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丘脑Vim核中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与特发性震颤(ET)的关系,总结Vim核射频毁损(切开)术治疗ET的可行性、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对72例ET行CT定位微电极导向Vim核射频,并进行FAHN评分。结果Vim核中存在与肢体震颤节律一致的细胞电活动,毁损这些细胞后震颤立即消失,有效率100%。整体评分改善率60.2%;震颤程度和部位改善率53.1%;特殊动作和功能改善率51.6%;功能残疾改善率76.2%。暂时性并发症19例,3—36个月随访疗效稳定。结论丘脑Vim核中存在与ET密切相关的细胞,射频毁损Vim核是治疗ET安全有效措施。

  • 标签: 特发性震颤 微电极导向 丘脑切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原发性震颤的口服剂量、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关系.并确定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方法符合Bain原发性震颤诊断标准的22例患者均单用氯氮平治疗.于维持量治疗四周后检查其氯氮平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氯氮平口服剂量范围在8133~37.5mg/d,血药浓度变异很大(20-157ng/L)。口服剂量与血药浓度存在指数曲线关系(R2=0.799.P〈0.01),其方程式为Y=16.4458e^0.0505X。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显著相关(R^2=0.579,P〈0.01),呈二次模型曲线关系,方程式为Y=31.2902—0.8994X+0.0212X^2。血药浓度与副反应量表关系不大。结论氯氮平治疗原发性震颤有显著疗效,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30.9-97.8ng/L,长期使用应做血药浓度监测。

  • 标签: 原发性震颤 氯氮平 血药浓度
  • 简介:患者,男,62岁,于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屈曲,后跛行,且右上肢下臂、右下肢近端肌肉肿胀、硬、疼痛,入院前2日出现意识障碍,不认识家人,呕吐、二便失禁,伴头痛,发作呈间歇性,症状稍轻时,可认人,门诊以'意识障碍'收入我科.

  • 标签: 肌肉转移 脑膜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综述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研究,提出目前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研究方向和不足,为我国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肌肉骨骼损伤 护士 综述
  • 简介:1病历摘要(图1)男,21岁;因松果体区肿瘤反复人院治疗。病人于2009年3月经头颅MRI诊断为“松果体区肿瘤、非交通性脑积水”,予γ-刀治疗2次及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γ-刀治疗后病灶缩小。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胚胎型 松果体 治疗 延误
  • 简介:近年来周围神经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肌电图与临床电生理学组与《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拟定于2009年5月20-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联合举办

  • 标签: 全国神经 学术研讨会 征文通知
  • 简介:目的:探究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6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2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采取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既能消除负性情绪,又可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睡眠质量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四肢骨折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