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过敏性紫癜,也称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以首次描述过敏性紫癜出现肾脏损害表现的德国学者Schonlein和其学生Henoch的名字而命名。Osier1895年肯定了肾脏表现在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性。皮肤、关节、胃肠道及肾脏是本病受累的主要器官。1994年系统脉管炎命名国际商讨会议上把它定义为:一种由IgA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小血管炎,累及皮肤、胃肠道、肾小球,并伴有相关的关节炎或关节痛。

  • 标签: 过敏紫癜性肾炎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 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脏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病并发低钾血症的临床病例的诊治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以低钾血症为并发表现的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清钾含量、24h尿钾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实验室指标。结果:24h尿钾测定平均值(32.31±12.15)mmol/L,尿β2-微球蛋白平均(5637.16±1217.3)μg/L,二者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低钾血症和肾脏疾病肾小管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协同关系。

  • 标签: 低钾血症 肾脏疾病 临床分析 病理特点
  • 简介:所谓血尿,是指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果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尿液红细胞计数〉10万个或12h尿沉渣红细胞〉50万个的一种尿异常现象。根据尿的肉眼外观和颜色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尿液外观颜色正常,仅在镜检时发现红细胞计数增多,称为镜下血尿。肉眼观即可发现尿有血,称为肉眼血尿。

  • 标签: 单纯血尿 慢性肾炎 主要表现 尿液红细胞计数 尿沉渣红细胞 肉眼血尿
  • 简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相关性肾病是指由于血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LC)的大量恶性增生,并沉积于肾组织而引起的肾脏疾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的结构异常,在。肾脏中沉积的部位及形态有所不同,因此所表现的临床、病理特征也各不相同;

  • 标签: 免疫球蛋白轻链 相关性肾病 单克隆 病理表现 肾脏疾病 结构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587例IgA肾病依据年龄分为儿童组、中青年组和老年及老年前期组。对比不同年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5例老年及老年前期IgA肾病以肾病综合征为主,占48.6%,其次为孤立性肉眼血尿(17.1%),以LeeⅣ级为主,占48.6%,肾小球节段和/或球性硬化的发生率高达77.0%,间质纤维化91.4%,免疫病理以IgAMG型及IgAG型为主,伴高血压者肾小管间质病变指数较高。高血压、肾衰竭发生率较儿童及中青年组患者高,而血尿的发生率较低。高脂血症较中青年组多见。与儿童相比,其FsGs比例较高,病理半定量分析显示其肾小球硬化指数较高,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及程度较高,间质炎细胞浸润较明显,肾小管-间质指数较高,但与中青年组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及老年前期leA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慢性病变多见,肾小管间质病变重,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生理性退变等可能为其主要介导因素。

  • 标签: IGA肾病 老年 病理学 肾小管间质病变
  • 简介:患者:女,11岁,因“浮肿2年余”入院。初次起病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面部浮肿,以后浮肿逐渐波及全身,呈凹陷性。无肉眼血尿,时有尿痛。于当地医院以“急性肾炎”住院治疗1周,全身浮肿减轻出院。出院后1个月余入本院。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首发表现 长期误诊 肾损伤 面部浮肿 全身浮肿
  • 简介:鱼胆中含有多种毒素,如果食用过量可以导致中毒,产生如支气管炎、高血压甚至肝脏损伤等多种疾病[1],特别在儿童中容易发生食用过量导致中毒的现象。目前对于鱼胆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物,治疗方式以早期用血液净化治疗为主。2008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11例以肝脏损害为突出表现的鱼胆中毒儿童。

  • 标签: 鱼胆中毒 血浆置换 肝脏损害 特效解毒药 血液净化治疗 肝脏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确诊仅2例,确诊率13%。开放手术治疗9例,PCNL6例。其中4例行二期手术肾输尿管全切,2例拒绝进一步手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肾盂腺癌2例,肾盂鳞状细胞癌10例,肾盂尿路上皮癌3例。术后随访1~24个月,11例死于肿瘤全身转移、多器官衰竭,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另4例仍在随访中,目前未发现有转移。结论对于肾结石病史长、鹿角形结石、消瘦、贫血,特别是近期有腰痛加重者,应高度警惕有肾盂癌的可能,要进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术中发现肾盂、肾盏有新生物或周围粘连、有肿块者应行快速病理检查。

