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或许有人会说,健康农业所生产的粮食,其产量不足以供应我们的日常所需,因此健康农业只不过是小范围内的事,是个别人房前屋后的娱乐而已,是落后地区残留的顽疾而已。现代化的大机械生产,由于其产量的丰裕和稳定,才是社会生产的惟一保证。

  • 标签: 农业 健康 落后地区 小范围 现代化 产量
  • 简介:由于脑肿瘤生物学特性及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建立了越来越多的脑肿瘤动物模型,因此对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也了解得越来越多,为临床治疗脑肿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建立的脑肿瘤动物模型主要有:化学物质诱导模型,病毒诱导模型,移植模型(同种移模型、异种移植模型),基因模型(转基因模型、基因敲除模型、基因突变模型),这些模型在临床治疗脑肿瘤上发挥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各种模型都有它的优缺点,因此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脑肿瘤 动物模型 化学物质诱导模型 移植模型 转基因模型
  • 简介:印度的有机农民告诉我们,有机就是中印两国农民几千年农耕历史所遵循的原则,不要被那些认证所蒙蔽,那条高成本的路不是农民所应该遵循的。有机农业耕作是非常简单的并且是自然友好型的。很多人通过创造特殊的技术和如此之多的规则和制度来让有机农业变得复杂,但是只有简单的才是大众的,因此有机农业也应该尽可能地简单而使之可持续。

  • 标签: 有机农业 印度 农民
  • 简介: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也是肿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没有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的治疗预后很好;而一旦发生了转移,患者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彻底治愈肿瘤的机会。因此,肿瘤转移是肿瘤临床治疗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肿瘤转移 模型 恶性肿瘤 肿瘤患者 治疗预后 临床治疗
  • 简介:说到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给人记忆最为深刻的莫过于2012年起始的“双十一”狂欢购物节了,第一个“双十一”单日就创下了191亿元成交记录。2013年11月11日24时,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立刻刷新了上年的记录,成交额达到350.19亿元。

  • 标签: 互联网 医疗 智慧 购物狂 成交额
  • 简介:在癌症病人的食谱中屡见有禁忌的品种,刺激性食物就不受人们青睐,辛辣性食物也是刺激性食物的一种,诸如辣椒、生姜和大蒜等。近来由于对大蒜素的宣传.大蒜素这个抗氧化剂日益被人们推崇。但辛辣性食物因其刺激性.尤其对胃肠有疾病者仍列为禁食之列。虽然如此,辛辣性食物可能有开发出抗癌药的潜力。不过辛辣性食物毕竟有刺激性,摄食时还是要适量.在辛辣性食物未开发成抗癌药前.不可不顾自己的感受。勉强进食。

  • 标签: 杀癌细胞 刺激性食物 化合物 大蒜素 癌症病人 抗氧化剂
  • 简介:如今互联网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社交、健康等等方面的影响,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和速度迅猛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已经实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世界真正变成了地球村。全球网民已达30亿,普及率40%,我国互联网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有8.72亿,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日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我国就有4家,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 标签: 互联网公司 医疗 智慧 信息互通 网络互联 普及率
  • 简介:HCC的早期诊断是其治疗的关键,HCC血清标志的检测又为其诊断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并且操作简单,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目前常用的血清标志为AFP、AFP变异体、AFPmRNA、AFU、GGT、DCP、AIF、GPC3等。这些标志的联合使用有助于HCC的诊断及预后。

  • 标签: 肝细胞癌 肿瘤标志物 血清
  • 简介:目的建立一个有用的癌痛动物模型.方法将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接种到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造成骨癌痛动物模型.用vonFrey细丝刺激足底和后肢负重测量仪分别测量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放射学方法评估骨破坏,同时,组织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造模动物在14天左右开始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胫骨X线摄片显示明显的骨破坏,组织学研究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同时伴有新生的编织骨形成.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多方面研究的结果,表明大鼠骨癌痛模型已复制成功.该癌痛模型的建立,将为我国癌痛新药的评价,尤其是研究治疗癌痛中药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

  • 标签: 动物模型 骨癌痛 MRMT-1 触诱发痛
  • 简介:“互联网+”成为2015年最热门词汇之一,这一全新词汇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被大量提及,凸显出互联网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地位。

