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宝宝出生后十多天,大小便次数开始减少,量增加。宝宝在满月前后即可把大小便,这样可使宝宝胃肠活动具有规律性,膀胱储存功能及括约肌收缩功能明显增强。

  • 标签: 大小便 胃肠活动 收缩功能 括约肌
  • 简介:13~18个月宝宝,语言发育是个“承前启后”关键期。一方面仍然还处在对语言理解阶段,属于在强化前一阶段能力;另一方面,宝宝已经开始能够接受指令了,在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方面开始有了突破性发展。当然,虽然这一时期宝宝语言发育仍然处在对语言理解阶段,但他们能够理解词远比能够说出词要多得多。也许某一天,你会突然感觉小宝宝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好多,虽然有时候他不会表达,但他能听懂你一些指令了,说明他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都有了突破性飞跃。

  • 标签: 语言理解 表达能力 发育
  • 简介:蔬菜虽然不是什么高蛋白,然而它却是宝贝生长发育不可缺少营养。那么,蔬菜对宝贝身体健康都有哪些作用呢?如果宝贝不爱吃蔬菜1影响肠道对营养吸收蔬菜纤维素可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如果经常不吃蔬菜,就会破坏肠道内有益菌生长环境,从而影响肠道对营养吸收功能。

  • 标签: 身体健康 蔬菜 VS 生长发育 吸收功能 肠道内
  • 简介:别小瞧了蔬菜,它对宝宝生长发育作用非凡,妈咪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让宝宝吃好蔬菜。可这件事情说起来很简单,里面却是大有学问。妈咪应该怎样做?为宝宝制定一个吃蔬菜全攻略计划吧。

  • 标签: 蔬菜 科学 生长发育
  • 简介:给孩子吃蔬菜是为了补充钙、钾和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B等,但这些营养成分在蔬菜以外其他食物中也含有。所以,即使孩子一点蔬菜也不吃,只要充足地喝牛奶、吃水果,也不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也有不少孩子在婴儿时期不吃蔬菜,而长大后却喜欢吃蔬菜。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吃他不喜欢东西,因为孩子愉/陕地吃饭比别人“夸奖”孩子什么都能吃更重要。

  • 标签: 蔬菜 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营养成分 营养不良
  • 简介:有些母亲认为牛奶煮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有利于消毒杀菌。殊不知,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牛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加热时呈液态蛋白质微粒会发生很大变化。当牛奶到60℃~62℃时,就会出现轻微脱水现象,蛋白微粒由溶液状态变为凝胶状态,并可出现沉淀。

  • 标签: 煮牛奶 蛋白质 消毒杀菌 脱水现象 微粒 状态
  • 简介:宝宝过了一岁半,其语言表达能力将会发生一个质飞跃。他语言能力以每个月说出25个新词速度飞速发展。因此,有人形象地将这种掌握新词速度猛然加快现象称为“词语爆炸”。甚至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小家伙竟然开始使用“不吃”、“不要”等否定表达方式来拒绝你要求了。大致上,宝宝到2岁左右时可以达到下列语言能力:

  • 标签: 语言能力 表达能力 速度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2010年采用改良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68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66例患儿顽固性便秘消失,营养改善,近期无吻合口漏,无腹腔及伤口感染,远期随访无便秘复发及直肠回缩,无吻合口狭窄、污裤及便失禁,2例再发便秘,病理检查确认为巨结肠类缘性疾病,3例有小肠结肠炎.结论改良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肛门 巨结肠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切口实施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实施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47例(Park分型均为I型,Hailer指数3.3~4.1),其中经单切口手术(观察组)25例,经双侧切口手术(对照组)22例。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强度和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6~26个月)。结果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治疗优良率均为100%。从围手术期情况来看,观察组手术时间(52.96±7.17)min,术中出血量(7.08±3.23)mL,疼痛强度评分为3.64±1.03;对照组手术时间(67±9.28)rain,术中出血量(9.91±4.12)mL,疼痛强度评分4.22±0.8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发症方面比较,两组各有2例出现气胸,经观察后均自行吸收,观察组中3例术后出现长期疼痛,对照组2例术后出现长期疼痛,均予去痛片口服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P=0.69)。结论经单切口实施NUSS手术治疗小儿对称性漏斗胸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是可行、安全可靠方法,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漏斗胸 NUSS手术 治疗 儿童
  • 简介: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临床疗效,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优势。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本院小儿外科并实施手术治疗26例肺隔离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采用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胸腔镜手术组(118.36±7.61)min,传统开胸手术组(119.60±7.1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4)。平均术中出血量:胸腔镜手术组(2.18±0.40)mL,开胸手术组(4.47±0.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5,P=0.000)。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胸腔镜手术组(3.54±0.69)d,开胸手术组(6.67±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4,P=0.0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胸腔镜手术组(7.54±0.82)d,开胸手术组(8.80±0.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1)。术后并发症:胸腔镜手术组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开胸手术组6例,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4例失访以外,其余22例随访1~2年,其中2例发生肺炎,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手术方式

