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子宫内膜消融术在良性疾病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自凝刀对114例患者在超声监护下行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自凝刀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子宫出血平均(12.32±4.51)min,96例治愈,18例有效,总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简单、快速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 射频消融术 超声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FDS)对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的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采用FDS检查乳头溢液患者523例,发现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209例(39.96%)。209例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患者中,193例良性病,均行手术治疗;16例恶性病(乳头状瘤恶变6例,导管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钙化、乳腺腺病重度非典型增生、局部癌变1例)分别行保留乳房手术5例,单纯乳腺切除术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假体即时置入术4例;所有手术采用FDS结合扩张探针定位法。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随访时间5~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月)。结果193例良性病患者全部治愈,除2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无复发。16例恶性病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现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应用FDS诊断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有临床参考价值,辅助手术定位准确,有助于获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乳头溢液 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
  • 简介:不少人使用避孕套之后,又感染了性病,他们埋怨说:“不是叫保险套吗?为什么我用了不保险呢?”

  • 标签: 保险套 性病 避孕套 感染
  • 简介:女性的白带形态如何,因人而异。正常的白带无色,外观颇似蛋清,略带粘性。一般在月经前后、妊娠期间可增多。淋病、衣原体感染所引起的宫颈炎,常表现为白带增多,粘液呈脓性。患阴道炎时,白带也会改变,或呈乳白色凝乳状,或呈黄绿色泡沫状,或呈牛奶状,并伴有鱼腥味。这些白带异常,多由真菌、滴虫、细菌感染引起,属于妇科常见病。

  • 标签: 白带异常 阴部 性病 滴虫 白带增多 妇科常见病
  • 简介:口腔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10种癌症之一,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口腔癌如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很高。但不幸的是,大多数口腔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预后不良。早期发现口腔癌的关键是自我识别“癌前病变”,特别是其“高危相”以及“早期癌”的特点。

  • 标签: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 口腔癌 早期癌 预后不良 治愈率 中晚期
  • 简介:随着乳腺钼靶摄片、超声检查技术的改进和MRI应用于高危乳腺癌人群的普查,越来越多的影像检查能发现、临床却不可触及的早期乳腺病被检出。乳腺病变活检也由切开活检占主导地位,经历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诊断,再过渡到目前的影像引导微创活检技术占主导地位。微创活检技术包括常规空芯针活检(coreneedlebiopsy,CNB)和更先进的真空辅助活检(vacuum—assistedbiopsy,VAB)。

  • 标签: 微创活检 乳腺病变 needle BIOPSY 细针穿刺细胞学 乳腺钼靶摄片
  • 简介:悬挂锻炼是将双手抓住架在一定高度的铁棒、木棒上,高度只要能踮起脚,使人悬挂就行,体质较好的人还可以倒吊。每天悬挂10分钟左右即可。悬挂和倒吊之所以能祛病强身,是因为当人体直立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 标签: 锻炼 关节 放松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人乳头状瘤基因分型技术对300例(慢性宫颈炎症组121例、CIN158例、CIN242例、CIN320例、宫颈鳞癌组SCC8例、正常对照组51例)就诊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运用?2趋势检验比较HPV在不同病变中的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析HPV亚型在多重感染中的分布及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SCC组的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92%、9.92%、15.52%、19.05%、15.00%、12.50%。不同宫颈病变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组多重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二重感染最常见的HPV亚型组合是HPV16+51型。结论CIN1、CIN2、CIN3及宫颈癌中HPV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和宫颈慢性炎症组,高危型HPV多重感染(高危与高危)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但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病变 HPV多重感染 HPV亚型
  • 简介:1853年法国医生Desomeaux应用早期的内窥镜观察了"子宫内口",首次报道了"宫腔检查".1869年,爱尔兰的Pantaleoni为一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并提出了宫腔镜(Hysteroscopy)或子宫镜(Metroscopy或Uteroscopy)的概念.近20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宫腔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内病变 诊断 治疗 子宫内膜癌 宫腔电切术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锥切术等的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自身对照法,对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检查效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病理检查不符合者27例(61.4%),完全符合者17例(38.6%);在因早期浸润而行宫颈锥切术27例中,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其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的仅11例(39.3%),在宫颈锥切术后,对发现的早期浸润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2例(4.5%);因CNⅡ级或Ⅲ及有微小浸润而行全子宫切术9例(20.5%);对行宫颈锥切术的33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保留了生育功能,且在18个月的随访中,未发现有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结论: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阴道镜下的多点活检术不能将其取代。是临床值得推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具CINⅢ级且想保留生育功能患者。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锥切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3年间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及护理过程。结果:在精心护理下本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分娩。结论:要重视患者各个时期的护理及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妊娠 急性病毒性肝炎 护理
  • 简介:对于本身关节就不太好的人来说,要纠正一个误区,当感觉骨关节不适的时候,不要休息不活动,而是要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确、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还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并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骨关节 保护 体育锻炼 关节疼痛 病情
  • 简介:目的:运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在宫颈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分三组:一组为液基细胞学检查二组为传统巴氏涂片检查三组为电子阴道镜检查。观察三个组在筛查中参与的人数及结果。结果:电子阴道镜的检查人数远远超过前两者且检查结论相差无几。结论: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病变筛查 阴道镜的运用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的外阴白色病变的有效药物。方法:将20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确切,理想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外阴白色病变 中西药结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TLR4、5、9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病理石蜡切片中TLR4、5、9表达情况。结果TLR4、5、9在宫颈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均有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TLR4、5、9的表达逐渐增强,正常宫颈〈宫颈低度病变〈宫颈高度病变〈宫颈癌(P〈0.05)。结论TLR4、5、9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宫颈TLR4、5、9的表达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

