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在世界前十名畅销药中,药居然占有3个,可见这类药物应用之广泛,也足以证明高血脂的人数增长之快速。高血脂是俗称“三高”中的一高,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不断攀升,有报道说目前我国1/3的成年人血脂偏高。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 高血脂 他汀类药 药物应用 生活方式 血脂偏高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56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伴间歇性黑便5mo就诊。查体:贫血貌,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余未见明显阳性体症。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小弯侧见一隆起灶,可见也个小溃疡。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于胃窦小弯侧可见一圆形充盈缺损,约5.0cm×3.5cm大小,黏膜较稀疏,拟诊胃癌收治,行胃大部切除。病理巨检:胃大部切除标本,

  • 标签: 胃类癌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盖氏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治疗的11例盖氏骨折,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8岁5个月至14岁,平均12岁。左侧8例,右侧3例,均为摔倒引起。根据Letts分型:A型4例,B型3例,C型1例,D型3例。尺骨远端骨骺损伤行克氏针固定,桡骨骨折行克氏针固定或接骨板固定。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肌腱损伤、尺神经损伤等早期并发症发生。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ikic标准评价疗效,均为优。无复位丢失、尺桡骨发育畸形、尺侧腕撞击综合征、腕及前臂活动障碍、握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盖氏骨折多见于大龄儿童,下尺桡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完整而尺骨干骺端向掌侧或背侧移位,尺骨远端骨骺损伤多为二型骨骺损伤。闭合复位常常失败,需切开复位克氏针和接骨板固定,短期疗效优良。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骺 儿童 骨折切开复位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黑逍遥散联合肾四味对莫昔芬治疗乳腺癌所致更年期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乳腺癌伴更年期症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及口服维生素B1、B6、谷维素,观察组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及黑逍遥散及肾四味加减。持续治疗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和治疗4个月时的性激素水平(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垂体泌乳素、黄体生成素)、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和CA125)水平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的性激素水平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体健康±8.96vs45.69±11.24)、功能评分(55.25±11.78vs36.85±10.29)、症状及经济状态评分(40.14±17.58vs65.87±12.96)相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逍遥散联合肾四味可有效改善经莫昔芬治疗后伴有更年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性激素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无影响。

  • 标签: 乳腺癌 类更年期 他莫昔芬 中药
  • 简介:在我国,乳腺癌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已成为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肿瘤,含有蒽环的联合化疗方案广泛用于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或辅助治疗。此外,活性较高的紫杉类药物现已逐渐用于早期的辅助治疗,但对于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出现复发的病例,目前尚无公认的替代治疗方案。针对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给予正确的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综合手段治疗可达到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化疗方案的选择是整个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 标签: 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 简介:目的:评价多西赛(TXT)联合奥沙利铂(OXA)、卡培滨(Xeloda)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9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多西赛75mg/m^2,d1,奥沙利铂85mg/m^2,d2,卡培滨每天1000mg/m^2,bid,d1-14,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1例(5.3%),PR10例(52.6%),SD5例(26.3%),PD3例(15.8%),总有效率57.9%,中位TTP为5.8个月,中位OS为10.5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脱发且多以Ⅰ-Ⅱ度为主。结论:多西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6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癌以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46.5岁;临床表现以排便习惯的改变及便血为主,常伴有腹痛、腹胀;临床上〈1cm的直肠癌常见,应根据癌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直肠癌的术后复发率低。结论直肠癌具有潜在恶性,外科医生在治疗直肠癌时要根据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应定期复查,严格检测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

  • 标签: 直肠类癌 外科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大便带血3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就诊。就诊前近期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咳血,无胸闷喘憋等呼吸系统症状。既往有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2级)、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毒物、放射物接触史,无家族性遗传或肿瘤病史。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胸部正侧位片无明显异常发现,未行胸部CT检查。腹部彩超及CT提示:乙状结肠占位。结肠镜检:距肛门15~23cm处见肿物充血、水肿、糜烂,累及环周,病理提示高分化腺癌。遂完善术前准备,于2010年6月7日在全麻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见腹膜反折上方10cm处一直径约6cm肿物,质韧、固定,侵及浆膜,肠腔仅容指尖通过。

  • 标签: 结肠腺癌 肺类癌 外科诊疗
  • 简介:这是一本令人绝望,也给人希望的书。作者兰德尔·菲茨拉德是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资深记者,曾供职于《华尔街日报》、《读者文摘》等著名媒体。1984年,与别人共同为里根总统撰写了有关联邦政府改革的总统委员会报告。

