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食醋减肥把脂肪都“酸”走在欧美一些国家,醋因被当做一种健康减肥食品而畅销,美国的肥胖症患者掀起了一股饮醋减肥热。据报道:男性单纯肥胖症患者每日早中晚三餐饭后各服上好食醋20ml,连服1个月以上,体重即有明显减轻,最多的可减3~5公斤。食醋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能干扰脂肪的合成,起到消耗身体脂肪的作用。又可以使糖、蛋白质的新陈代谢顺利进行,增强机体对脂肪的代谢作用,排泄过多的“肥肉”,故有辅助性的减肥效果。小编分享喝醋减肥方法,正确使用便能轻松排脂,瘦就是这么容易。

  • 标签: 体脂肪 氨基酸 食醋 肥胖症患者 减肥食品 新陈代谢
  • 简介:茶叶中的鞣酸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降低血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还有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

  • 标签: 脂肪肝 喝茶 饭后 人体健康 血胆固醇 血管硬化
  • 简介: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衰老也有快慢之分,有五人比正常人衰老得快。不爱动脑筋的人勤于用脑,不仅可以延缓脑细胞的衰老,而且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思考能力。相反,如果不勤于用脑,大脑就会加速老化,使人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速度减慢,甚至患上老年痴呆症。

  • 标签: 衰老 老年痴呆症 生命过程 加速老化 正常人 用脑
  • 简介:脂肪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好发于皮下脂肪组织较丰富的部位,如背、肩、颈以及四肢近端。发生于乳腺部位的较为少见,近年来文献报道不多。本科于2007年3月接诊1例患者,其乳腺脂肪瘤瘤体巨大,且为一侧多发,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 脂肪瘤
  • 简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精神、躯体、工作、家庭及经济上造成不同的损害,而也增加了医生压力,故应予以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1例,旨在探讨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旨在减少直至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 标签: 例分析 切口脂肪 妇产科腹部
  • 简介:报告1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产后出血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出血护理、感染预防、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急性脂肪肝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方法和评价。方法选择2009年12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手术后切口出现液化的患者45例进行研究,其中年龄分布为41岁,合并症研究显示合并肥胖患者为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3例,合并咳嗽为3侧。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宣传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分析其效果。结果45例患者在经对症护理后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均未出现复发病例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多伴随肥胖、耱尿病和咳嗽。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脂肪液化 护理 腹部
  • 简介:一、最便宜减重法,不需要花很多钱,但是效果?1、喝水减重法:人不能不喝水,只要活着就是在减重2、刮痧减重法:手边零钱或陶盘就可以派上用场3、喝醋减重法:厨房的醋随手可得4、胶带减重法:固定伤口的胶带,缠绕在身体相应穴位5、苹果减重法:一个苹果才几元钱

  • 标签: 减重法 减肥法 喝水 喝醋 胶带 苹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阑尾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阑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妊娠合并阑尾癌在临床工作中极其罕见,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患者入院后按照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处理,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术后继续妊娠并正常分娩,母儿结局良好。后期病理报告提示为阑尾癌。结论妊娠合并阑尾癌极其罕见,且绝大多数为术后病理诊断,因其临床表现多类似急性阑尾炎,一旦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均应立即手术治疗。由于其预后好,多数仅需行单纯阑尾切除术即可治愈。