  • 标签: TLR4 TLR5 宫颈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治疗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抬商患肢、合理饮食等,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并观察15天后膝关节屈曲度、平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结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良好的系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下,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5天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均大于了90°,术后随访患者3~24个月,平均患者们的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达到了5-115°,优良率达到了98.8%。讨论系统的临床护理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帮助患者较好的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达优率,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系统护理 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和X线检查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4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就诊的1083例患者乳腺病变的超声和X线影像诊断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0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4个组,根据腺体密度将患者分为Ⅰ~Ⅳ度4个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和X线BI-RADS分级4~5级为阳性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两者诊断效能进行评价。采用Kappa检验评价超声和X线检查单独及联合使用的一致性。结果1083例患者均有明确病理诊断,包括乳腺癌386例和良性疾病697例。在386例乳腺癌患者中,超声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0%(359/386)和87.8%(612/697),X线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294/386)和92.4%(644/697),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367/386)和82.6%(576/697)。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和X线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82和0.701,联合诊断的Kappa值为0.734(P均〈0.001)。乳腺超声和X线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95%CI:0.885~0.921,P〈0.001)和0.843(95%CI:0.820~0.864,P〈0.001),超声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Z=5.930,P〈0.001)。对于4个年龄组研究对象,超声的诊断价值均优于X线(Z=2.549、5.332、3.584和2.031,P均〈0.050)。超声和X线对于乳腺腺体分型为Ⅱ度者诊断价值相当(Z=0.178,P=0.859),而超声对腺体分型为Ⅰ度、Ⅲ度和Ⅳ度者的诊断价值均高于X线(Z=2.129、5.847、3.437,P均〈0.050)。结论超声和X线对乳腺病变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超声的诊断价值略优于X线。建议临床实践中对于致密型乳腺,在X线检查的基础上结合超声检查,以提高乳腺病变检出率。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特点,评价腹腔镜配合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对136例临床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的病变组织常规送病理检查确实。结果①136例白色病变为82例,黑色病变为34例,红色病变为20例。其中病理确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115例(84.6%),但有21例没有内异症的证据(15.4%),其中100%的红色病变,92%的黑色病变和31%的白色病变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②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宫骶韧带和阔韧带后叶,依次为侧盆壁腹膜、卵巢窝、卵巢表面、子宫膀胱反折腹膜、输尿管和肠管浆膜面。③在取检的236处异位病变中,210处(89%)病变经组织学证实。腹腔镜和病理的符合率在宫骶韧带是88.2%,阔韧带是94.9%,侧盆壁是91.4%,卵巢窝是100%,膀胱反折腹膜是54.5%,输尿管是70%,肠管浆膜面是33.3%。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可以形形色色,以白色病变多见,而红色病变的病理符合率最高,不是所有腹腔镜下可疑异位病灶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发病部位主要位于宫骶韧带和阔韧带后叶,精确的病理检查配合腹腔镜诊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必要的。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