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尖锐湿疣(CA)是临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s)之一,由于目前还没有直接用于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药物,它又极易复发,因此它的治疗十分棘手。我们对CA患者在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祛除疣体的基础上,探索应用更昔韦注射液(丽科伟)抗HPV以降低其复发率。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更昔洛韦注射液 静脉滴注治疗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传播疾病 化学方法
  • 简介:患者,女,46岁,既往体健。因头痛,恶心、呕吐2d,查血肌酐升高1d入院。2d前患者劳累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及黑便,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有发热,体温在37.5℃,唇周出现散在疱疹,呈粟粒或绿豆大的水泡,内容物澄清,泡壁紧张发亮,伴局部皮肤疼痛,疑诊为疱疹病毒感染,院外应用阿昔韦静脉滴注治疗,

  • 标签: 阿昔洛韦 急性肾损伤 疱疹病毒感染 静脉滴注治疗 胃内容物 呕吐物
  • 简介:目的探讨多次体外冲击碎石(ESWL)对肾脏的影响。方法对1997年3月~1998年10月间多次(平均7次,每次冲击次数1500~3000次)ESWL的14例肾结石患者进行10年的随访。结果血压、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治疗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无明显变化。随访10年,14例患者未发现有肾脏萎缩现象。结论体外冲击碎石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多次碎石对肾脏造成的损害可逐渐恢复,但随着经皮肾镜技术的发展,对复杂肾结石的治疗应综合考虑治疗方式。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肾脏 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2种剂量舒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STZ(链尿佐霉素,60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DM组)、舒地特10mg·kg-1·d-1组(S10组)、舒地特20mg·kg-1·d-1组(S20组)、氯沙坦30mg·kg-1·d-1组(L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正常对照组(N组)。干预12周后测体重、24h尿白蛋白定量、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及肾重,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同N组相比,DM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显著增加(P〈0.01),病理改变较明显。同DM组相比,治疗组(S10、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或P〈0.01),但血肌酐及尿素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S10组相比,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光镜及电镜显示治疗组较DM组病理变化减轻,尤以S20及L组病变减轻明显。结论:舒地特可对糖尿病大鼠有肾脏保护作用,而20mg·kg-1·d-1较10mg·kg-1·d-1的剂量效果更好。

  • 标签: 舒洛地特 糖尿病 白蛋白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腔内钬激光碎石治疗体外冲击碎石(ESWL)失败后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ESWL治疗失败后行腔内钬激光碎石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合并息肉或被肉芽组织包裹,6例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89例,成功率92.7%(89/96),碎石块均在2周内排出。其中8例因术中碎石移位至肾脏,术后2周经ESWL后排出;其余7例因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镜体无法通过,改行开放手术治愈。站论腔内钬激光碎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ESWL失败后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镜
  • 简介:目的:观察慢肾宁合剂与汀新联合使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汀新;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慢肾宁合剂与汀新.12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空腹血糖(FBG)、血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两组均能较好地降低症状积分、空腹血糖和血压,但治疗组更能显著减少UAER,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肾宁合剂联合汀新对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洛汀新 对照组 治疗组 合剂 微量白蛋白尿 基础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体外冲击碎石(SWL)术后肾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58例在我院行SWL术患者,分别检测SWL术前、术后24h、3d、7d、1月血清肌酐(SCr)、血清Hcy及β2-MG水平。分析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术前、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变化。结果术后24h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94.8%和93.1%,术后第3天为1.7%、86.2%和81.0%,术后第7天为0%,34.5%和27.6%,术后1月为0%、8.6%和5.2%。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24h(血清Hcy:术前vs.术后24h,P〈0.01;血清β2-MG:术前vs.24h,P〈0.01)、3d(血清Hcy:术前vs.术后3d,P〈0.01;血清β2-MG:术前vs.术后3d,P〈0.01)显著上升,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第7天下降至正常水平。Scr水平在术后24h上升(P〈0.05),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天尽管有上升,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β2微球蛋白联合评估SWL术后肾功能损伤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为再次行SWL术提供治疗时间参考。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肌酐 血清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损伤
  • 简介:目的比较患者体外冲击碎石术(ESWL)术后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输尿管镜取石术(URS)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8月贵州医大附属医院行ESWL术后采用RLU(A组)、URS(B组)和PCNL(C组)3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残石患者共651例资料。比较3组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并采用修改后的Clavien-Dindo评分系统来评估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RLU组手术成功率(100%)、清石率(100%)均高于URS、PCNL两组。URS组手术时间为(46±9.1)min,均短于RLU组(54±10.3)min、PCNL组(62±15.2)min。URS组出血量最少(12±5.1)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RLU组(23±2.2)h,明显长于URS组(8±0.6)h和PCNL(11±4.3)h(P〈0.05),3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止痛药的使用无显著差异(P〉0.05)。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21.9%)高于RLU组和URS组,RLU组没有严重并发症。RLU组术后有4例患者发热,明显低于URS组(24例)和PCNL组(21例)。RLU组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而URS组有11例、PCNL组有13例患者分别出现尿脓毒血症。结论RLU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EWSL失败后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