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98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之后分别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和生殖中心工作。先后在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妇产科和美国生殖和遗传研究所学习和进修显微操作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现为妇产科学主任医师,

  • 标签: 《亚洲男科学杂志》 期刊 编辑部 编辑工作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噬标志物LC3、P62蛋白表达的改变,探讨糖尿病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只)、造模组(n=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结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于第12周结束时留取大鼠尿标本,检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摘取肾脏称量重量,分别计算尿蛋白肌酐比和肾重体重比;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blot检测肾小球LC3、P6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蛋白肌酐比、肾重体重比在造模组均显著增加(P〈0.05);P62蛋白表达亦较正常组表达显著增加(P〈0.05);造模组大鼠肾脏病理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系膜增生、基质增多。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噬较正常组减低,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机制之一。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 简介:肾结石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随着生活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肾结石的患者逐年增加。笔者研习名家治疗经验,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拟"三金石"汤在治疗肾结石上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结石 治疗 三金 自拟 生活方式 人体健康
  • 简介:阳痿,是由于男子阴茎的勃起障碍,因而性交时不能正常勃起,不能完成性交的一种疾病。在中医,何谓阳痿,即男子阴器不能勃起废痿不用,导致男女交媾失败或根本不能入房的病征。此病是我们男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占男科病中20%左右。现将我院于1999年10月~2003年3月用拟“增欲回春汤”共治疗2436例阳痿病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增欲回春汤 阳痿 中医药疗法 勃起障碍
  • 简介:噬是细胞应对代谢、毒素以及环境压力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生理过程。目前普遍认为这种适应能力对于普通细胞是有益的,但对于肿瘤细胞,噬同样也可以增强其养分利用,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更重要的是,

  • 标签: 治疗抵抗 前列腺癌 自噬 肿瘤细胞 生理过程 环境压力
  • 简介:氏增精丸”是我院著名男科专家黄海波教授于1980年根据祖国医学理论,针对男性因肾虚造成的精子异常而致不育。以补肾为要,筛选具有补肾壮阳生精药理作用的中草药,自行研制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剂,故命名为“氏增精丸”。经过20余年临床实践应用与研究,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对多种病因导致的男性不育有显著疗效。现将笔者对治疗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的临床运用体会分述如下: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治疗 黄氏 1980年 医学理论 精子异常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噬在脂质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脂质聚集中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0μg/m1组(A组)、20μg/ml组(B组)、50μg/ml组(C组)、100μg/ml组(D组)。分别用0μg/ml、20μg/ml、50μg/ml、100μg/m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24h,用油红O法检测细胞内中性脂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噬体形成,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C3-GFP融合蛋白示踪噬形成,Westerblotting检测LC3-Ⅱ、LC3-Ⅰ蛋白。结果①油红O显示在0-100μ/ml浓度范围内LDL随浓度增高刺激细胞内脂质增多;②电镜显示正常HK-2细胞内可见少许噬泡,在0~50μg/ml浓度范围内随LDL刺激浓度增加,细胞内噬泡逐渐增多,但达到一定浓度(即100μg/ml)后噬泡急剧减少;③正常HK-2细胞内可见少许LC3-GFP染色阳性,在0~50μg/ml浓度范围内随LDL刺激浓度增加,细胞内LC3-GFP染色阳性逐渐增多,但达到一定浓度即100μg/ml后LC3-GFP染色阳性急剧减少;④正常HK-2细胞内存在少量的LC3-Ⅰ和LC3-Ⅱ,但以LC3-Ⅰ为主,在0~50g/ml浓度范围内随LDL刺激浓度增加,LC3-Ⅰ和LC3-Ⅱ均增加,但LC3-Ⅱ增加更明显,50μg/mlLDL组LC3-Ⅰ是0μg/mlLDL组的2倍,LC3-Ⅱ表达是0μg/ml的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C3-Ⅱ/LC3-Ⅰ比值逐渐增高,分别为0.41,0.82,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DL达到100μg/ml后LC3-Ⅰ和LC3-Ⅱ均急剧减少,100μg/mlLDL组LC3-Ⅰ降至与0μg/ml组LDL相同(P〉0.05),LC3-Ⅱ表达降至为0μg/mlLDL组的1.5倍,LC3-Ⅱ/LC3-Ⅰ比值也急剧下降至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噬与脂质有一定关系,噬可能参与脂质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聚集。

  • 标签: 自噬 肾小管上皮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DN早期主要表现为微量蛋白尿的产生,积极防治早期肾脏损伤,可能有助于延缓DN的进展[1-3]。研究表明,葵胶囊及羟苯环酸钙均有一定的减少尿蛋白作用,但是联合用药对于早期DN的疗效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两者联合治疗,观察其对早期DN的疗效,有利于DN患者的预后。现进行如下报道。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羟苯磺酸钙 黄葵胶囊 肾脏损伤 微量蛋白尿 尿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