  • 标签: 支气管肺隔离症 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不同手术方式 儿童
  • 简介:目的客观呈现20年来一期手术关腹和Silo技术分期修复治疗先天性腹裂患儿存活情况。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对两种方法治疗腹裂患儿存活率进行Meta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Meta分析显示,1988—2007年一期关腹组术后存活率高于Silo分期修复组,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之一致。亚组分析显示,1988。1997年两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98。2007年一期关腹组存活率高于Silo分期修复组。结论1988—2007年一期手术关腹患儿术后存活率高于Silo技术分期修复。由于病例分组存在选择偏倚,难以得出一期关腹效果优于Silo技术分期修复结论。

  • 标签: 先天性腹裂 症状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随着20世纪80年代循证医学开创和发展,为临床医学进一步科学化提供了方法上可行性。循证医学核心是证据,证据创造、提供和应用是临床实践循证医学关键。多中心临床研究和试验结果作为循证医学中强力证据,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等提供了很好规范与指导。

  • 标签: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多中心研究 多中心临床研究 循证医学 儿科 临床医学
  • 简介: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式在小儿尿道下裂矫形术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行尿道下裂矫形术患儿,年龄1~4岁?随机分为骶管麻醉组(Ⅰ组),单纯静脉全麻组(Ⅱ组),全凭静脉麻醉加气管插管麻醉组(Ⅲ组),每组30例:术前均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随机分组实施麻醉。记录术前基础心率及平均动脉压(MAP),监测并记录切皮前、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min及手术结束后10min心率和MAP,记录手术结束至苏醒时间以及苏醒后躁动情况:结果Ⅰ组苏醒时间短,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与Ⅱ,Ⅲ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实施麻醉后、术中及术后心率平稳,Ⅱ组术中心率及MAP值与基础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组术后心率及MAP值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矫形手术采取骶管麻醉,术中、术后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很少出现躁动,较单纯静脉全麻及全凭静脉麻醉加气管插管麻醉有一定优势.

  • 标签: 麻醉 小儿 尿道下裂矫形 临床分析
  • 简介:胎教真谛在于激发胎宝宝潜力常常听到一些爸爸妈妈埋怨:“我们当初积极胎教,又是唱歌又是听音乐.忙活了半天也没生出个神童来。”也有不少人有一种误解,认为胎教目的是为了培育小天才,创造奇迹。这些言语和想法都对胎教产生了不切实际奢望。

  • 标签: 胎教 生活 听音乐
  • 简介:专家呼吁,家长要改变观念:好孩子标准是既要学习好,又要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家长要善于发现并鼓励、夸奖孩子点滴成长,学会沟通和平等交流,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 标签: 孩子 刺激性语言 身心健康 人格健全 家长
  • 简介:生活是语言表达源泉和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生活经验,宝宝才会有话可说,乐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因此,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让宝宝生活内容丰富起来,比如多带他们出去玩,观察大自然花草树木千姿百态,欣赏昆虫飞鸟美丽灵活,感受春夏秋冬景色变化。有时间,可以带宝宝到动物园,看各种动物颜色,听各种动物叫声。

  • 标签: 生活经验 愉悦 动物园 语言表达 生活内容 春夏秋冬
  • 简介:澳洲动物学家吉米很喜欢研究各种各样动物,尤其酷爱研究猴子,一次,他从亚马逊河流域带回两只猴子。这两只猴子体态差异明显、一只硕壮无比,一只瘦小赢弱。他将它们分别关在两只笼子里,每日精心喂养它们,观察它们生活习性。

  • 标签: 猴子 生活习性 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