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近10年来,有关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如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阴茎勃起的神经血管机制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等。但有关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较少,以致大家对女性性反应的解剖生理基础及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知之甚少。女性性功能障碍与年龄相关,并进行性发展,患病率约为30%~50%。美国人口普查结果发现,有960万年龄在50~74岁之间的女性自述性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性唤起功能减退、阴道干涩、性交疼痛或不适及性高潮困难等。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确是一种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基于男性性活动的研究成果和对女性性功能障碍重要性的认识,相信有关研究工作会不断出现和发展。一、女性性反应周期与性功能障碍的分类

  • 标签: 女性性功能障碍 障碍研究 雌激素 西地那非 性反应周期 男性性功能障碍
  • 简介:人类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女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为主要特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成为新的高发疾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既往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按系统分科处理,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例如妇科医生关注子宫和阴道问题,肛肠科医生关心排便障碍症状,泌尿科医师关心排尿功能紊乱问题,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疾病诊治 整体观 盆腔器官脱垂 排尿功能紊乱 妇科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切除术。观察组在切除术时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神经,对照组患者则不保留肋间神经,后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肿瘤复发及转移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上,观察组总体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同时在一年后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的肿瘤复发及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手术能够显著减少患者胸肌萎缩,腋窝疼痛、上臂麻木感、皮肤感觉疼痛或障碍等不良反应,并且显著降低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保留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手术
  • 简介:盆底功能分基础的盆底电生理功能和压力控尿功能、张力支持功能、生殖与性功能。各种诱因导致盆底功能障碍,首先出现盆底电生理功能的变化。因而使通过电刺激来改善和修复盆底的电生理功能成为可能,同时利用生物反馈原理嘲使患者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节控制自己的生理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PHENIXU4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利用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70例,结果疗效显著。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1病例报道初产妇,22岁。因孕足月腹胀痛伴见红1d于2009年11月5日10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2月1日,预产期2009年11月8日,早孕反应轻,整个孕期无头晕、心悸等不适,不定期孕检均未显示异常。孕足月腹痛伴见红1d,无阴道排液。既往体健,无手术及药敏史。查体:T36.7℃,P80次/min,R19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隆,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情况:骨盆各径线测量均无异常,耻骨弓偏低,宫高32cm,腹围102cm,头先露,固定,宫口开0.5cm。化验结果:血、尿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及血糖均无异常。B超检查结果提示:BP8.6cm,HC31cm,FL6.9cm,AC35.2cm。入院诊断:G1P0,孕39+4周,单胎、活胎,左枕前位,先兆临产。入院后经8h试产,宫口开全1h后拨露,当胎头娩出后发生肩难产,助产者推压宫底,接产者暴力向外牵拉胎头,胎儿娩出,新生儿1min阿普加评分6分,5min评分10分,但右上肢肌张力差,未见活动,体重3600g。产后第3d产妇出院时新生儿右上肢垂,考虑为神经损伤。出院后新生儿先后到北京、上海经2次手术才基本康复。

  • 标签: 肩难产 新生儿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乳腺癌现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目前遵循综合模式。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术中各种损伤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为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临床医师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

  • 标签: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肋间臂神经 胸前神经
  • 简介: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严重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在美国,每100位女性中约有12人会患乳腺癌[1]。在中国,乳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比例也高达7%~10%[2]。在这种大环境下,研究自然聚焦在乳腺癌的治疗和疗效上。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公认的标准乳腺癌治疗模式,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1]。随着人们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手术不断进行改良,以期给患者带来高质量的术后生活。但不管选用何种术式,不少患者仍抱怨术后腋窝及上臂内侧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术中损伤或切断肋间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与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关,笔者复习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乳腺癌现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Ⅱ和ⅢA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而腋窝淋巴结清除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

