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肠梗阻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分析2007-2008年16例肠梗阻患儿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16例痊愈康复出院,无并发症。结论:手术期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儿的病痛,挽救了生命。防止了并发症,促进了康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睾丸附件扭转性手术治疗的护理水平。方法:分析57例睾丸附件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结果:57例没有一例影响睾丸,57例经手术治疗的患儿在术后2~5天出院。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观察阴囊、睾丸情况及术后阴囊伤口情况,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患儿 睾丸附件扭转 护理
  • 简介:探讨小儿肠套叠手术期的护理。回顾分析我院(2008-2009年)病例36例。心理护理的实施、静脉给氧气、术前全灌肠,认症观察、水电解质平衡,口腔皮肤护理,健康的宣传,无并发症发生,有效率达98%,平均住院天数8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了治愈率,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体现。

  • 标签: 肠套叠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子宫肌瘤手术期的舒适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子宫肌瘤切除妇女60例,根据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手术期给予常规整床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知识及心理社会支持需求量表》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舒适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子宫肌瘤手术期的舒适护理能降低患者焦虑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舒适护理
  • 简介: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手术室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以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而是从手术室走向了病房,并由单纯的术中护理转向了手术期护理。手术对每一个患者都存在着紧张和恐惧,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手术访视在手术期中是一个重要的护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走进病房对患者面对面的主动的、有目的进行手术方面信息交流,以此了解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有关帮助,使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并建立人性化、友好、信赖的关系,缩小医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顺利度过手术期。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对60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手术访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术前访视 术后回访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妇产科手术期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5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感染预防;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感染预防,同时,选择适当的给药时间,在药师的指导下,给予患者合适剂量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及疾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综合护理预防感染,无论是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花费,还是感染率,均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期妇产科患者的感染率,一定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选择合理的抗感染药物及适当的给药时间,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手术期妇产科患者的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围手术期 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主要通过对妇产科手术的患者抗生素应用的监测,比较术期用药和常规术后用药的比较来研究患者感染数及住院天数。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与常规传统用药两组在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期用药组与常规用药两组相比,前者术后感染率较低,且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低。结论:术期用药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少费用,对妇产科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且社会经济效益好。

  • 标签: 围术期 抗生素 降低 感染率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绝经期HRT的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将80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甲组40例应用HRT治疗,乙组用一般药物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1个月后,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05),治治疗1个月后,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HRT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法效明显优于一般治疗。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HRT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期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对其术期行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平均住院天数为5.6d,术后6个月随访,无胆道损伤和结石残留。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比较,目前术前准备相对简单,术中创伤小、切口美观、对内脏的干扰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加速了康复进程、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对患进在术期行综合的包括心理、饮食、并发症等护理干预是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期患者动态血浆凝血四项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5例手术期患者和75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凝血活酶时间(PT),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手术期患都PT,APTT,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O.01)。结论:手术期患者生理条件下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纤溶功能的动态平衡常受到破坏,因此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能及早发现因手术和某些药物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囤手术期患者的出血抢救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围手术期 凝血四项 动态检测
  • 简介:探讨对新生儿幽门狭窄为手术术期实施舒适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 标签: 幽门狭窄 手术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绝经期妇女阴道出现异常流血的原因。方法:搜集整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绝经期出现阴道流血症状的患者共140例,根据其具体出血部位的不同分别给予相应的检查诊疗方法,并对其病理情况加以分类比较。结果:老年性阴道炎是造成绝经期妇女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占据了患者总数的79%,其次为恶性肿瘤所致,占患者总数的比例达15%;根据研究患者阴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特征来看,不规则阴道出血以及血性白带为主要表现。结论:对于绝经期阴道流血症状的治疗应从预防阶段加以着手,根据患者发病机制的危险因素等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倡导绝经期妇女积极进行定期体检。

  • 标签: 阴道流血 围绝经期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LC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个手术期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护理满意度达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行LC手术患者的整个手术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作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儿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28~33周分娩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分析其产儿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90例患者产儿胎死宫内16例(17.8%),引产中出现死产6例(6.7%),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死亡10例(11.1%),出生后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死亡2例(2.2%),总死亡率为37.8%(34/90)。随访6年,13例失访,41例存活的新生儿发育过程中无明显异常,2例出现脑瘫。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规律产检(OR=0.192)、分娩孕周(OR=2.217)、新生儿出生体质量(OR=1.003)、胎盘早剥(OR=6.512)、期待治疗天数(OR=6.512),均是影响产儿死亡的因素(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产妇和产儿均有较大的伤害,应根据产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围产儿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妇科术期患者焦虑影响因素,探讨精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37例妇科术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焦虑的原因,探讨实施精准护理的成效。结果妇科术期患者平均SAS评分为(51.13±6.89)分,平均HAMA评分为(33.26±5.41)分,焦虑发生率为45.99%;文化程度、年龄、治疗费用主要来源、家庭关系与妇科术期患者术前焦虑密切相关(P<0.05)。精准护理干预后,焦虑患者SAS和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较多妇科术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影响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关注患者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不同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护理,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妇科手术 焦虑 影响因素 精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时策。方法:循证护理应用于颈椎骨折患者,解决患者疼痛、肿胀、瘫痪、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窒息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42例患者住院期间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窒息,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无压疮发生。结论:对颈椎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循证护理 颈椎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绝经期和绝经期后IUD一般取出的风险及宫腔镜下取环的好处。方法:从2004-2008年用一般方法取出及宫腔镜下取出宫内节育环80例比较。结果:一般方法取出失败率高,出血多,风险较大,宫腔镜下取出成功率高,风险降低。

  • 标签: 围绝经期 绝经后 宫腔镜 IUD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宫高腹法预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准确性及其最佳适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11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符合研究条件的3786例孕妇(新生儿)资料,采用宫高腹法比较不同宫高腹、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孕周产妇的新生儿估计体质量与出生实际体质量符合率。结果宫高腹之和在120~139之间、孕周≥38周者,宫高腹法新生儿出生估计体质量与出生实际体质量有较好的符合率;孕妇分娩前BMI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预测无影响。结论选择性应用宫高腹法预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可提高其准确性。

  • 标签: 宫高 腹围 出生体重 预测 符合率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期及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366例绝经期及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的病理诊断中,器质性病变50例(13.66%),功能性病变145例(39.62%),正常子宫内膜171例(46.72%)。40~〈45岁及45~〈5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0.49%。40~〈45岁组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是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和分泌期内膜;45~〈50岁、50~〈55岁组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是单纯型增生、增生期内膜和萎缩型内膜;55~〈60岁、≥60岁常见病理类型依次是萎缩型内膜、子宫内膜癌。随着年龄增大,功能性病变和正常子宫内膜在不同年龄组的构成比逐渐减小,器质性病变在不同年龄组的构成比逐渐增大(χ2=8.38,P﹤0.05)。结论无排卵性功血是绝经期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癌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围绝经期 绝经后 异常子宫出血 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