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后3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手术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做参考。方法针对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3种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241例),根据其自身血管条件、原有内瘘情况、血管彩超等检查结果,施行以下3种之其中一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的手术:原有内瘘近心端重新吻合血管(92例)、使用取栓管球囊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内瘘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87例),另选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62例)。随访2年,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通畅率、平均血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3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5%、94.2%、96.8oA,2年通畅率分别为80.4%、82.70、80.6%,2年平均内瘘血流量分别为(250±24)ml/min、(240±21)ml/min、(230±16)ml/min,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均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窃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动静脉内瘘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应依据血管条件选择手术方式来重建血管通路。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内瘘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作为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血管资源,可予临床推广。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通过检索大样本尿道转诊中心数据库,分析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患者的病例特征和急诊处理对于延迟尿道重建的各种影响。方法检索尿道转诊中心病例数据库,纳入2009~2013年的376例尿道重建手术男性患者,所有患者曾因骨盆骨折导致尿道损伤(PFUI)接受开放尿道重建。分析因素包含患者受伤时年龄、PFUI的受伤原因、急诊处理的类型、合并损伤、狭窄长度和部位、尿道重建术式和手术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因素逻辑回归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大样本的析因分析。结果延迟尿道重建的总体成功率为80.6%。早期会师对减小狭窄长度、提高延迟尿道重建的成功率有促进作用。合并直肠破裂、狭窄长度〉1.6cm以及狭窄部位接近膀胱颈〈3cm是结果不良的预测因素。年龄、损伤类型、尿瘘和膀胱破裂对尿道重建的结果无明显影响。之前失败的尿道内切开术和尿道重建术对补救性手术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后尿道重建术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会师能够提高尿道重建的成功率。而狭窄长度、位置和距离膀胱颈的距离起到关键作用,受伤时合并直肠破裂也是结果不良的预测因素。其它因素未显示明显重要性。

  • 标签: 尿道损伤 骨盆骨折 尿道重建 尿道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手术中通过尿道海绵体重建覆盖新尿道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98例,均为初次手术且行TIP术式。术中重建尿道海绵体来包裹加强新尿道,使阴茎头及尿道成一整体,分析手术并发症及效果。结果手术均一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2.6min,92例治愈。阴茎伸直好,外形美观,尿道口正位裂隙样,尿流、尿线正常。6例合并尿瘘,其中2例术后6月内自愈,无阴茎头裂开。无尿道及尿道口狭窄。一期治愈率93.9%。HOSE平均分:2周15.6,3个月15.8。结论利用尿道海绵体重建覆盖新尿道的方法可简化TIP术式的步骤,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疗效。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道重建 海绵体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修复重建受损或畸形供肾血管对肾脏移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1例供。肾有血管损伤或畸形的肾移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进行的20例正常供肾肾移植病例作为对照组。体外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动脉端端吻合(3例)、端侧吻合(3例)、侧侧共干吻合(2例)、利用供体或受体髂动脉及其分支合并及延长供。肾动脉(3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两组患者均存活;血管重建组2例而对照组3例患者术后新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加重(P=0.595),但未发现移植肾动脉狭窄;血管重建组和对照组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为27.3%和20%(P=0.484),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和10.0%(P=0.719);术后1年两组内有移植肾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10±21)和(107±23)9μmol/L(P=0.664),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选择合适方法进行体外修复重建供肾受损或畸形的血管,不会影响肾移植的效果,并可以大大提高供体器官的利用率。

  • 标签: 肾移植 血管畸形 外科手术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院定于2015年9月7日至25日在全国泌尿外科年会及亚洲泌尿外科年会后将举办高年主治医师以上的“尿道修复重建”高级培训班。内容为:1.集中理论授课;2.参加临床手术示教;3.动物实验操作。使学员在三周的培训中对尿道修复重建理念能有正确的认识,并获取实际的临床操作技能。

  • 标签: 动物实验操作 第六人民医院 理论授课 泌尿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 临床操作技能
  • 简介:肾细胞癌在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并且当其癌肿超出肾脏范围成为非器官局限性病变后,则是泌尿男生殖系中致死性最强的恶性肿瘤。2009年,美国有57000例患者被诊断为肾癌,其中有13000人被夺去了生命[1]。

  • 标签: 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 长期治疗 肾癌 多灶性 双侧 2009年
  • 简介: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如累及肾脏则称为狼疮肾炎(LN),LN与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关,但是也可以处于临床静止期.多年来,环磷酰胺(CTX)和泼尼松龙已经成为诱导治疗SLE、LN的金标准,尽管还有很多其他的治疗方案,每2周一次的低剂量CTX(500mg)静脉冲击治疗,共6次的方案显示出与高剂量CTX(每月1次,6次,然后每3个月1次,2次)同样有效.最近,霉酚酸酯(MMF)已经证实与CTX同样有效,但是并无安全性方面的明显优势.我们回顾性评价英国中部地区三家医疗中心不同方案,比较其治疗狼疮肾炎(LN)的效果.

