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8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ESD组(n=69)和传统组(n=79),ESD组患者接受ESD治疗,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住院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ESD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减压时间、禁食禁水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SD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14%,低于传统2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6.92%、92.31%,传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8.63%、95.89%,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相当,但具有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传统外科手术 早期胃癌
  • 简介:统计学符号不论用哪种字母,也不论大写或小写一律用斜体。要注意区分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例如均数是字母"(x)",卡方是希腊字母"χ~2";样本相关系数是英文"r",不能误为希腊文"γ"。

  • 标签: 医学 希腊字母 统计学符号 相关系数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vesseldensity,MLVD)相关性及二者对宫颈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D2-40在94例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并计数MLVD,分析上述指标与预后关系,并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鉴别微淋巴管和微血管。结果:宫颈癌组织ICAM-1阳性率为63.83%(60/94)。肿瘤中心处、宫颈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MLVD分别为(2.89±0.57)、(8.59±1.38)及(7.98±1.48)。非参数检验显示ICAM-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癌组织MLVD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ICAM-1阳性表达者ML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ICAM-1与宫颈癌淋巴管生成相关,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侵袭与转移;ICAM-1对宫颈癌预后有评估价值,ICAM-1联合MLVD预后评估意义更大。

  • 标签: 宫颈肿瘤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为了促进同行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以及强化继续教育,本刊特开辟视频之窗栏目,为此提供一个极佳交流平台。本刊视频发表要求如下:可采用AVI、MPEG和RAM等常用格式。视频文件压缩格式需计算机常用操作系统支持。视频文件音频和视频图像要同步。窗口尺寸要能够清晰显示图像细节,不低于352×288像素。字幕工整、清晰、易于辨认。

  • 标签: 视频文件 投稿 视频图像 技术交流 继续教育 发表要求
  • 简介:本刊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文稿中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2006-02-15、5h、30min、30s、14:36:08等;年份不能用简称“,1998年”不能写作“98年”。⑵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 标签: 数字用法 文稿 阿拉伯数字 国家标准 出版物 物理量
  • 简介:为了促进同行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以及强化继续教育,本刊特开辟视频之窗栏目,为此提供一个极佳交流平台。本刊视频发表要求如下:可采用AVI、MPEG和RAM等常用格式。视频文件压缩格式需计算机常用操作系统支持。视频文件音频和视频图像要同步。窗口尺寸要能够清晰显示图像细节,不低于352×288像素。字幕工整、清晰、易于辨认。字幕出现时间应与配音或者内容相协调一致。视频时长20分钟左右为宜。

  • 标签: 视频文件 投稿 视频图像 技术交流 继续教育 发表要求
  • 简介:胸腺瘤是较常见成人前纵隔肿瘤之一,其中恶性胸腺瘤约占前纵隔肿瘤10%。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WHO胸腺肿瘤组织学分型及Masaoka-koga分期。手术是目前公认恶性胸腺瘤主要治疗方式。作者就多年临床经验,对恶性胸腺瘤临床表现、分期分型、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外科手术治疗方面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腺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专家论坛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HER-2过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经病理确诊胃癌患者共540例。IHC法检测胃腺癌患者中HER-2表达,以改良HercepTest评分标准进行HER-2免疫组化结果判读,用卡方检验分析HER-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相关性。结果540例患者平均年龄56.5岁,男女比例3.5:1。HER-2蛋白过表达(IHC3+)共88例,总过表达率为16.3%。胃癌患者HER-2蛋白过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有神经血管侵犯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HER-2蛋白总过表达率为16.3%。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过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有神经血管侵犯相关。

  • 标签: 胃癌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cells)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影响,对比接受CI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培养细胞表型及患者淋巴亚群变化。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放化疗治疗结束1个月以上或无法进行以上治疗,单纯接受4个周期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67名入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接受4周期CI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CD3^+CD4^+、CD3^+CD8^+、CD4^+/CD8^+、CD3^+CD56^+、CD3^-CD56^+、CD3^+PD1^+亚群变化情况。同时对各次输注细胞表型(CD3^+CD4^+、CD3^+CD8^+、CD3^+CD56^+)进行检测,观察其变化。结果:患者接受4周期CIK细胞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淋巴细胞CD3^+CD4^+、CD3^+CD8^+、CD4^+/CD8^+、CD3^+CD56^+亚群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CD3^-CD56^+、CD3^+PD1^+亚群无明显变化。值得注意是,输注细胞表型与第一次培养后相比,第二次、第三次CIK细胞CD3^+CD8^+、CD3^+CD56^+表型呈阶梯型上升,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第三次与第四次无明显变化。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能稳定肿瘤患者免疫状态。接受过CIK细胞回输患者,再次抽取外周血进行培养时,可增加体内CD3^+CD56^+前体细胞增殖和定向分化能力,有望得到远期获益。

  • 标签: 恶性肿瘤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 简介: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vector,LV)是作为目前研究最多外源性转基因载体之一,在基因转染方面有着许多独特优势,例如,对细胞是否处于有丝分裂期没有特别的要求,基因转染效率高,可容纳较大基因片段等。本文就慢病毒载体系统概述、肿瘤基因治疗、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慢病毒载体 RNA干扰 肿瘤基因治疗 转基因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kinase,PAK)是否影响肺癌细胞对EGFR-TKIs敏感性。方法:肺癌细胞系中加入PAKGroupⅠ抑制剂(IPA3)后,应用MTT、流式细胞术观察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IPA3和吉非替尼虽然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但二者联合用药能明显增强对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论:PAKGroupⅠ活性减弱后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肺癌细胞对EGFR-TKIs敏感性。

