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许多人一发现腹泻会立即自行口服止泻药,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 标签: 腹泻 服药 常见症状 止泻药
  • 简介:不该发生悲剧小王父亲今年75岁高龄,身体还算硬朗。可小王最近发现父亲经常性发呆,短则数十秒,长也不过三、五分钟。小王以为这是父亲老了,爱沉浸在往事里,也就没有太在意。可没想到,悲剧很快就发生了。父亲突然中风了,半身不遂,确诊为“脑梗死”。医生得知他父亲经常性“发呆”情况后,对小王说:“你父亲那哪是发呆呀,那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死’先兆,要是早来医院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也不至于半身不遂。”

  • 标签: 老年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半身不遂 脑梗死 父亲
  • 简介:子宫肌瘤是女性内生殖器官最常见良性肿瘤,生育年龄女性发病率为20%~30%[1]。按肌瘤生长部位分为子宫体肌瘤(60%~70%)、阔韧带肌瘤(20%)和宫颈肌瘤(10%),后两者一般称为是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其巨大子宫肌瘤临床较少见[2],子宫肌瘤呈膨胀性生长,盆腔器官易移位,给诊断和手术治疗带来诸多困难[3]。本文对本院近6年诊治43例特殊部位巨大子宫肌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巨大子宫肌瘤 临床分析 子宫体肌瘤 阔韧带肌瘤 膨胀性生长 良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BI-RADS3级乳腺不可扪及病变(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微创活组织检查(活检)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接受微创活检、超声BI—RADS3级542例NPBL病例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即时活检组(首次超声诊断后3个月之内活检)与随访活检组(随访6个月后活检)发现恶性病变概率以及两组恶性肿瘤情况差异。结果全组542例病例,病理确诊恶性病变5例,总体恶性率为0.92%(5/542);50—59岁患者恶性率为9.68%(3/31),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0~29岁组0,30~39岁组0.40%,40—49岁组0.57%,60~71岁组0)。即时活检组中恶性病变4例,恶性率为0.91%(4/435);随访活检组中恶性病变1例,恶性率为0.93%(1/1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且两组发现恶性肿瘤病灶大小,TNM分期相似。结论超声检查BI—RADS3级NPBL恶性率低,随访活检是安全。但对于年龄50岁及以上,超声评估为BI—RADS3级患者需提高警惕,建议积极进行活检。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不可扪及病变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26岁,主因"停经32周,B超发现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个月,胎儿水肿1周"于2010年9月1日收住院。患者末次月经2010年1月20日,预产期2010年10月27日。孕1产0。孕18周首次行B超检查,胎盘无异常,孕27周当地医院B超提示胎盘下缘可见7.7cm×5.7cm低回声,考虑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 标签: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胎儿水肿 文献复习 B超检查 病例摘要 末次月经
  • 简介:生存素(Survivin)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IAP)家族中新成员,是新近发现最强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不仅能够抑制caspase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同时也能部分抑制Bax和Fas活性从而调节细胞有丝分裂[1]。Survivin通过其凋亡抑制作用参与包括乳腺癌、胰腺癌、肾癌和膀胱癌等常见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现今,Survivin与乳腺癌关系是学者研究热点,本文就Survivin在乳腺癌中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生存素 乳腺肿瘤 凋亡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生命健康。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深入,学者们期待着可以找到一个新治疗靶点,以便能从细胞或者基因水平对该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 标签: 微RNA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BT-549在正常及低氧环境下增殖抑制情况,促自噬和促凋亡作用,以及其对细胞迁移能力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真核载体pDS-RED-C1-beclin-1转染进入BT-549细胞作为实验组,空白组细胞和转染pDS-RED-C1空质粒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用RT-PCR检测转染后beclin-1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蛋白表达。在正常及低氧环境下分别培养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细胞增殖率,吖啶橙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通过细胞划痕试验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细胞迁移能力影响。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及MTT所测增殖率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自噬和凋亡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beclin-1基因被成功转染进细胞;转染后目的基因组beclin-1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72h最明显。MTT测定结果:正常与低氧环境下实验组48h和72h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48hP1=0.002,P2=0.000;72hP1=0.006,P2=0.001;P1和P2分别为正常与低氧环境下统计结果),beclin-1与低氧刺激有明显交互作用(P=0.016),即二者能增强彼此对细胞增殖率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镜下观察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自噬发生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04,P2=0.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凋亡发生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45,P2=0.008)。体外划痕试验发现转染beclin-1后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结论在正常和低氧环境下,转染beclin-1基因可抑制TNBC细胞BT-549增殖,促进细胞发生自噬及凋亡,并且降低其迁移能力

  • 标签: beclin-1基因 乳腺肿瘤 自噬
  • 简介:目的探究应用分娩时机计算表与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民航总医院妇产科行围生期保健和住院分娩579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00例)采用主动管理妊娠高危因素指导分娩时机最佳分娩时限(AMOR-IPAT-UL-OTD)分娩时机计算表,计算最佳分娩时机,给予预防性引产;对照组(379例)给予常规处理。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母儿结局。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引产率分别为47.0%(94/200)和33.8%(128/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8.5%(37/200)和27.4%(104/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11.5%和18.5%)及巨大儿发生率(4.5%和1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管理妊娠高危因素,评估最佳分娩时限,给予预防性引产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和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预防性引产 剖宫产 高危妊娠 分娩时限
  • 简介: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尤以初产妇为多见,常由急性乳腺炎发展所致。脓肿一旦形成,传统方法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往大多选择波动明显处行放射状切口。

