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血脑屏障是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由于大部分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脑部肿瘤的化疗效果不佳。应用放疗开放血脑屏障有独特的优势,放疗不仅可以杀死肿瘤细胞,而且可以开放血脑屏障,促进化疗药物进入脑肿瘤,提高化疗效果。本文介绍了放疗开放血脑屏障在实验和临床方面的进展,并分析了其对脑肿瘤化疗的意义。

  • 标签: 血脑屏障 放疗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社区筛查的方法。方法对3个社区共13378人乳腺癌筛查按社区分成3组,分别采取组1:社区宣教+医院免费体检以及推荐钼钯检查;组2:发放免费医院体检表以及推荐钼钯检查;组3:社区宣教+推荐钼钯检查。统计各组来院检查率、钼钯摄片率、乳腺癌检出率。结果组1共发放免费体检表7973张,来院检查人数5176人,占64.92%。组2共发放免费体检表10097张,来院检查人数5267人,占52.16%。组3共发放免费体检表8013张,来院检查人数2935人,占36.63%。组1钼钯摄片数共1289人,占24.9%;组2钼钯摄片542人,占10.29%;组3钼钯摄片120人,占4.09%。3个社区实际发现乳腺癌21例,总发病率为80.51/10万。其中通过本次筛查发现13例。受筛查者到目前没有发现漏诊病例。组1诊断乳腺癌6例,组2诊断乳腺癌5例,组3诊断乳腺癌2例。结论社区宣教+医院免费体检+推荐钼钯检查是目前比较适合国情的乳腺癌筛查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Ⅱ和Ⅲ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桡骨头患者,其中31例患者采用微型螺钉(23例)和钢板(8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同时进行疗效评估和分析。结果31例患者随访5~24个月,平均13.1个月。按照Meraizea等的肘关节功能后期标准评定:良好19例,较好8例,一般4例,不良0例,良好及较好比例为87.1%。结论切开复位螺钉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头MasonⅡ、Ⅲ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骨板
  • 简介:目的了解本社区恶性肿瘤病人的基本情况,为社区肿瘤病人的治疗,康复,社区管理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6年间本院随访以及治疗的肿瘤110例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其中22.72%为妇科肿瘤和泌尿生殖系肿瘤,45.45%为消化道肿瘤,16.36%为呼吸道肿瘤,其余占15.45%。调查病人中91.82%因病情危重到上级医院进一步住院治疗,0.90%的病人因病情危重而放弃治疗。仅有0.90%病人病情稳定后在我院建立家庭病床治疗。另6.36%病人在我院门诊治疗。结论对于病情稳定的肿瘤病人和处于康复期的肿瘤病人,强化双向转诊制度,加强社区卫生中心对肿瘤病人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一体化功能是社区卫生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现行医疗卫生制度的完善。

  • 标签: 恶性肿瘤病人 社区医疗 双向转诊
  • 简介: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总结评价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NPWT)与传统换药对开放创面治疗的疗效。方法检索1993年1月至2013年12月,Cochranedatabas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且配合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英文检索关键词:“negativepressuredressing”,“negativepressuretherapy”,“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subatmosphericpressuredressing”,“subatmosphericpressuretherapy”,“suctiondressing”,“topicalnegativepressure”,“VAC”,“vacuumassistedclosure”and“vacuumtherapy”,“vacuumsealing”,“foamsuctiondressing”,“topicalnegativepressure”and“suctiontherapy”。中文检索关键词:“VSD”,“VAC”,“负压封闭引流”。纳入应用NPWT与传统换药治疗开放创面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应用Rva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初检文献12214篇,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8个研究(845例)。7个研究以慢性创面愈合时间为观察指标,结果P=0.008。P<0.05,提示NPWT组愈合时间短于传统换药组;5个研究以急性创面经治疗后可以关闭创面时间为观察指标,结果P=0.00001。P<0.05,提示急性创面经治疗后NPWT组可早于传统换药组关闭创面;6个研究以创面大小的改变率为观察指标,结果P=0.04。P<0.05,提示NPWT组创面缩小快于传统换药组。结论NPWT治疗较传统换药在治疗开放创面存在优势,可缩短急慢性创面闭合时间及加快缩小创面。

