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1665例,其中30例合并急性胰腺设为胰腺组。另外,在尿毒症未合并急性胰腺的1635例患者中随机抽样抽取60例设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指标(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血脂、三酰甘油、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肾小球滤过率等),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665例尿毒症患者中,30例诊断为急性胰腺,总体患病率为1.80%,发病率为3.28例/1000人年;血液透析患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92%,发病率为1.67例/1000人年;腹膜透析患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0%,发病率为2.19例/1000人年;未透析患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17%,发病率为5.77例/1000人年。胰腺组血白细胞、血尿素氮、血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钙和肾小球滤过率与尿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相关(OR=0.77,0R=0.48)。结论低钙、残余肾功能下降与尿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防治尿毒症患者的钙磷失衡、保护残余肾功能等。

  • 标签: 尿毒症 急性胰腺炎 钙磷代谢
  • 简介:慢性前列腺(ChronicProstatitis,简称:CP)是以排尿刺激症状和膀胱生殖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35岁以上男性30%~40%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前列腺,CP约占泌尿科门诊病人的40%。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研究 成年男性 临床综合征 刺激症状 门诊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的临床疗效。方法34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188例(高频电容场治疗+心理治疗+前列腺按摩+α-受体阻滞剂等),对照组158例(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分别治疗6~8周,并随访6~8周,对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8周,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48.1%,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临床效果满意,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标签: 综合治疗 物理疗法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 简介:慢性前列腺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本病属中医“淋病”、“劳淋”、“精浊”范畴。目前该病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药物,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自1999年以来,本专家门诊对182例患慢性前列腺患者分组治疗,兹介绍如下。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微波+中药治疗疗效
  • 简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CNBP)是中青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约比细菌性前列腺高8倍。由于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及病理学过程尚不清楚,故缺乏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来探讨列平冲剂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理。

  • 标签: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炎列平冲剂 实验研究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慢性
  • 简介:医学真正的目的在于它能彻底地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疾苦。在20世纪的上半个世纪,生物医学在消灭烈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方面已立下了汗马功劳,为诊治器质性疾病,挽救各类病人的生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时代进入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的时代,单纯生物模式观念的生物医学,则显出了滞后的缺陷,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心理障碍 治疗
  • 简介:2001年3月至2007年2月,诊治因慢性附睾等病致不育症的患者87例,疗效较好,有所体验,特予报告:

  • 标签: 慢性附睾炎 不育症 临床治验
  • 简介:慢性前列腺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分为特异性(结核性、淋病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多由急性前列腺治疗不当,迁延日久而成慢性,往往与尿道、精囊或附睾丸同时并发。本病在临床上以排尿异常、会阴部腰腹部的疼痛、性功能障碍为特征。本病属中医“精浊”、“劳淋”范围。因肾阴不足,相火旺盛,肾亏于下,封藏失职,肾阴亏耗,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补气升阳法 急性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常见疾病 成年男性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患者血清PSA浓度改变及其对本病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方法22岁~55岁的慢性前列腺患者60例,测定其血清PSA浓度.根据前列腺按摩液中(EPS)白细胞(WBC)计数的多少,将患者分为轻(WBC<10/HP)、中(10/HP≤WBC<30/HP)、重(WBC≥10/HP)三组,并行三组PSA的组间比较.9例重度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PSA分别进行比较.30例行EPS细菌培养.结果血清PSA升高比例为46.7%.其中轻组10%、中组10%,重度26.7%.轻、中、重三组血清PSA平均值分别为(2.383±2.8350)mg/ml,(3.1571±2.6432)mg/ml及(7.1557±5.9110)mg/ml.轻中组间PSA改变无明显差异,P>0.2而轻、中组与重组间PSA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05.9例重度者治疗后PSA大幅度下降,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非细菌性前列腺血清PSA升高比细菌性前列腺更明显,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血清PSA浓度升高比例大约为50%左右,PSA可作为衡量该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治疗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血清PSA 慢性前列腺炎 改变 WBC 患者 升高
  • 简介:慢性淋病性后尿道治疗困难,近年来发病率较高,我们采用电切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慢性淋病性后尿道19例,年龄25~37岁,平均32岁,有不洁性史和急性淋病史,病程1~4年,经多种抗菌素及物理治疗无效。主要症状为尿痛,轻度尿频和尿道烧灼感,2例有排水困难。全部患

  • 标签: 后尿道炎 电切治疗 急性淋病性尿道炎 经尿道 物理治疗 泌尿外科
  • 简介:慢性前列腺,属中医“精浊”、“白浊”、“白淫”或“淋病”等范畴。其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复杂,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难治愈而易于复发,而且他还是造成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医至今尚未找到良好的治疗方法。笔者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40例,采用头针配合体针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体针治疗,两组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配合治疗 体针治疗 疗效观察 头针 性功能障碍
  • 简介:笔者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0例,采用体针配合头针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体针治疗,两组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淋病 体针 头针 配合治疗 体针治疗
  • 简介:一、理论基础1,“瘀浊阻滞”的中医病机慢性前列腺的病机特点为“瘀浊阻滞”。瘀不仅血瘀,还包含有瘀积不通,指前列腺导管因炎症刺激、纤维变性而致腺管狭窄或结石阻塞,使前列腺导管内分泌物瘀积不出,而成秽浊之邪。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排毒胶囊 康复胶囊 治疗 瘀浊阻滞 中医病机
  • 简介:慢性前列腺是男性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症,病程长、病因复杂、证候各异,治疗难度大。我们以祖国医学理论为基础进行临床研治,从1995年以来,共收治800例慢性前列腺患者,运用男康散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药离子导入法 慢性前列腺炎 疗效分析 治疗 临床 医学理论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对于慢性前列腺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透射终点测定法测定103例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中IgG、IgA含量以及IgA/IgG比值。并对白细胞水平与免疫球蛋白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IgG、IgA、IgA/IgG比值与白细胞的升高具有相关性,主要表现为IgG、IgA、IgA/IgG比值均有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由此可判定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可以作为慢性前列腺的诊断依据之一,可作为传统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微生物分析的重要补充。

  • 标签: 前列腺炎 免疫球蛋白 诊断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中药增瀑颗粒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前列腺患者中选取气滞血瘀型患者72例,分为2组,即治疗组——增瀑颗粒(其主要成分:台乌20g延胡索15g木香10g青皮10g等)。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气滞血瘀型 临床疗效 治疗组 疗效观察 中药
  • 简介:慢性前列腺是男性疾病中最常见多发病,尤以青壮年居多,由于其独特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其复杂的病因病机,治疗效果不理想,并易于反复发作。慢性前列腺是男性前列腺有关慢性炎症改变的总称,由于致病因素不同,而分为细菌陛、非细菌性以及前列腺痛三类。本病类似中医学中的“淋浊”、“淋证”、“白淫”、“白浊”、“精浊”、“血精”等范畴。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效果 临床体会 中药配合 花粉片 男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