  • 标签: 阑尾类癌 妊娠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本研究应用甲基化芯片技术研究妊娠糖尿病网膜下脂肪与正常对照组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提供妊娠期糖尿病网膜下脂肪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甲基化差异数据背景,为寻找妊娠糖尿病网膜脂肪基因表达差异原因提供线索。方法收集3例通过OGTT实验确诊但未经过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同期3例年龄,孕次产次,孕前BMI与之无差异的健康对照者网膜下脂肪组织,提取总RNA后,采用IlluminaMethylationBeadChipchip芯片进行检测,并进行基因甲基化结果进行比较,寻找具有甲基化差异的基因。结果结果发现两研究组中网膜下脂肪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存在差异。妊娠糖尿病组中总共有1298个基因发生了低甲基化,1570个基因发生了高甲基化。这些基因参与了细胞骨架构建,细胞凋亡调控,细胞核内信号转导,糖和脂代谢,炎症反应等。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样本在miRNA启动区上位点甲基化变化水平不一致的基因有3个,包括:PSORS1C1,PCDHB13和DKFZp686A1627。在同一CpG岛区域位点甲基化变化水平不一致的基因有7个,在miRNA区域具有甲基化差异的基因有13个。结论正常对照组与GDM组中基因的甲基化位点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该基因在组织中表达的蛋白水平在两组中的差异表达密切相关。是否甲基化的差异是导致相应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原因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未来需要进一步弄清DNA甲基化在网膜下脂肪中对基因表达目标蛋白的调控作用,为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线索。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甲基化谱 全基因组 网膜下脂肪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术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即刻乳房成形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安徽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96例行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术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术中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乳房成形组),37例未行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乳房成形(非乳房成形组),16例行皮下腺体切除术即刻假体植入重建乳房(假体重建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相关特征、并发症及美容效果。偏态分布的数据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多重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结果乳房成形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假体重建组短[70.0(60.0~80.0)min比96.0(90.5—101.5)min,x^2=-4.338,P〈0.017]。并且,乳房成形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非乳房成形组相似[11.0(10.0—14.0)d比11.0(9.5~12.0)d,x^2=1.080,P〉0.017]。乳房成形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假体重建组短[8.0(7.0~10.0)d比10.0(8.3—11.0)d,x^2=2.644,P〈0.017],其引流管留置时间也无明显增加(x^2=3.176,P=0.204)。术后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13个月),乳房成形组、非乳房成形组、假体重建组各感染5、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0,P=0.486)。乳腺成形组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2(9.0~9.5)分,优于非乳房成形组的8.5(7.3~8.7)分(x^2=7.388,P〈0.017)。结论对于需要行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术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术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具有技术可行、美容效果好的优点,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房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脂肪类 筋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采用部分背阔肌脂肪瓣即刻房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部分背阔肌脂肪瓣进行乳房重建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术式的特点及临床适应证,并对其美容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25例患者乳房重建均获成功。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19例,一般5例,差1例。中位随访12个月(2~32个月),重建乳房形态良好,手感柔软,无明显畸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背阔肌脂肪瓣即刻乳房重建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是改善保留乳房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的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留乳房手术 即刻乳房重建 背阔肌脂肪瓣
  • 简介:目的对比含铂方案足苗化疗与减量化疗联合榄香烯在老年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大连巨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诊治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2例老年复发、转移件乳腺浸涧件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纠(37例):顺铂75mg/m^2,分2~3d静脉滴注,联合古西他滨1000mol/m^2或长春瑞滨2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联合组(35例):顺铂60~75mg/m^2,分2~3d静脉滴注,联合吉曲他滨800mg/m^2或长春瑞滨2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同时注射榄乔烯400mg/d,2周为1个疗程。分析2纽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不良反虚及生活质量差异:纽削例数比较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牛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法..结果常规纠患者完全缓解((:R)率为10.81%(4/37)、部分缓解(PR)率为37.84%(14/37)、病情稳定(SD)率为24.32%(9/37)、病情进展(PD)率为27.03%(10/37),联合组Ctl率为11.43%(4/35)、Ptl率为34.28%(12/35)、SD卒为22.86%(8/35)、PD卒为31.43%(11/35),2纽差异无统汁学意义(Z=-0.289,P=0.773)。联合绀白细胞减少的发牛率低于常规绀-45.71%(16/35)比70.27%(26/37),Z=-2.025,P=0.043]。消化道不良反应主要足恶心、呕吐,常规组和联合组发生率分别为97.30%(36/37)和80.00%(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l义(Z=-2.080,P=0.038)。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规组与联合纽比较,差异均无统汁学意义(曲小板减少:35.14%比20.00%,Z=-1.425,P=0.154;贫而:35.14%比37.14%,Z=-0.066,P=0.947;肝功能损害:29.73%比25.71%,Z=-0.265,P=0.791)、2绀患者生活质苗筹异无统计学意�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老年人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及一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及一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2010年一月至十二月麻醉药品与一精神药品处方共计555张。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大的为吗啡缓释片。结论:门诊麻醉药品与一精神药品使用合理。

  • 标签: 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 用药分析 DDD D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