  • 标签: 健康 损害 药品 食物 谎言 政府改革
  • 简介:抗肿瘤药物是一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自从Rosenberg首次观察到其能抑制细胞生长,人们对铂配合物的研究就一直没有中断,期待发现疗效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毒副作用更低、更经济的药物品种,至今仍不断有新的顺铂配合物合成并应用于临床试验。该文在此对铂抗肿瘤药物及其临床研究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铂类抗肿瘤药物 临床研究发展
  • 简介: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有与抗炎作用无关的抗肿瘤功能: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NSAID可降低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关于NSAID具体的抗肿瘤机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NSAID作为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于抑制肿瘤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其抑制肿瘤的活性可能与其调节RECK基因的表达有关,本文就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 环氧化物酶(cyclooxyg—enase COX) RECK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多普勒和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估乳腺癌患者赫塞心脏毒性。方法:80例接受赫塞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赫塞总累积量14mg/kg,开始化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参数。健康对照组4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早期速度E、晚期速度A及两者比值E/A);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有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处组织多普勒峰值速度(收缩峰速S',舒张早期峰速E',舒张晚期峰速A'及E'/A')。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LVESD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LVEF在累积量达到12mg/kg,出现显著差别[(58.07±6.60)%vs(68.65±6.70)%,P〈0.05],舒张功能指标E/A在累积量达到14mg/kg出现明显差别[(0.98±0.14)vs(1.19±0.13),P〈0.05]。组织多普勒指标:S'在累积量达到10mg/kg出现明显差别[(8.70±1.97)cm/svs(10.55±2.31)cm/s,P〈0.05],E'/A'在累积量达到8mg/kg即出现明显差别[(0.87±0.28)vs(1.12±0.30),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80例接受赫塞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敏感地监测乳腺癌患者赫塞化疗的心脏改变。

  • 标签: 赫塞汀 超声心动描记 乳腺癌 心脏毒性
  • 简介:胃癌是我国主要癌肿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全部癌症第二位。受制于研究模型的缺乏,胃癌发生机制、胃癌治疗药物开发等研究进展缓慢。器官(Organoid)是干细胞在体外三维环境中培养所形成的细胞结构;通过体外模拟细胞在体内的生存环境,器官技术能够高效培养原代细胞,包括正常细胞、肿瘤细胞。来自肿瘤的器官被称为“瘤器官”(Tumoroid);瘤器官具有很高的“保真性”,能够保持原肿瘤的组织细胞形态、基因组学特征和药敏特征等。由于瘤器官的重要性.全球各种瘤器官生物样本库纷纷被建立起来。在胃癌方面,德国和日本近期分别建立大样本胃癌瘤器官生物样本库,对于研究胃癌发生、胃癌个体化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针对器官在胃癌研究中应用的前沿研究进行总结,向大家介绍该领域内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胃癌 类器官 3D培养
  • 简介:目的:研究HLA-Ⅰ抗原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LA-I抗原在40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LA-Ⅰ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比例60%,缺失比例17.5%。有转移淋巴结组与无转移淋巴结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HLA-Ⅰ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或缺失,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 标签: 喉癌 HLA-Ⅰ类抗原 免疫组化
  • 简介:背景对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手术前给予醋酸乌利司(ulipristalacetate)与醋酸亮丙瑞林等相比,其治疗疗效和副作用情况尚不清楚。方法研究者采用双盲非劣效性试验,将307例有瘟状的子宫肌瘤和子宫出血过多的患者随机分配入接受为期3个月每日口服醋酸乌利司(剂量为5mg或10mg)的治疗组或者每月1次肌肉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剂量为3.75mg)的治疗组。主要研究目标为评估在第13周时子宫出血已控制的患者比例。

  • 标签: 醋酸亮丙瑞林 子宫肌瘤 出血过多 治疗疗效 非劣效性 肌肉注射
  • 简介:目的:探讨赫赛(Herceptin)对HER-2/neu基因蛋白高表达的鼻咽癌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用鼻咽癌CNE-2Z细胞株接种于裸小鼠右腋下建立HER-2/neu基因蛋白高表达的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已构建模型的裸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设阴性和阳性对照两组,Herceptin10mg/kg和20mg/kg两实验组,以观察Herceptin对移植瘤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用Herceptin处理后的裸鼠移植瘤肿瘤体积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其中10mg/kg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无量效关系;瘤重抑制率Herceptin10mg/kg和20mg/kg分别为33.7%和23.3%,均未达到阳性标准;对裸小鼠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Herceptin对HER-2/neu基因过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移植的荷瘤裸鼠肿瘤体内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满意.

  • 标签: 鼻咽癌 裸鼠 HER2/NEU基因 赫赛汀 鼻咽癌细胞株 荷瘤裸鼠
  • 简介:目的:观察卡培滨联合长春瑞滨对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34例耐药的晚期乳腺癌,均接受卡培滨2500mg/m^2,分早晚两次餐后30分钟温开水送服,第1—14天,间隔7天;长春瑞滨25mg/m^2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5分钟,第1、8天,21天为1周期,化疗4个周期。结果:34例患者中,CR5例(14.71%),PR15例(44.12%),SD8例(23.51%),PD6例(17.65%),有效率为58.82%,疾病控制率为82.35%。结论:卡培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卡培他滨 长春瑞滨
  • 简介:胃癌(Gastriccarcinoma)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危害性严重。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为10—150/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93.4万人,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约70万人,死亡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4位(占10.4%)。胃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尤其是东亚地区(日本、韩国和中国)为高发区,约占全球总数的2/3;其次为南美地区(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及一些中亚国家,在欧洲每年新发14.3万人,而北美地区的胃癌相对少见,但在美国仍然居于肿瘤死因的第8位,据统计,2006年美国新发胃癌22280例,死亡11430例。

  • 标签: 胃癌/进展期 化疗 卡培他滨/希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