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完全经肛直肠系膜切除(pure-TaTME)是一种真正符合微创发展理念的手术。从手术切口而言,微创发展追求的极致就是消除切口,即经自然腔道完成体腔内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完全经肛完成直肠系膜切除不仅符合NOTES的概念,而且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经肛的中低位直肠癌TME手术中,远端切缘、环周切缘、标本完整性等指标较经腹手术有一定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此种手术方式可能会成为经典的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ENDOSCOPIC 根治性手术方式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中低位直肠癌 ORIFICE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身高:172cm,体重:67kg。因“胸痛胸闷3月余”入院。CT检查提示:纵隔巨大肿瘤,超过12cm,且完全包绕上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与周围组织呈胶冻状(见图1)。各项肿瘤学指标正常水平。

  • 标签: 纵隔肿瘤 人工血管 搭桥 上腔静脉置换 开胸手术切除
  • 简介:目的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贲门癌根治的患者46例,其中根治性切除式组(切除组)26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式组(近端胃切除组)20例,比较两组中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肠梗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端胃切除组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切除组高(P〈0.05);切除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呃逆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近端胃切除组(均P〈0.05)。结论对比腹腔镜近端胃切除,腹腔镜根治性切除在治疗贲门癌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近期生活质量。

  • 标签: 贲门癌 腹腔镜 胃切除术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切除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胃上部癌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切除,研究组行腹腔镜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APTT、Fg、D-D)均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腹腔镜辅助切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上部癌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近30年临床实践证明直肠系膜切除(TME)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的标准式。在中低位直肠癌行直肠系膜切除中,无论是采取传统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方式,直肠肿瘤远端的分离,特别是前侧壁的分离仍然有一定挑战,尤其在肥胖、骨盆狭窄、男性等“困难骨盆”患者。经肛门直肠系膜切除(transanaltotalmesorectalexcision,taTME)提出了自下而上操作的手术理念,改变了传统的从上向下分离方式,在克服“困难骨盆”和降低获得远端直肠安全切缘方面具有优势,从而有望提高标本质量、保护器官功能。在保证肿瘤根治与安全性的前提下,taTME也是未来发展经肛门自然腔道手术的起点。本文对taTME式的背景、操作路线、安全性、肿瘤学效果及对功能性结局的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技术。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腮腺肿瘤的患者78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应用改良耳垂、乳突后小“C”隐蔽切口入路,借助内窥镜在腮腺咬肌筋膜下分离建腔,找到面神经主干,根据肿瘤位置解剖相应分支,行肿瘤及区域性腮腺切除;对照组采用传统式。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长、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术后满意度来评价内窥镜辅助小切口入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变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口干、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以及区麻木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术后面部外观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窥镜辅助下耳后小切口径路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安全可行、切口小、瘢痕隐蔽,达到了微创美容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内窥镜 微创 腮腺良性肿瘤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实施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期管理措施的不同分为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的32例(试验组)和采用传统措施的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短期疗效和预后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均P〉0.05);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00±0.76)天vs.(3.13±1.07)天,t=4.99,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0.78±1.62)天vs.(15.87±5.41)天,t=5.08,P〈0.05]。试验组穿刺口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50%vs.36.67%,χ2=4.93,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3%vs.20.00%,χ2=4.40,P〈0.05]。两组患者术后CA199和CEA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30个月,两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χ2=0.30,P=0.59)。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完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尚不确定。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 简介:1研究背景层次解剖的概念是基于局部解剖及胚胎发育生物学衍生而来的.体腔内无论是实质或空腔脏器均由来自于不同胚层、不同细胞学类型的组织构成。由于胚胎发育过程的连续性.使的各个脏器的结构均是可以按层次划分的。根据体腔内胸膜或腹膜及其衍生的系膜、筋膜解剖.按层次解剖设计径路进行手术,不仅可以减少中出血量.

  • 标签: 层次解剖 膜切除术 胚胎发育过程 应用 食管 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肢体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的疗效,并与病段切除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3—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骨巨细胞瘤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变部位位于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2例,胫骨近端8例,胫骨远端2例,桡骨远端6例,肱骨近端3例,腓骨近端4例。按照Campanacci分级:Ⅱ级15例,Ⅲ级22例。治疗方法: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或加内固定16例;病段切除21例,其中病段切除加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13例。结果随访4-12年,平均随访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复发3例,复发率18.8%;病段切除组复发2例,复发率9.5%(均为软组织内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随访: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7年发生骨关节炎1例,未予特殊处理;病段切除组肿瘤假体重建组分别于术后5年、12年因松动返修各1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骨水泥填充组平均评分为28分,病段切除组为22分。功能评定优良29例,中差8例,其中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优良率为93.8%,病段切除组的优良率为66.7%。结论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是肢体骨巨细胞瘤治疗的有效方法,彻底清除病灶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对于CampanacciⅢ级合并病理性不稳定骨折者可选择病段切除或加假体重建,应注意假体相关并发症。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外科手术 刮除术 骨水泥成形术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对患者膀胱功能、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1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58)、腹腔镜组(n=52),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膀胱功能及排尿功能.结果术后1周,腹腔镜组患者的尿频及尿不尽、排尿等待的发生率分别为5.77%、7.69%,均低于开腹组的18.97%、24.14%(P﹤0.05);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的尿频及尿不尽、排尿等待的发生率分别为1.92%、1.92%,均低于开腹组的12.07%、12.07%(P﹤0.05);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膀胱壁厚度均低于开腹组(P﹤0.05),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排尿量测定值均大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对患者膀胱功能、排尿功能影响更小,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膀胱功能 排尿功能
  • 简介: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associatingliverpartitionandportalveinligationforstagedhepatectomy,ALPPS)即两期手术根治肝脏肿瘤,一期手术对患侧肝门静脉分支的结扎及左右肝脏实质的离断,使预留肝脏体积在短期内快速增生.以保证二期手术切除病肝后足以代偿肝脏功能。虽然研究表明ALPPS能够提高部分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为残余肝体积不足的肝脏肿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但AILPPS自诞生后就争议不断,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结合笔者自身临床经验和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ALPPS手术应用现状及临床价值进行述评。