  • 标签: 负压伤口疗法 创伤和损伤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Focus超声刀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5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手术切口3~7cm,平均5cm;手术时间18~72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2~20ml,平均10ml;术后引流量20~85ml,平均35ml;全部患者均于术后第3天出院。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6例,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2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Focus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安全、有效,不仅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小术中出血量,且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

  • 标签: FOCUS超声刀 甲状腺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术后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收住我科的67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及同期70例开放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及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09.00±40.71min和133.25±37.45min(P〈O.05),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61.83±196.37ml和258.92±56.83ml(P〈O.05),平均排气时间分别为42.12±21.36h和64.92±31.58h(P〈O.05),开始进食流质时间分别为2.11±1.28d和3.56±1.91d(P〈O.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36±1.88d和8.28±3.48d(P〈O.05)。结论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在术中失血、术后早期进食,缩短住院日方面较开腹手术更有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进展期胃癌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8例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和6例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双Endobutton内固定术。术后参照Karlsson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肩部活动度、肌力及肩锁关节x线片表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3个月。根据评价标准,优20例,良3例,差1例。结论双Endobutton内固定术创伤小,内固定稳定可靠,重建了喙锁韧带,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术后无明显不适感,可早期功能锻炼且无需2次手术,是目前治疗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肩锁关节 脱位 锁骨 骨折 内固定器 韧带
  • 简介:2014年10月28日,镇江市肿瘤防治与康复协会首家癌友康乐之家在江滨新村江一社区挂牌成立。肿瘤防治与康复是肿瘤患者康复的需要,也是社会广大健康人群关注的焦点。肿瘤患者需要走出家门,摆脱自我封闭,必须走进社区,才能融入社会。

  • 标签: 镇江市 社区 江苏省 康复协会 肿瘤防治
  • 简介: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76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36例,开放性肾上腺肿瘤手术40例.两组在年龄、病种及肿瘤大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优缺点、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胸膜损伤,术后皮肤感觉异常、平均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开放组.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开放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疗效比较
  • 简介:分化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由于其发展缓慢,病期长,预后好,难以组织多中心、前瞻性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因此对甲状腺癌的切除范围、颈淋巴结清扫的指征以及术后辅助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分化性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治疗进展 手术治疗 131I治疗 内分泌疗法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I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伴脊柱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分的特点。方法2005年7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NF1伴脊柱侧凸者采用螺旋CT行胸椎连续扫描。在Lenke分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细化,将椎弓根形态分为:A(正常);B(狭窄);C(峡部硬化);D(完全硬化);E(椎弓根缺如)。A、B、C、D、E胸椎椎弓根分别为911个、561个、334个、422个和172个,共2400个。按照上述分标准,在图像编档和通信系统(PACS)上逐层阅片,选择胸椎椎弓根显示最清楚的层面对椎弓根横径进行测量并分,分别统计不同组别的NF1伴脊柱侧凸(scoliosissecondaryto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S)患者胸椎椎弓根类型发生率,并对其畸形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NF1-S中,畸形率(B~E)为62%;其中非萎缩性脊柱侧凸15例,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为41.1%;萎缩性脊柱侧凸85例,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为65.7%,萎缩性脊柱侧凸的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脊柱侧凸(χ2=78.8,P<0.001)。凹侧、中立椎和凸侧椎体的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依次下降(80.8%>66.8%>47.9%,P<0.001)。(40°~59°)组、(60°~79°)组与≥80°组间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依次上升(50.7%<59.6%<69.2%,P<0.001)。≥18岁组的胸椎椎弓根畸形率(55.3%)明显低于<18岁组(63.5%,P=0.001);此外,不同性别间胸椎椎弓根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63.4%,女60.4%,P=0.13)。结论在NF1-S患者中,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为62%。其中萎缩性脊柱侧凸中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脊柱侧凸;凸侧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低于凹侧;随着Cobb’s角的增大,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增加;在成人NF1-S患者中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低于未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1型 脊柱侧凸 胸椎 分型 Neuroifbromatosis 1
  • 简介:进展期胃癌大体分由德国病理学家Borrmann[1]于1926年提出,最初版本分为4,各型描述的形态基本上涵盖了内镜所见和手术切除标本的形态,主要根据肿瘤生长的方向、肿瘤界线是否清楚和是否弥漫性浸润等因素进行分.Borrmann分业已运用于上消化道钡餐和内镜检查对病变的描述,远东地区和德国使用最为普遍.该分与组织学分有一定相关性,即分化程度较高的乳头状或管状腺癌多为Borrmann1、2,分化程度较低的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多为Borrmann3、4,因此,Borrmann分与胃癌预后也有相关性,当今仍然被广泛采用.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48岁,因右上肢痛7年,伴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5年余,于2000年2月2日入院.查体:站立不能,T:36.5℃P:78次/分R:16次/分脊柱无侧弯,颈6、7棘突右侧压痛,颈7-胸1右前外侧皮下可扪及一约直径0.8cm包块,活动度尚可,边界不清,质韧,颈部活动受限,颈牵拉试验阳性,压颈试验阳性,躯干自锁骨以下皮肤感觉减退明显,以右侧显著.

