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中医心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汲取现代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知识,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中医心理学确定为中医学的重点学科。为了落实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促进本土心理和中医心理工作规范化,切实提高本土心理以及中医心理临床工作水平,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批准,

  • 标签: 心理师 招生简章 心理工作 人才交流中心 精神卫生 临床实践
  • 简介:目的:调查护士的职业认同、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状况,分析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不同级别医院的792名护士,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792名护士的职业认同总均分为(5.30±0.92)分;情感耗竭条目均分为(2.82±1.23)分,去人格化条目均分为(1.77±1.39)分,个人成就感条目均分为(4.01±1.18)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5.59±3.35)分。护士离职意愿受聘用方式、一致感、自我效力感、情感耗竭的影响。结论:护士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职业倦怠严重,严重地影响了护士的离职意愿程度,教育和卫生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减少有离职意愿护士的数量,以稳定护士队伍,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职业认同 职业倦怠 离职意愿
  • 简介:采用分层取样,应用高校毕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调查了河北职业技术学院2003~2004年300名毕业生,应用SPSS10.4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查显示只有41.3%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是个人兴趣,33.39/的学生已经确定职业方向,89.3%的人将“工作有保障”作为首要的择业标准,89.5%的人很少或从来没有接受过学校关于生涯规划的辅导。

  • 标签: 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择业标准 高校毕业生 专业
  • 简介:通过探讨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管理方法,达到加快护理人才成长步伐,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目的.文章对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必要性、程序和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有效进行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建议和实施方法.

  • 标签: 护士 职业生涯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制度 自我评估
  • 简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介绍了人格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护士职业人格研究的进展和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建议应当加大研究的系统性和协作性,加强干预性研究的力度,将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工作以提高护士职业适应性.

  • 标签: 护士职业 人格特征 研究进展 适应性
  • 简介:锐器伤是指由各种注射针、穿刺针、缝钒剪刀、刀片等锐器,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研究显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医院危重病人增多以及有创诊疗操作增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日益突出,由此带来医务人员身心损害、医疗机构负担加大等问题,引起卫生行政部门高度关注。

  • 标签: 锐器伤害 职业安全 医护人员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暴露感染 医务人员
  • 简介:针刺伤是临床医务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医务人员在完成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中存在着被医疗锐器物刺伤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完成大量的注射、采血、输血、输液等操作,被注射针头刺伤的发生率更高。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大的职业风险是感染血源性传染病。医学文献中1903年就有了这样的报道。

  • 标签: 职业暴露感染 护士 临床护理工作 引发 案例 血源性传染病
  • 简介:目的:对男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促进男护士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对230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平均得分为(131.09±17.49)分,职业生涯规划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职业目标、付诸行动、自我调整、学习计划、人际策略、自我认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行政职务、护理工作意愿、业余学习专业知识时间和收入满意度的男护士,其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较为理想,他们认可自身专业,期望得到职业发展。

  • 标签: 男护士 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衡阳市高校教师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和急救态度现状,为制定高校教师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3-5月选取220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加调查的人中仅25.5%的教师参加过急救培训;医学与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的急救知识正确率在抢救黄金时间、CPR按压位置、CPR按压频率、CPR按压与通气比、止血、判断脊柱外伤、搬抬脊柱外伤病人、固定骨折病人、气管异物阻塞、玻璃入眼、鱼刺卡喉、烫伤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专业背景教师救助陌生人的意愿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P<0.05)。结论:高校教师院前急救知识状况不容乐观,要在转变公众急救观念的基础上从自救互救技能层面加强对高校教师作为“第一反应人”的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

  • 标签: 高校教师 急救知识 急救意愿 第一反应人
  • 简介:目的研究沙洋师专小教师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主要原因与措施。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结果小教师专新生除了躯体化因子(F1)以外的其他各项因子都显著的高于成人常模,但是其所有的项目因子都显著的低于大学生常模。女生的抑郁因子(F4)和恐怖因子(F7)显著的高于男生,而男生的敌对因子(F6)却显著的高于女生。结构小教师专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甚理想,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但也不必过份恐慌,只是特别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