  • 标签: 互联网 生活 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结构 词汇
  • 简介: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人路及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来外科治疗的全部患者共46例的资料。结果: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占73.9%;甲状腺腺瘤4例占8.7%,甲状腺恶性肿瘤8例占17.4%。通过颈部人路手术切除的占91.3%(42/46),胸骨正中劈开切除的占4.4%(2/46),颈前切口加开胸切除的占4.4%(2/46)。良性甲状腺肿大都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人路,按甲状腺切除的方法给予处理。其中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在胸外科行胸骨正中劈开入路,胸骨后甲状腺乳头状癌,大都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部分与纵隔大血管关系密切者加胸骨正中纵切口,行肿瘤姑息切除加气管切开术。46例患者中,10例(21.7%)出现并发症;5例(10.8%)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出血4例(8.6%);气胸1例。结论:颈部低领式切口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理想入路,由于颈部入路相对并发症少、损伤小、建议对良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和部分恶性肿行颈部低领式切口手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胸骨后 外科手术
  • 简介:肺癌标志的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迄今为止尚无一种肺癌标志可以满意地用于肺癌的诊断,但有证据表明有些标志有助于病情和预后的评价。本文综述近年来肺癌标志研究的进展情况。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肝癌模型,观察GFP蛋白在诱癌过程中荧光的变化。方法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四氯化碳(CCk,乙醇/DENA诱导肝癌共20周,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10只均为GFP转基因小鼠。每周监测小鼠体重的变化;常规HE染色动态观察病理组织学;第4、12、16周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制作冷冻切片观察荧光表达,并以石蜡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第20周时处死小鼠取其肝肿进行原代培养,观察肿瘤细胞中荧光表达和分布。结果实验组GFP转基因小鼠死亡15只,死亡率30%(15/50)。对照组10只小鼠未发生死亡。GFP转基因小鼠在诱癌的第4、12、16、20周依次出现肝炎,肝硬化、癌前病变和癌变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诱癌开始前、第4周、第12周和第16周肝脏组织的冷冻切片有GFP蛋白的表达,诱癌第20周肝肿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有GFP蛋白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GFP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可动态观察肝癌细胞中GFP蛋白的表达。

  • 标签: GFP转基因小鼠 肝癌模型 GFP蛋白表达
  • 简介:动物模型是进行肿瘤实验研究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本文综述了应用于人类肿瘤研究领域的转基因动物技术、理想的动物品系和已建立的动物模型及其应用、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标签: 肿瘤 转基因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使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otatingcellculturesystem,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建立胰腺癌神经转移的体外模型。方法将裸鼠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和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置于RCCS系统中混合培养,在额定时间点取神经组织送病理,Gomori染色观察神经组织结构和胰腺癌细胞在神经组织块中生长情况。结果DRG培养12h后,镜下可见有一神经突起自DRG周缘长出;72h后,可见神经突起显著延长、增多,多数突起结构有一分支,大体呈放射状排列。MIAPaCa-2细胞能够溶解基质。癌细胞与DRG共培养48h,可见有癌细胞靠近神经纤维并贴附其生长。72h可见癌细胞形成包绕神经纤维的细胞团,典型的表现为形成以神经纤维为中轴的纺锤样结构。结论使用RCCS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构建胰腺癌神经转移体外模型,可以用于胰腺癌神经转移过程和机制的研究,为研究胰腺癌细胞和神经组织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胰腺癌 神经 转移 模型 微重力
  • 简介:转移扩散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首要原因,单纯从大体病理学水平评估胃癌淋巴结、腹膜转移已成为限制其研究进展的主要瓶颈问题.胃癌转移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包括癌细胞在原发部位经过粘附与去粘附的交替作用,破坏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而后脱离原发灶,通过侵犯脉管壁、浆膜面等到达继发部位,经过粘附、增殖、侵袭等最终形成转移灶.参与这一过程的诸多信号通路和基因网络都可能成为候选的胃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因此,探索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转移高危个体预测和转移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防治靶点,确立新的干预策略对提高胃癌的疗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标签: 分子标志物 标志物研究进展 相关分子
  • 简介:食管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较晚期诊断和5年生存率的降低。因此,加强对食管癌致癌作用的阐述,发现及鉴定新的肿瘤标志和治疗靶点,对于优化目前用于治疗该疾病的方法非常有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食管癌肿瘤标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验证的结果,重点阐述了血液循环肿瘤标志、呼吸和气味肿瘤标志、唾液肿瘤标志及尿液肿瘤标志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癌 肿瘤标志物 研究进展
  • 简介:长达百年的肿瘤动物模型研究历史告之人们,研究肿瘤难,研究肿瘤动物模型也难,或者说更难。难就难在如何贴近临床,如何挖掘连临床上也无法观察到的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过程和机制,当然还有对抗策略。本文从温故知新,抛砖引玉理念出发,对上述的难处进行部分叙述,那怕仅仅是皮毛也希望能共享。

  • 标签: 脑肿瘤 动物模型 荧光蛋白 血管示踪 仿真显像
  • 简介:在临床实践中,甲状腺滤泡癌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组织病理学经常难以诊断,因此需要一些分子标记来帮助确定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良恶性。本文将目前已发现的几种最新的能辅助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分子标记,予以综述介绍。

  • 标签: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分子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