  • 标签: 肾结石 肾盂癌 输尿管肾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purpuranephritis,H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1987年2月-2011年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HSPN儿童51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及治疗转归资料。结果: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最多(55.5%),孤立性血尿型次之(26.0%);病理分级以Ⅱ级最多(64.9%),Ⅲ级次之(31.1%)。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的病理分级近乎均为Ⅱ级;血尿和蛋白尿型、急性肾炎型的病理分级均为Ⅱ级和Ⅲ级;而肾病综合征型、急进性肾炎型、慢性肾炎型均为Ⅲ级和(或)Ⅲ级以上。不同临床分型其病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呈正相关(r=0.557,P〈0.01),临床分型越重,病理分级亦越重。临床分型与免疫复合物IgA、IgG、IgM和C3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且均呈正相关(r=0.341,P〈0.01;r=0.526,P〈0.01),临床分型越重,免疫复合物沉积越明显。不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其治疗转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且均呈正相关(r=0.564,P〈0.01;r=0.699,P〈0.01),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越重,治疗转归越差。结论:儿童HSPN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与治疗转归彼此密切相关。尽早明确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临床 肾脏病理学 治疗转归 儿童
  • 简介:目的提高对后肾腺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检查诊断为左肾嫌色细胞癌,行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后肾腺瘤。结果CT提示左肾下极实性肿物,平扫期肿物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稍低于邻近肾实质密度,伴有坏死灶和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双期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始终明显低于邻近正常肾实质。术后病理确诊为后肾腺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后肾腺瘤是罕见的肾上皮源性肿瘤,其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但与其他乏血供肾肿瘤难以鉴别,特别是肾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前的准确诊断对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策略十分重要,可行术前或术中的病理检查鉴别。

  • 标签: 肾肿瘤 后肾腺瘤 诊断
  • 简介:病例患者为女性,27岁,因"尿检异常1年余"入院。既往长期肥胖,BMI最高达32kg/m2,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现病史:患者2011年7月(孕5月)孕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表现为蛋白尿(++),隐血(++),因妊娠未系统诊治,怀孕期间无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IGA肾病 系统诊治 现病史 尿沉渣 妊娠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中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强制戒毒所在押人员及招募长期单一吸食氯胺酮人群,采用自行改良设计的“药物滥用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及相关下尿路症状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37人,其中单一吸食氯胺酮人群有效分析问卷199份,高危人群中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发病率25.63%。其中人口学特征如:年龄、婚姻、学历、收入等与发病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食时间、每次吸食量、每日吸食量和初次吸食年龄调查对象间的发病率比较发现,其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每日吸食≤2次vs.≥3次是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性因素。结论每日吸食的次数是患病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干预及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发生。

  • 标签: 氯胺酮 膀胱炎 下尿路症状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7例病理确诊为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男60例,女67例,男女比例为1∶1.17。年龄24-87岁,平均(51.65±12.26)岁。pT1期肿瘤患者占73.2%(93/127),T2期19.7%(25/127),pT3期4.7%(6/127),pT4期2.4%(3/127)。肿瘤最大径为1-13.3cm,中位肿瘤最大径5.38cm。总体随访率达94.5%,127例的随访时间为6.4-67.7月,平均(26.6±16.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115/127)、88%(44/50)、76.2%(16/21)。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术后复发(P〈0.001)、pT分期(P=0.006)、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01)是影响肾嫌色细胞癌生存期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患者并不能从术后使用白介素-2中获益(P=0.18),根治性肾切除术(P=0.563)和远处转移(P=0.119)可能是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OR=36.69,P〈0.001)是影响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预后较好的肾癌亚型之一,临床上肿瘤分期以T1-T2期多见(118/127),这可能和良好的预后有关。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 标签: 肾肿瘤 肾嫌色细胞癌 生存分析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最近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表明,15个独立的基因变体可能提示前列腺癌风险。但是,这些基因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目前尚不清楚。作者系统分析了1563例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的前列腺癌患者肿瘤标本中的这15种基因变体。对所有患者采用相同的TNM肿瘤分期及Gleason评分系统进行分期分级。Gleason评分≥7分或病理分期T3及以上,N+或M+为侵袭性较高组(1017例),Gleason评分≤6分或病理分期T2/No/g0为侵袭性较低组(546例)。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临床病理学特征 危险因素 GLEASON评分 全基因组 基因变体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通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治愈。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为一种低度恶性的少见肿瘤性病变,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依靠病理可确诊,免疫组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般采用保留膀胱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随访。

  • 标签: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以多系统、多脏器受累、以血管炎为临床特点的弥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己成为SLE诊断的必须指标。近年来,已在病人血清中检出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ANA和抗心磷脂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体检测 ERYTHEMATOSUS 抗心磷脂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肾损害
  • 简介:目的总结并探讨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结合我院曾收治的1例和国内1986~2017年个案报道的44例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疗方案、随访预后等。结果45例中,肿瘤好发于顶壁31例(68.9%);单纯性印戒细胞癌37例(82.2%),混合性印戒细胞癌8例(17.8%);TNM分期,T2期以上为37例(82.2%),其中T3期和T4期26例(57.8%);手术病例41例(91.1%),其中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例(7.3%),膀胱部分切除术17例(41.5%),根治性膀胱全切术21例(51.2%);15例(36.6%)术后未行任何辅助治疗,行膀胱灌注化疗5例(12.2%),全身化疗13例(31.7%),全身化疗+膀胱灌注化疗5例(12.2%),全身化疗+放疗3例(7.3%)。失访6例(13.3%);随访时间≤1年的28例(62.2%),其中15例在1年内死亡,2例复发;1年2年的只有3例(6.7%)。生存期最短的为2个月,最长的为44个月无复发,平均生存时间约2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约13个月。结论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早期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结合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改善其治疗效果,但整体预后差。

  • 标签: 膀胱肿瘤 浆细胞样 印戒细胞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