  • 标签: 乳腺脓肿 切开引流术 美容切口
  • 简介: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首位原因,其发病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造成胎盘剥离面出血,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严重危及产妇生命[1]。过去,宫腔填塞方法治疗产后出血多用长纱条填塞或自制水囊压迫止血,技巧要求较高,操作时间较长,达不到迅速控制出血应急目的[2]。本研究通过应用宫腔压迫装置取得了良效,旨在为临床寻求更为快速、简便治疗产后出血方法。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应用 压迫装置 宫缩乏力 宫腔 胎盘剥离面出血
  • 简介:目的通过PROSIMA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症状性Ⅱ~Ⅲ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旨在寻找一种治疗POP理想手术方式。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2例症状性POP-QⅡ~Ⅲ期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PROSIMA修复系统盆底重建手术,采用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简要版(PFIQ-7)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价其效果,并分析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患者症状均缓解,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0.4±13.7)ml,平均手术时间为(65.1±33.5)min,无血管、神经、膀胱及肠道损伤。平均随访时间为(10.1±9.2)个月(3~18个月),无不适、感染及排异情况。2例补片暴露,对症治疗。无新发急迫性及压力性尿失禁。术后3个月PFIQ-7评分(21.4±21.2)分较术前[(69.1±21.6)分]明显降低(P〈0.05)。20例患者术后有性生活,术后3个月PISQ-12评分[(26.7±11.7)分]较术前[(81.3±12.6)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PROSIMA修复系统盆底重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但其远期疗效及患者性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手术 PROSIMA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近年来,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广泛运用于乳房良性病变活检和治疗,其优势在于微创、连续、快捷、安全、准确率高、无需缝合,易为患者接受。对多象限分布(即单侧乳房肿块分布象限≥2个)乳腺良性肿块,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存在切口较多、术后瘢痕明显、乳房外形改变、影响美观等不足,而采用麦默通系统切除,体现了微创手术优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微创旋切 麦默通 应用 乳房良性病变 传统开放手术
  • 简介:乳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乳腺导管系统内病变,是诊断病理性乳头溢液理想方法之一。对于有占位性病变导管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及所属区段乳腺组织,传统手术定位采用体表定位结合溢液乳管内注射亚甲蓝方法,但是定位往往不准确,导致手术切除范围过大。近年来,有报道经乳管镜在病变乳管内置定位针方法,有助于术中准确地找到病灶。笔者通过两种定位方式对照,评估乳管镜下置入定位针在乳管内肿瘤手术中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乳管镜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病变切除 乳管内 定位针 置入
  • 简介:乳腺癌预防仍然是世界难题。以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基因分析为基础个体乳腺癌危险评估模型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危险评估模型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复查监控,以期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对特定高危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降低乳腺癌发病率;通过改变危险因素参数而降低发病率。1乳腺癌危险预测模型研究概况乳腺癌危险预测模型是一种统计学工具,用来预测带有特定危险因素妇女未来发生乳腺癌风险。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测模型 发病风险
  • 简介:目的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快速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价值。方法对248例孕18~24周,具有产前诊断指征者,在B超引导下经腹抽取249例羊水后,应用特异性探针对未经过培养羊水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共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6例,异常率为2.4%。异常类型包括21三体,13三体,XO和嵌合型XO,以及XXX。21三体占全部异常33.3%。其中,B超畸形提示异常诊断率最高,唐氏筛查高风险为指征诊断异常率次之。孕妇年龄大于35岁组中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率低于年龄组小于35岁。怀孕次数1次、2次和3次组中分别有3例、1例和2例染色体数目异常胎儿。生产次数分为0次和1次组别中各有3例异常核型胎儿。结论FISH技术用于羊水细胞13、18、21、X,Y染色体数目检查时具有快速、准确特点,可以用于比例高嵌合细胞检测。血性羊水细胞可以进行FISH检测。

  • 标签: 染色体异常 荧光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
  • 简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会在胸前留下永久皮肤瘢痕,影响美观。随着真空辅助下微创旋切术日渐成熟,该技术已应用于男性乳房发育症,但多用于范围较小轻度患者,在中、重度患者中是否可行尚需进一步探讨。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为23例中、重度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实施真空辅助下微创旋切术,将发育乳房完整切除,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男性乳房发育症 微创旋切术 临床应用 治疗 中重度 传统手术方式
  • 简介:<正>本文发表在2012年《ClinicalChemistry》上。目前,通过对母体血浆DNA深度测序可以确定胎儿遗传基因组和突变基因组,这项技术在许多单基因遗传疾病无创性产前诊断(NIPD)中有重要应用。在此过程中,相关单倍体剂量(RHDO)分析是十分关键一步,即通过父母SNP深度测序数据推断出母体外周血中胎儿单倍型。临床上筛选致病基因位点时,RHDO靶向应用可能会减少数据分析成本及复杂性。因此,

  • 标签: 产前诊断 无创性 测序 单基因遗传病 单倍型 遗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