  • 标签: ALPPS 门静脉 适应证 微创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Ⅰ~Ⅱ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指标和SF-36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和MVV高于对照组,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Ⅰ~Ⅱ期NSCLC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且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前进展期胃癌根治中D2淋巴结清扫被视为标准式,但胃癌根治中是否需要联合网膜囊切除.尚存在争议。其中争议的核心问题包括网膜囊切除能否能降低胃癌局部复发,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是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结合笔者临床实践经验并且系统回顾相关网膜囊切除的文献,来阐述上述热点问题,期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胃癌 网膜囊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RC)后早期并发症(术后90d内)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共185例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RC)的临床资料,术后90天内对患者随访,并应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90天内185位患者中有74位(40.0%)出现了不同的早期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症。在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65岁)、肥胖(BMI≥25kg/m2)、中输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糖尿病是发生RC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症较常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充足的术前准备是降低膀胱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膀胱癌 早期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膝关节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最为常见的骨科手术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接受TKA的患者数目持续增长。TKA常伴有大量的围期失血及较高的异体输血率,而异体输血不仅伴有免疫反应、感染等相关输血疾病等风险,而且也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失血 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铁剂以及静脉多次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中的临床效果,能否进一步降低围期失血量和异体输血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我中心行初次单侧THA的患者1998例,根据相关血液管理策略分为A组、B组和C组,静脉单次应用TXA的患者分为A组,在此基础上应用EPO和铁剂的患者分为B组,在此基础上静脉多次TXA的患者分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围期失血量、异体输血率、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水平。结果围期失血量A组(1102.0±503.7)ml,B组(937.0±441.9)ml,C组(774.5±380.6)ml;异体输血率A组7.3%,B组4.1%、C组1.6%;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A组(23.8±12.4)g/L,B组(18.3±10.8)g/L,C组(16.1±10.3)g/L;术后第1天血细胞比容A组(0.068±0.038),B组(0.056±0.036),C组(0.048±0.036);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A组(12.1±16.3)g/L,B组(10.1±8.3)g/L,C组(7.5±9.2)g/L;术后第3天血细胞比容A组(0.033±0.027),B组(0.030±0.025),C组(0.026±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组的围期失血量、异体输血率、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水平均少于A和B组,三组的异体输血率依次为7.3%,4.1%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EPO和铁剂联合可显著减少THA围期失血量和异体失血率,联合静脉多次应用TXA效果更优。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输血 血液管理
  • 简介:目的评价膝关节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在加速康复模式下,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铁剂改善贫血与多次使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减少围期失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行TKA手术患者15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血液管理方案分为3组,A组:单次静脉应用联合局部应用TXA;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EPO及铁剂;C组:在B组基础上多次静脉应用TXA。搜集并比较3组总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最大值、输血率、住院时间以及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总失血量:(636.95±285.03)ml,明显低于A组(932.64±351.00)ml,B组(824.18±385.09)ml,(P〈0.001)。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最大值:C组(20.62±9.83)g/L,低于A组(28.91±15.02)g/L,B组(25.37±14.11)g/L,(P〈0.001)。输血率:A组2.96%,B组2.40%,C组0.45%,三组比较呈下降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住院时间:C组(9.92±3.17)天,低于A组(12.00±3.87)天,B组(11.57±3.8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发生肌间静脉血栓:A组61例,B组45例,C组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6)。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A组11例,B组9例,C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整个住院及随访期间没有发生肺栓塞事件。结论(1)应用EPO联合铁剂可有效降低TKA围手术期失血量,减少患者血红蛋白的丢失;(2)静脉多次应用TXA,能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失血,改善术后贫血状况,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血栓并发症的风险。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输血 失血
  • 简介: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乳腺与甲状腺均受下丘脑-垂体轴调控。临床上甲状腺癌合并乳腺癌的患者越来越常见,两者存在某种关联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相关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乳腺肿瘤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甲状腺激素 钠碘转运体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单次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中优化鸡尾酒疗法(罗哌卡因配伍氨甲环酸切口周围局部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单次THA患者80例,根据中鸡尾酒疗法方案,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缝皮前切口周围局部浸润注射罗哌卡因200mg+氨甲环酸80ml混合溶液100ml)和对照组(40例,缝皮前切口周围局部浸润注射罗哌卡因200mg+生理盐水80ml混合溶液100ml)。主要指标为最大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失血量、输血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次要指标为补救镇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及术后2周血栓发生事件。结果最大血红蛋白下降值:试验组(24.3±9.9)g/L,对照组(24.1±10.9)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失血量:试验组(737.4±399.0)ml,对照组(730.1±401.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髋关节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2天,试验组分别为(4.5±0.7)分、(1.7±0.5)分、(1.6±0.6)分、(1.2±0.4)分;对照组分别为(4.5±0.7)分、(1.5±0.5)分、(1.6±0.6)分、(1.1±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试验组为12.5%,对照组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为10.0%,对照组为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日:试验组为(2.5±0.6)天,对照组为(2.4±0.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1例输血,术后2周彩超检查无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单侧THA术后失血少、疼痛轻、康复快,中优化鸡尾酒疗法虽然是安全的,但其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康复 鸡尾酒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