  • 标签: 教师 师专 探究 女生 男生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综述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研究,提出目前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研究方向和不足,为我国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肌肉骨骼损伤 护士 综述
  • 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工作授能问卷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运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内10所医院的187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授能总分为(15.37±2.32)分,职业认同总分为(98.37±11.32)分,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工作授能中的机会、信息、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4个维度可独立预测职业认同的41.0%。结论:医院应根据工作授能中的不足之处,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工作授能 职业认同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职业发展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围绕护士职业发展设置了3门公共课和职业基础模块、职业发展模块、职业前沿模块组成的17门专业课;临床实践包括护理实习和医疗实习。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以培养能力为主线,围绕护士职业发展进行,注重临床实践专科技术操作的同时进行临床医疗实习。

  • 标签: 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 职业发展 护理硕士 德尔菲法
  • 简介: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卫生状况,为正在进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问卷对385名农村小学在职教师进行调查测评。结果: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问题检出率达24.42%;性别、学历效应显著,教龄仅在躯体化因子上有影响。结论:农村小学教师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环境是主要原因。

  • 标签: 广东 农村 小学教师 心理卫生状况 SCL-90 调查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的行为评价,找出目前临床护理教师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所三级甲等和2所三级乙等教学医院的35名临床护理教师的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组织、师生关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35名临床护理教师中13名为优秀,优秀率为37.1%;22名为良好,良好率为62.9%,无一般、较差、很差。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3类行为评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临床护理工作、师生关系、教学组织能力。结论:临床护理教师的工作总体上值得肯定,但教学组织能力相对存在不足,有待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师 行为 评价
  • 简介:目的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对大学生和职业青年共208人进行测试,研究分析各因素间的显着差异。结果(1)男性和女性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以及学习成长能力等因素上存在显着差异。(2)大学生与职业青年在紧张性、焦虑性、独立性、世故性以及创造性等因素上存在显着差异。结论大学生和职业青年在16PF人格测验中部分因素和次级因素间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在性别上也存在显着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职业青年 人格特征 研究 青年 职业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伦理气氛认知和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探讨伦理气氛认知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伦理气氛认知量表与职业价值观量表对衡阳市2所综合性医院的598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伦理气氛认知总均分为(3.34±0.24)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3.36±0.45)分。护士伦理气氛认知各个维度对其职业价值观各个维度有预测作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造良好的医院伦理氛围,有助于提高护士对医院伦理气氛的认知水平,从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标签: 护士 伦理气氛 认知 职业价值观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同情心疲乏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对山东省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93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ICU护士同情心疲乏及其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同情心疲乏中同情心满足和继发性创伤应激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5),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P〈0.01)。职业认同总分为(98.29±16.20)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继发性创伤应激、同情心满足和工作倦怠可独立预测职业认同的31.9%。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缓解其同情心疲乏,从而提高护士职业认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ICU nurses COMPASSION FATIGUE PROFESSIONAL IDENTITY
  • 简介:1起草背景1.1任务来源2002年11月19日《健康报》头版报道了某临床护士被用于艾滋病病人的输液针刺破,进而提出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的防护问题。针对此报道,卫生部有关司局领导批示:“医疗卫生机构等有职业危害的事业单位是职业病防治法的监管对象,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与职业病防治已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请加快这方面配套规章的调研”。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中国CDC职业卫生所开展艾滋病职业暴露补偿立法研究(中英艾滋病项目办资助),2003年5月,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建议,

  • 标签: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临床护士 护理工作 工作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价值观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设护士相关资料问卷对手术室14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价值观认知水平中等偏上(3.28±0.56)。信任维度单项均分最高(3.59±0.71),行动主义维度单项均分最低(2.93±0.6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有无子女、居住方式、社会支持主观维度及护士自我认同是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应重点提高手术室护士行动主义维度的认知水平,改进护士评价机制,以及根据个体差异,在有无子女、居住方式、社会支持主观维度以及护士自我认同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从而有助于其个性化的发展。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