标本检测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2=1.22,P〉0.05)。拟诊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患者,经乳酸酚棉蓝染色与龙胆紫染色后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2.2%、85.9%)高于用10%KOH处理(58.6%)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38.93、23.88,P值均〈0.05);经乳酸酚棉蓝染色与龙胆紫染色后标本检测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2=2.57,P〉0.05)。乳酸酚棉蓝染色法较龙胆紫染色法在操作过程、阅片时间上更迅捷、方便。结论:拟诊为花斑糠疹或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患者宜采用乳酸酚棉蓝染色直接镜检。

  • 标签: 糠秕马拉色菌 直接镜检 阳性率
  • 简介:客观、准确地评价及推测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其转归是临床医生所追求的.目前常用的评估标准,有它的局限性,为此人们不断探索,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方法,从银屑病发病原因的不同方面,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来探索银屑病患者严重程度与其相关的因素.现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银屑病 中医 治疗 生物学 活血化瘀
  • 简介:目的:建立适用于调查现场阴道毛滴虫湿片检测的质控方法方法:比较多种染色方法,并优化滴虫染色镜检法的条件,选择最佳的验证方法与现场湿片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吖啶橙染色的观察效果最好,与现场湿片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4.7%。结论:吖啶橙染色镜检方法可以作为阴道毛滴虫病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标签: 阴道毛滴虫 湿片法 吖啶橙染色法 培养法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不同精子优选方法对人工授精治疗结局是否有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中心行AIH治疗的504对夫妇共732个周期为研究对象,按精子优选处理方法进行分组:上游法314个周期,密度梯度离心法418个周期,比较两种精子优选方法行人工授精在临床妊振率、流产率和子代性别的差异。结果: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8.6%、6.7%,流产率分别为25.9%、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处理后行人工授精的婴儿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应用在夫精人工授精中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无差异,精子优选方法对子代性别无预测意义。

  • 标签: 人工受精 上游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妊娠率
  • 简介:皮肤病皮损的暴露性、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数使用外用药物的特点导致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相应更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同理心,从而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该文从皮肤科的特点论述了同理心的训练和培养在皮肤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 标签: 皮肤科学 教学 同理心
  • 简介:在皮肤病与性病学的临床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前瞻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病例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等多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皮肤病与性病学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