  • 标签: P21活化激酶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EGFR-TKIS 吉非替尼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interactionmolecule1,STIM1)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与VEGF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宫颈癌患者癌变及其正常上皮组织并测量对应肿瘤体积,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TIM1在各病变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析STIM1与肿瘤病变程度相关性;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过表达STIM1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并分析其与STIM1相关性。结果:70%宫颈癌组织中STIM1表达上调,表达量与癌症病变标志物即肿瘤大小相关;STIM1可促进血管内皮因子VEGF分泌。结论:STIM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是宫颈癌病变过程中一个重要因子。

  • 标签: 宫颈癌 STIM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转移危险因素,为合理诊疗与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对发生转移可能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发病集中在50-59岁年龄区间,并且该年龄阶段较其它年龄阶段容易发生转移(P〈0.01);子宫内膜癌以内膜样腺癌为主,约占90.97%;其总体转移率为7.41%,Ⅱ型特殊类型内膜癌转移率明显高于Ⅰ型内膜癌(P〈0.01);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与其转移相关(P〈0.01);浸润深度〈1/2组和≥1/2组间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676)。结论: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年龄、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可能是其转移危险因素。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转移 分化 浸润
  • 简介: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近5年内公开发表文献为主,随着科技信息迅速更新和传播,最好为近2年内发表新文献,一般不应采用内部资料(重要学术会议论文集除外)。参考文献依次用阿拉伯数字排列于文末;在文中则依照其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右上角码形式标出,宜标在所引文献作者右上角。

  • 标签: 数字排列 会议论文集 角码 内部资料 科技信息 论文集名
  • 简介:鼻咽癌(NPC)是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一种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NPC基本治疗方法,并且随着放疗技术改进,放疗可以使很多早期NPC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但是局部晚期、难治、已有转移NPC患者并不能从单纯放疗中获益,而联合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诱导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NPC患者长期生存率。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证明,NPC内科化疗不再是一种姑息治疗,而是NPC根治性治疗中必不可少部分。因此,本文针对NPC内科化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同步放化疗 辅助化疗 诱导化疗 靶向治疗
  • 简介:1.期刊文献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码-止页码.[例1]赵凤朝,李子荣,王佰亮,等.骨髓水肿与股骨头塌陷及疼痛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8):645-648.[例2]KimYL,ShinSI,NamKW,etal.TotalhiparthroplastyforBilaterallyankylosedhips[J].JArthroplasty,2007,22(7):1037-1041.2.专著文献著录格式为:[序号]章节作者.章节名//全书主编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码-止页码.

  • 标签: 著录格式 规范格式 股骨头塌陷 页码 ARTHROPLASTY 骨髓水肿
  • 简介:福州市民赵德兴(化名)有家族患癌史,父亲及姐姐均查出患有肝癌,这成了他一个心病。前不久,赵先生听网上广告说做一次PET-CT检查,连萌芽状态癌症都能查出,他立即赶到医院,指定要做PET-CT全身防癌体检,但却被医生劝住了。原来,PET-CT一般不推荐给健康人作为体检项目。

  • 标签: 防癌 PET-CT 体检项目 CT检查 健康人
  • 简介:髋部骨折高发、频发一直是不争事实,其发生除了严重创伤之外,与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髋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20%以上,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人群将由1990年130万上升到2025年260万,到2050年将达到450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髓外固定
  • 简介:男性乳腺癌是发生在男性中一种少见且特殊恶性肿瘤,在全部乳腺癌中占比小于1%。由于生理因素等差异,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远低于女性乳癌。由于男性对自身患乳腺癌风险意识不高,导致男性乳腺癌患者不能及时诊断而常延误病情。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男性乳腺癌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概述,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及患者对男性乳腺癌了解和重视。

  • 标签: 乳腺肿瘤 男性 诊断 肿瘤治疗方案 预后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伴发肿瘤皮肌炎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45例皮肌炎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和/或随访结果,探讨18F-FDGPET/CT在伴发肿瘤皮肌炎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5例皮肌炎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生率为33.33%(15/45),平均年龄为58.33岁,男∶女为2.1∶1。18F-FDGPET/CT发现恶性肿瘤灵敏度、误诊率、特异度、漏诊率、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13.33%、86.67%、0、91.11%、78.95%、100%。肌肉/皮肤18F-FDG弥漫性代谢异常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6.84%(7/19),肌肉/皮肤18F-FDG局部异常代谢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28.57%(2/7),肌肉/皮肤18F-FDG代谢无异常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1.58%(6/19)。三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5%(3/20),无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48%(12/25)。两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肌炎是否伴有肌肉/皮肤代谢异常和恶性肿瘤发生率无关,对年龄较大且无间质性肺病男性皮肌炎患者,18F-FDGPET/CT对于肿瘤筛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皮肌炎 肿瘤筛查 18F-FDG 间质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