  • 标签: 颈椎管 神经鞘癌 诊断 病例 病因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ercutaneouspediclescrewfixation)与后路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osterioropenpediclescrewfixation)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为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检索并收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比较性研究。计算机检索下列数据库:Pubmed(1966年至2016年3月)、Cochrane图书馆(2016年第3期)、Embase(1966年至2016年3月)。人工检索期刊(1990年至2016年3月)TheJournalofBoneandJointSurgery、Spine、EuropeanSpineJournal。2名脊柱外科专业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ail,RCT),共计318例,其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58例,后路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60例。Meta分析后结果显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与后路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相比,手术时间短[WMD=-0.67,95%CI(-1.20,-0.14),P=0.01],出血量少[WMD=-2.83,95%CI(-4.15,-1.51),P〈0.0001],术后总体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小[WMD=-2.79,95%CI(-3.80,-1.77),P〈0.0001],术后3个月VAS评分小[WMD=-2.33,95%CI(-3.08,-1.58),P〈0.00001],住院时间短[WMD=-1.79,95%CI(-2.48,-1.11),P〈0.00001],而两者术后1周内VAS评分[WMD=-4.02,95%CI(-8.98,0.94),P=0.11]、术后手术节段Cobb’s角[WMD=-0.72,95%CI(-2.32,0.89),P=0.38]、术后手术节段Cobb’s角矫正度丢失[WMD=-0.05,95%CI(-0.40,0.31),P=0.8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RR=0.57,95%CI(0.19,1.67),P=0.30]、椎弓根螺钉位置异常发生率[RR=0.69,95%CI(0.20,2.37),P=0.55]、术后感染发生率[RR=0.34,95%CI(0.04,3.18),P=0.34]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Nanog、Sox2、TFF3在肠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肠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肠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anog、Sox2、TFF3在肠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肠胃癌患者中,Nanog高表达者38例(63.3%)、TFF3高表达者33例(55.0%),Sox2低表达者35例(5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anog、TFF3、Sox2的表达情况与肠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肠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anog、Sox2、TFF3的表达情况与肠胃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有关,同时具有Nanog高表达、TFF3高表达、Sox2低表达的肠胃癌患者预后最差。结论Nanog、Sox2、TFF3可成为评价肠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更利于判断肠胃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肠型胃癌 NANOG SOX2 TFF3
  • 简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由于其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以及肿瘤细胞的嗜血管性,且常伴有血管的破坏与坏死,历来命名较为混乱。其中有Kiel分的多形T细胞淋巴瘤,小、中、大细胞,REAL分的血管中心T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如恶性中线网状细胞增生症、致死性中线肉芽肿、多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1997年Jaff等在WHO淋巴瘤分草案中提出一种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具有同时表达T细胞抗原(CD3)和NK细胞抗原(CD56)的特征。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结外 鼻型 致死性中线肉芽肿 非霍奇金淋巴瘤 网状细胞增生症
  • 简介:目的比较改良袢与P袢空肠代胃在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11月进行了全胃切除术的胃癌和贲门癌患者88例,其中47例采用改良袢消化道重建,41例采用P袢空肠代胃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种重建术后并发症,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改良袢组与P袢空肠代胃组患者相比,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倾倒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更低;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营养评定指数均高于P袢空肠代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袢消化道重建术式能更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改良袢型吻合 P袢型吻合
  • 简介:目的总结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转开放手术的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我科实施的80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病例资料,其中有3例失败,中转为开放性手术的患者,通过分析其失败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结果3例中转开放手术的原因分别为:出血、疼痛及硬膜外高压。结论通过分析中转开放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脊柱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