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1 个结果
  • 简介:一说到高血压.大家都有谈虎色变的感觉.好象一得了这个病就无法治愈,就得终生服药.还很危险。事实上是这样吗?

  • 标签: 高血压 自我调节 中医辨证治疗 病因
  • 简介:大肠癌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1989年6月至2003年6月,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大肠癌368例,其中以血便为首发症状者228例,占61.96%,现就其出血原因及诊治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下消化道出血 大肠癌 手术治疗 首发症状 出血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7年5月间收治的29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16例,其中行肝脏部分切除10例,单纯缝扎3例,局部填塞2例,缝扎加肝动脉结扎1例。介入治疗9例,其中3例术后再行开腹手术治疗。保守治疗4例。结果:死亡5例,其中开腹手术1例,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3例。开腹手术患者1年生存率43.8%(7/16),介入治疗33.3%(3/9),保守治疗0.0%(0/4)。结论:积极手术及介入治疗可增加抢救成功机会,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肝癌 自发破裂出血 诊断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官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至2005年11月因子宫异常出血行官腔镜检查并宫内膜活检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前B超检查官腔内异常30例(占27.7%),而官腔镜发现宫内异常共68例(占62.9%)。活检内膜病理结果异常87例(占80.6%)。结论:官腔镜检查能直视官腔内的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很好手段。但官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异常出血 子宫内膜
  • 简介:目的:放射出血性直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索电子结肠镜下4%甲醛溶液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放射出血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宫颈癌并于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出血性直肠炎的患者104例,随机平均分为甲醛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前组给予电子结肠镜下4%甲醛溶液局部治疗,后者给予思密达(3g)、地塞米松(5mg)和庆大霉素(8万单位)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比较该方法与传统方法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甲醛组共治愈患者24例(46.2%),显效21例(40.4%),好转4例(7.7%),无效3例(5.7%),总有效率94.3%,未发现直肠溃疡和穿孔;对照组共治愈患者18例(34.6%),显效17例(32.7%),好转6例(11.5%),无效11例(21.2%),总有效率78.8%,甲醛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84,P〈0.01)。结论:电子结肠镜下4%甲醛稀释液是治疗宫颈癌放射出血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4%甲醛溶液 宫颈癌 放射性出血性直肠炎
  • 简介:本文对12例胃平滑肌肿瘤病人进行分析,认为胃平滑肌肿瘤较少见,有良、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确诊率不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平滑肌肉瘤比平滑肌瘤出血多见,且量大。诊断主要依靠纤维胃镜检查,X线钡餐、B超、超声胃镜、选择腹腔动脉造影,CT等检查均有一定价值。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平滑肌肉瘤肝转移病灶可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纤维胃镜 肝动脉插管化疗 栓塞治疗 急性出血 并发症
  • 简介:番茄,北方人称作西红柿、番茄柿。因为番茄的形状有点像柿,加上一个“西”字或“番”字,以示与原来的柿子有别。番茄在我国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种植极广,北方只有夏季可作短期栽培。番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黄、紫、白等4种,外形如圆球,或椭圆、扁圆,小的像樱桃,大的像番瓜。在香港最常见的番茄多属红色,称为红茄,

  • 标签: 高张 血压 珠江流域 长江流域 番茄
  • 简介:目的评价藻酸盐敷料对结肠造口出血的止血效果和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直肠癌及14例结肠癌术后有结肠造口出血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藻酸盐敷料,观察其止血效果并分析护理要点。结果40例患者术后造口出血于3日内停止,造口血运良好,术后10日顺利拆线。结论藻酸盐敷料应用于结肠造口出血,止血快且效果明显,并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肠造口 护理 造口出血 藻酸盐敷料
  • 简介:背景对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手术前给予醋酸乌利司他(ulipristalacetate)与醋酸亮丙瑞林等相比,其治疗疗效和副作用情况尚不清楚。方法研究者采用双盲非劣效试验,将307例有瘟状的子宫肌瘤和子宫出血过多的患者随机分配入接受为期3个月每日口服醋酸乌利司他(剂量为5mg或10mg)的治疗组或者每月1次肌肉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剂量为3.75mg)的治疗组。主要研究目标为评估在第13周时子宫出血已控制的患者比例。

  • 标签: 醋酸亮丙瑞林 子宫肌瘤 出血过多 治疗疗效 非劣效性 肌肉注射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急诊手术治疗的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治切除7例,姑息切除3例,胃壁切开缝扎癌周血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4/11),病死率9.1%(1/11)。结论胃癌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及时行急诊手术治疗,但应把握好手术指征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 标签: 胃癌 上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胃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出血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近期出血3例,远期出血4例。结果7例均为胃窦部癌,首次术式均行胃癌根治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BillrothI或Ⅱ式吻合。3例吻合口出血发生在术后12h~7d,均行保守治疗,其中1例吻合口小动脉活动出血以“8”字缝扎;4例发生于术后9个月~2年,先行积极的保守治疗,其中1例保守治疗无效行二次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多由操作不当引发,正确评估病情和规范手术方式是预防的关键。

  • 标签: 胃切除术 吻合口出血 防治 手术并发症
  • 简介:胃切除术后腹腔出血是比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大多出血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迟发性腹腔出血是指术后2周及以上发生的腹腔出血,文献较少报道。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近3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有2例出现迟发性腹腔出血,现结合文献总结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59岁,胃镜、超声内镜、腹部增强CT等检查确诊为局部进展期胃食管结合部癌,行SOX(奥沙利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局部进展 超声内镜 胃镜检查 于术 胃肠外科
  • 简介:胸膜孤立纤维肿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肿瘤。目前认为起源于胸膜间皮层下方的纤维母细胞。根据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作者通过查阅分析文献,结合认识,对胸膜孤立纤维肿瘤的研究近况及相关问题进行综述,提供讨论。

  • 标签: 胸膜 孤立性 纤维性肿瘤 研究近况
  • 简介:原发于肾脏的恶性孤立纤维肿瘤(MSFT)极其罕见,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通常较困难,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MSF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及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0岁,因右上腹胀痛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确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疼痛位于右上腹部,伴消瘦,体重下降约4kg,无反酸烧心,无发热黄疸,无腹泻,未予诊治,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查腹部彩超示:右肾下极及右肾周混合声像,病理性质待定。

  • 标签: 肾脏 恶性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纤维肿瘤(extrapleuralsolitaryfibroustumor,ESF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4例ESFT病例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良性35例,恶性9例。ESFT组织学形态多样,典型者见梭形细胞呈无模式(patternless)排列,伴有粗大瘢痕样的胶原及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D34、Bcl-2、CD99、SMA阳性率分别为100%、93%、79%、67%和6%,Desmin、S-100、CD17、Calretinin及EMA均为阴性。随访33例,3例局部复发,无死亡及远处转移。结论: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有助于ESFT诊断及鉴别诊断。对ESFT患者有必要进行术后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 简介:放射脑病(radiationencephalopathy,REP)是脑肿瘤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比较困难,常误诊为肿瘤复发或转移。我院收治1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3年,发现右颞叶占位,影像诊断不明确,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放射脑病。本文就此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讨论。

  • 标签: 放射性脑病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