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锁孔路、超声吸引器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眶上锁孔路、超声吸引器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GCS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96.67%)高于对照组(78.13%)(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5.98±1.23比12.59±1.2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1.88%)(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眶上锁孔路联合超声吸引器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疗效较佳,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少,神经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眶上锁孔入路 超声吸引器 鞍结节脑膜瘤 手术 有效切除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胸乳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国内期刊发表的胸乳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方面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累计腔镜组702例,开放组854例。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MD=4.48,95%CI:3.00~5.97,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MD=-22.70,95%CI:-23.40~-22.01,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MD=-2.38,95%CI:-2.49~-2.28,P<0.05),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组(MD=-5.32,95%CI:-6.01~-4.6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开放组(OR=0.31,95%CI:0.21~0.48,P<0.05),住院费用多于开放组(MD=1497.65,95%CI:1403.86~1591.44,P<0.05)。结论经胸乳路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且美容效果好,是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的理想入路选择。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META分析 腔镜 胸乳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创面负吸引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胸部难愈性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食管癌手术后发生切口全层感染患者。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高渗盐水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采用改良负吸引装置治疗的30例为试验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可行Ⅱ期缝合的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口可行Ⅱ期缝合的时间为(8.1±2.5)d,换药次数为(7.4±2.2)次,换药费用为(1500.5±205.8)元;对照组分别为(14.4±4.6)d、(15.8±5.1)次及(3800.4±480.7)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使用自制负吸引装置治疗胸部难愈性切口临床效果满意且更为经济实用,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费用。

  • 标签: 胸部创面 负压伤口治疗 切口感染 难愈性 食管癌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囊外左侧路在中上部胃后壁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针对中上部胃后壁cT3或cT4胃癌患者实施囊外左侧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囊切除术12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术后结果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完整网膜囊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无脏器损伤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无腹腔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295.2±47.9)分钟,术中失血量为(105.7±39.4)ml,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2.1±9.4)枚,其中淋巴结阳性数目为(4.2±2.3)枚,网膜囊淋巴结数目为(3.2±1.2)枚,未见阳性淋巴结,肿瘤分期:ⅡA期1例(8.3%),ⅡB期2例(16.7%),ⅢA期4例(33.3),ⅢB期3例(25.0%),ⅢC期2例(16.7%)。术后1例(8.3%)切口感染和1例(8.3%)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22月,中位随访时间17月,1例发生术后腹腔、腹膜转移,其余11例均无瘤生存,无一例出现吻合口复发。结论囊外左侧路在中上部胃后壁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为实现腹腔镜下完整网膜囊切除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中上部胃癌 囊外左侧入路 完整网膜囊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