  • 标签: 狼疮肾炎 英国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经 静脉冲击治疗 诱导治疗
  • 简介:男性不育症原因很多,其中单纯精液不液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方面也有过一些报道,有人肌注某些蛋白酶或外用药治疗,但应用口服药物治疗精液不液化的报道甚少。我们采用口服酶片治疗精液不液化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

  • 标签: 用药治疗 精液液化异常 多酶片 临床观察 口服药物治疗 精液不液化
  • 简介:房性囊性肾瘤(multilocularcysticnephroma,MCN)是一种临床上较罕见的肾脏原发良性肿瘤,因其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常常无法明确诊断,与其他肾脏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如多囊肾、多发性肾囊肿、囊性肾癌等。我科于2011年收治1例MCN,现报告如下,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多房性囊性肾瘤 文献复习 肾脏囊性病变 多发性肾囊肿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法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控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同一术者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资料,其中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技术的前列腺癌患者1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23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BMI、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漏尿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术后病理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及早期尿控功能恢复的情况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均经腹膜外完成,术中无中转开放,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吻合口无漏尿,两组均有1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两组在年龄、术前BMI、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分期及术后Gleason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均在术后12~16d拔除尿管,治疗组拔除尿管后3d内、1个月内和3个月内的累积完全控尿比例分别为52.9%、64.7%和82.4%,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26.1%和3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使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技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的控尿能力。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盆底筋膜保护 盆底筋膜重建 控尿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已经开发了多种新药治疗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有关的下尿路症状,并且给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为了分析α受体阻滞剂(沙唑嗪)在膀胱颈开放中的作用,ManesCHS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BrazilianJournalofUrology,27(1):

  • 标签: Α受体阻滞剂 多沙唑嗪 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 有效性 BPH
  • 简介:目的研究海昆肾喜胶囊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海昆肾喜胶囊治疗12周。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肾功能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119例完成12周疗程,显效率26.1%,有效率52.9%,稳定16.8%,无效病例占4.2%,总有效率为79%。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肌酐清除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CD3及CD4细胞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胆固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甘油三酯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海昆肾喜胶囊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同时可以纠正贫血、脂代谢异常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增加血浆白蛋白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药物。

  • 标签: 多中心临床研究 胶囊 慢性肾衰竭患者 24H尿蛋白定量 CD4/CD8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采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e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治疗重症蜂蛰伤致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0例蜂蛰伤所致MO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蜂蜇伤后首次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分为3组:A组(<12h)25例;B组(12~48h)50例;C组(>48h)15例.入院后对蜂蛰伤致MODS患者行HP联合CVVH进行治疗,比较各组患者在溶血时间控制,平均住院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受累脏器数,各脏器功能受损指标峰值情况.结果采用HP联合CVVH治疗的A组溶血控制、平均住院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均要比B组与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累脏器数较B、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胆红素、心肌损伤标记物较治疗前降低(P<0.05);肝功能、肾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重症蜂蛰伤致MODS的患者早期采用HP联合CVVH治疗可有效控制溶血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少尿期持续时间、减少受累脏器数,同时可明显提前各脏器功能损害指标峰值.在早期采用HP联合CVVH对重症蜂蛰伤所致MODS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蜂蛰伤 多脏器功能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结合Sampaio集合系统分型理论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鹿角状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行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CT中下腹平扫,观察组同时接受泌尿系CT三维重建检查并结合Sampaio集合系统分型理论分类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0.54±32.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10.34±35.55)min],术中失血量[(95.55±36.88)mL]低于对照组[(118±33.90)mL],穿刺成功率34例(94.4%),高于对照组28例(77.8%),结石清除率33例(91.7%),高于对照组26例(72.2%,P<0.05)。结论CT三维重建结合Sampaio集合系统分型理论在经皮肾镜取石中准确预测肾脏的解剖结构及与结石的位置关系,有助于建立合适的穿刺通道、寻找结石、减少手术时间并提高结石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尿路成像 三维重建 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毒蜂蜇伤致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不少见,但单一医院在4个月内收治急性毒蜂蜇伤致MODS25例确属罕见。笔者对我院2006年8~11月间25例毒蜂蜇伤致MODS的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毒蜂蜇伤 临床分析 MODS
  • 简介:为提高下尿路疾病和外生殖器修复重建的诊治水平,由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和男科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下尿路修复与重建新进展学习班暨中华男科学分会男科手术学组成立仪式"将于2016年3月24~26日在上海举办。会议将邀请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孙颖浩教授、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姜辉教授等国内外著名泌尿外科和男科专家,就前列腺癌、前列腺剜除、尿道与外生殖器修复重建、尿控等领域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会议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以手术演示为主,包括前列腺癌根治、前列腺解剖剜除、外生殖器修复与功能重建、尿控等,结合授课和录像教学。我们真诚地欢迎全国各地的泌尿外科和男科同道来上海参会。

  • 标签: 男科学分会 手术学 中华医学会 孙颖浩 下尿路疾病 分会主任委员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95%是膀胱尿路上皮癌,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antigen,TAA)特异性结合可以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进行早期诊断和生物治疗。我们用组织芯片检测了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器官组织中TAA的表达情况,并对这一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膀胱尿路上皮癌 肿瘤相关抗原 正常组织 芯片检测 器官组织 泌尿生殖系统
  • 简介:患者,男,58岁,因“少尿2d”在外院行CT提示:右肾周可见122cm×48cm的中强回声,考虑为出血。检查当天尿量约700ml/24h,血肌酐945μmol/L、血红蛋白54g/L。2007年3月15日以“急性肾衰竭、右肾肿瘤伴出血”收入院。入院后给予抗炎、间断输血、血液透析、加强营养以及支持治疗,尿量增至1350ml/24h;复查血肌酐700μmol/L、血红蛋白91g/L。3月21日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告病危、吸氧并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强心、升压治疗,但自主呼吸、心跳一直没有恢复,瞳孔散大固定,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结节性多动脉炎 动脉瘤破裂 右肾 多发性 血红蛋白 心跳骤停
  • 简介:雷公藤甙片和火把花根片二者临床作用类似,单独或与其他药物配合应用于肾小球肾炎的治疗[1~3],为了解二者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提高肾小球肾炎疗效以减少或避免治疗中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及由此导致的并发症,我院于1995年开始采用火把花根片和雷公藤甙片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肾小球肾炎,取得良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雷公藤多甙片 火把花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