  • 标签: 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急危重症病房(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入住我院ICU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抗感染、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50mL+0.9%氯化钠注射液50mL静脉点滴,q12h,连用10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血白细胞计数(WBC)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T、RR、HR、WB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急危重症病房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近年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已成为中国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而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各种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术后常发生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疼痛等并发症。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其心理负担。为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本院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对10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保留肋间神经(ICBN)的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对比实验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肋间臂神经 腋窝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中保留肋间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ALND中保留ICBN的患者有90例(ICBN保留组),切除ICBN的患者有138例(ICBN切除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时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的感觉进行观察。两组患者间感觉异常发生率和上肢水肿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淋巴结检出数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1、6、12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2.2%(38/90)、43.3%(39/90)和33.3%(30/90),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的84.1%(116/138)、81.2%(112/138)和80.4%(111/138)(χ2=43.491、34.847、51.214,P均〈0.001)。术后1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27.8%(25/90)比46.4%(64/138),χ2=7.918,P=0.005];而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发生率相似[13.3%(12/90)比21.0%(29/138),χ2=2.179,P=0.140;8.9%(8/90)比15.2%(21/138),χ2=1.965,P=0.161]。术后1、6、12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的客观感觉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35.6%(32/90)比76.8%(106/138),41.1%(37/90)比76.8%(106/138),31.1%(28/90)比76.8%(106/138),χ2=38.807、29.693、46.953,P均〈0.001)。并且,ICBN保留组与ICBN切除组患者间淋巴结的检出数目相似[(19±4)枚比(18±3)枚,t=1.848,P=0.066],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也相似[术后1个月:11.1%(10/90)比15.2%(21/138),χ2=0.782,P=0.377;术后6个月:15.6%(14/90)比15.9%(22/138),χ2=0.006,P=0.938;术后12个月:16.7%(15/90)比15.9%(22/138),χ2=0.021,P=0.885]。中位随访14个月(12~41个月)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乳腺癌ALND中保留ICBN在术后早期可以明显降低感觉异常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染色体18P部分三体综合征是世界上罕见的一种染色体畸变,1967年由Jacobsen和Mikkelsen[1]首次报道,由于此综合征比较罕见,使得临床表型难以定义。本文通过对1例18P三体综合征患者进行出生后2年随访,探讨该病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 标签: 三体综合征 18号染色体 平衡易位 短臂 临床表型 染色体畸变
  • 简介:过两天,你就要参加升职面试了,你拼命熬夜看书。然而睡魔不断骚扰,这时候你会如何克服强烈的睡意呢?

  • 标签: 熬夜 性格 习惯 克服 面试
  • 简介:聋哑人因为生活圈子和语言沟通的问题,常会选择和聋哑人婚配。本例为一对听力障碍的患者拟婚配,担心后代亦为听力障碍患者,前来进行婚前检查和遗传咨询。1资料与方法1.1病史资料患者,女,年龄25岁。患者自述其幼年听力正常,5岁时因发热致耳聋。后植入人工耳蜗治疗。现听力可,可以进行一般的语言交流,但口齿欠清楚,智力正常。患者男友,24岁,自幼听力障碍合并语言障碍,但可以书面交流,智力正常。双方父母均听力正常,亦均否认耳聋家族史。

  • 标签: 听力障碍 遗传咨询 婚前检查 患者 听力正常 语言沟通
  • 简介:<正>该文发表在2013年的《FetalDiagnosisandTherapy》杂志上。生长发育受限(FGR)胎儿出生后将存在一系列的远期并发症,其中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是对个人日后的生存质量影响最为深远。胎儿生长发育受限(FGR)作为胎盘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并发症,将增加神经发育延迟的发病风险。脐动脉(UA)多普勒血流阻力的显著升高引起胎儿心血管及生物物理功能的恶化,以及随后发生的早产是早

  • 标签: 神经发育 远期并发症 胎儿生长发育 血流阻力 胎盘功能不全 多普勒
  • 简介:目的:研究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经过药物诱导排卵时,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04例不孕患者,其原因均为排卵障碍。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54例为观察组。应用超声进行排卵情况观察,月经第10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重点观察卵巢内卵泡的大小、数目、形态、生长速度,判断排卵日,指导临床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经超声检测,排卵成功率为81.5%,西医常规治疗组为72.0%,两组比较P〈0.05,妊娠率中西医结合组为57.4%,西医常规治疗组为42.0%,两组比较,P〈0.05。结论: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对卵泡发育成熟情况及卵泡的有无、生长发育情况及排卵时间,均可准确判断,有效临床用药及夫妻行房时间。

  • 标签: 排卵障碍性不孕 中西医结合治疗 超声监测
  • 简介:最近.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向淫秽色惰网站宣战,不仅接受群众举报,而且对发现的色情网站进行严厉打击。黄色网站的危害除了传播不良内容毒害青少年外,更有可能让他们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出现对色惰内容和网络的双重“成瘾”,甚至诱使他们犯罪。心理专家认为,杜绝黄源非常重要,但是防范黄色网站成瘾,家长应该了解更多关于网络的知识,给孩子更多的关心,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摆脱网络黄毒。

  • 标签: 黄色网站 网络 家长 心理专家 关心 内容
  • 简介:<正>据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占我国出生婴儿的8%~12%,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有12万~20万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其中复杂的、目前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或易出生后早期死亡的先心病约占20%,是新生儿及儿童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这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给患儿带来无尽的痛苦。因此,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产前超声监测预知胎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我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功能 胎儿 重要组成部分 治疗手段 死亡原因
  • 简介:精神紧张、压力增加是现代人的通病.不过,不必焦虑不安,有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能缓解精神负担。俄罗斯《读者文摘》杂志近日报道,用一周时间试试下列7种方法.每天只要10分钟,掌握其中的一项,你就能摆脱紧张状态。

  • 标签: 神经紧张 精神紧张 焦虑不安 精神负担 紧张状态 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