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主要探讨氧化应激在小儿食管炎(RE)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年龄7个月至16岁)经胃镜检查诊断为RE的患儿,测定其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如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及蛋白质含量。另20例(年龄3~16岁)胃镜检查时未发现食管黏膜损伤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食管黏膜蛋白质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E组MDA值为每毫克蛋白15.36±16.67nmol,高于对照组的7.51±6.17nmo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E组T-SOD活力每毫克蛋白为30.43±35.09U低于对照组的56.34±51.73U,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GSH和NO的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E时食管黏膜MDA含量升高,SOD活力水平降低,表明氧化应激损伤在小儿食管黏膜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氧化应激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可降解镁合金食管支架在食管狭窄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兔食管狭窄动物模型。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将镁合金食管支架置于实验兔食管狭窄处,评估兔精神、行为和进食变化,生理、生化和病理改变,以及食管狭窄改善情况。结果采用NaOH化学烧灼法成功制作兔食管狭窄动物模型,并在4只实验兔的食管狭窄处放置镁合金食管支架,观察期满时(支架放置后12周)发现有3只实验兔体内有支架放射标记残留。食管支架放置后,实验兔精神、行为未见明显异常;兔进食情况明显改善;兔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食管黏膜完整,黏膜下层可见炎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肝肾未见明显病理性损伤改变。结论可降解镁合金食管支架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经初步动物实验证实,该支架在治疗兔食管狭窄方面效果良好,具有很大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食管 支架 食管狭窄 动物 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对Ⅰ型食管闭锁患儿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应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辅助治疗的6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出生后行造瘘手术并完善食管造影及支气管镜检查诊断Ⅰ型食管闭锁,检查3月龄以上患儿上、下食管盲端相距仍大于4个椎体间隙,分别于上、下两盲端食管内行张力延长。结果6例患儿分别给予36d、42d、69d、28d、55d、64d食管内张力延长后顺利完成胸腔镜下食管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17d愈合,全部患儿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1年11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行1~5次食管扩张。结论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在Ⅰ型食管闭锁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避免食管吻合前胸腔内手术操作,达到依靠本身食管完成食管端端吻合的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闭锁 延长 吻合口 治疗应用
  • 简介:目的:对小儿气管食管瘘病例的诊断、治疗和愈后进行回顾和总结。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10例气管食管瘘患儿的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11次,对气管瘘口进行修补,对食管明显狭窄者切除病变食管,行端端吻合或结肠代食管。结果10例均获治愈,术后无一例死亡,门诊随访时间3~15个月,仅2例出现食管狭窄需多次扩张,其余均正常。结论小儿气管食管瘘的常见原因为化学腐蚀性和医源性,常伴发呼吸道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能改善患儿预后,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气管食管瘘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新生儿破裂是较少见的疾病,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其死亡率极高.本文对近期2例成活的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胃破裂
  • 简介:目的分析本中心12年来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手术方式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探讨提高食管闭锁治愈率的临床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作者收治的139例食管闭锁患儿诊治过程、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治愈率84.17%(111/139),其中I型治愈率为100%(5/5),111a型治愈率为60.71%(17/28),IIIb型治愈率为83.81%(88/105),V型治愈率为100%(1/1)。术后近期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9.42%(27/139)。103例随访病例中,远期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24.27%(25/103),25例接受食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年龄〈6个月者12例,平均扩张2.1次,年龄〉6个月者13例,平均扩张3.6次,21例扩张后症状明显缓解,4例放置食管人工支架辅助持续扩张2~4周后症状缓解。结论提高食管闭锁患儿治愈率需要早期诊断、加强术前术后的管理、改进手术方式以及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

  • 标签: 食管闭锁 治疗结果 评价研究
  • 简介:患儿女,2岁,因反复呕吐内容物16个月入院。患儿9月龄时因添加辅食后出现呕吐,非喷射性,无胆汁及咖啡渣样物,平素进食流质饮食时有呛奶,夜间睡眠时,时有奶汁从鼻腔m,

  • 标签: 食管狭窄 气管 反复呕吐 胃内容物 添加辅食 流质饮食
  • 简介:小儿内巨大毛发结石罕见。2006年5月,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毛发结石 胃内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的点穴按压手法配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抑制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膝张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点穴按压梁丘、血海、委中3个穴位治疗膝张。疗程3个月,对患儿进行康复前后GMFM88项评分,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的点穴按压结合运动疗法控制膝张的效果优于单一的运动疗法。

  • 标签: 脑性瘫痪 运动疗法 穴位疗法 膝反张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采取手术治疗并存活的3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Ⅲ型食管闭锁患儿按照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开放性手术或腔镜手术)进行分组后比较分析。结果303例中,Gross分型Ⅰ型10例,Ⅱ型4例,Ⅲ型261例,Ⅳ型9例,Ⅴ型19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64例,吻合口狭窄87例。261例Ⅲ型病例中,实施开放性手术84例,腔镜手术177例;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漏56例(开放手术组39例,腔镜手术组17例);食管吻合口狭窄72例(开放手术组8例,腔镜手术组64例);气管食管瘘复发17例(开放手术组2例,腔镜手术组15例);经卡方检验,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两种术式之间术后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对于吻合口漏可采取保守治疗,吻合口狭窄多数经食管扩张可以缓解。Ⅲ型食管闭锁胸腔镜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开胸手术低,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较高。气管食管瘘复发罕见的术后并发症,经再次手术修补可治愈。

  • 标签: 食管闭锁 手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
  • 简介:新生儿自发性破裂是一种少见但十分严重的疾病,其死亡率较高.本报告回顾性研究我院儿外科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3例新生儿破裂患儿的临床资料,讨论其诊断及治疗要点,以指导临床对该病及时正确的处理.

  • 标签: 新生儿自发性胃破裂 病因分析 诊治 临床资料 儿外科 回顾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结核上浸润(附6例临床分析)卢根广东医学5(7):21~23,1984确诊为肺结核者417例,其中符合结核上浸润者6例,占1.43%。年龄自11个月~8岁10个月,平均2岁2个月。右肺5例,左肺l例,6例均位于上叶。病灶X线除1例右肺上叶结核上浸润伴右上叶肺不张呈大片状,密度均匀,下缘因肺收缩边缘清晰外,其余5例均呈大叶性片状均匀,密度中等边缘模糊影。全部病例3~4个月复查病灶明显吸收,完全吸

  • 标签: 结核病 卡介苗接种 远期效果观察 监测分析 初免效果 预防医学
  • 简介:901339结核性局限性心包缩窄误诊为肺动脉狭窄一例/陈善康…//中华儿科杂志.-1990,28(2).-93患儿男,11岁。因活动后气短7年入院。查体:心界轻度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P2降低。血红蛋白120g/L。心电图:心电轴+100°,右心室

  • 标签: 中华儿科杂志 肺动脉狭窄 核性 轻度扩大 心电轴 右心室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