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肾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renalprimitiveneuroectodermaltumor,rPNET)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肉瘤,临床罕见,预后极差,术前影像学检查通常难以确诊。本文报道我院2016年12月收治的1例rPNET青年女性患者。

  • 标签: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术前影像学检查 女性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睾丸内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文献复习及报道我院诊治的经影像学及病理证实的睾丸PNET1例。结果患者左侧阴囊无痛性肿物,直径约5cm。彩超示:左侧睾丸占位,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未及异常。血HCG、LDH、AFP检查均无异常,胸部全腹盆腔CT未见远处转移,经根治性切除获得病理标本。病理结果: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恶性肿瘤;免疫组化:Vimentin(+)、CD99(+)、HCG(区域+)、AE1/AE3(-)、PLAP(-)、Glypincan-3(-)、LCA(区域+)、Syn(-)、Ki67(约40%+)。术后1个月出现腹膜后多发肿大,行化疗3周后消失,于第6周复查CT示:左肺下叶可见结节灶,腹主动脉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3.6cm,考虑肿瘤发生转移。结论睾丸PNET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可提供诊断依据。CT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位置。但该病恶性度高,预后极差,治疗方法无统一标准,需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睾丸 VIMENTIN CD99 HCG
  • 简介: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congenitalanomaliesofthekid-neyandurinarytract,CAKUT),在先天性器官发育畸形中发病率最高,每5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患儿。随着产前超声检查普及,发病率在逐步上升[1]。CAKUT占引起儿童终末期肾脏衰竭病因的50%[2]。此外,CAKUT可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影响。虽然,近年科研水平极大提高,但我们对该类疾病仍然知之甚少。从长远来看,解开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早期基因筛查,进行早期治疗,提高婴儿存活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 相关致病基因 产前超声检查 生活质量 早期治疗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生殖器发育不良”是男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它属于发育不全(hypoplasia)。这种发育异常多在罹患器官前冠以“小”字,如“小阴茎”“小睾丸”等。它和父母的遗传冈素、环境因素有关,包括在中医学的“天宦征”,“天阉征”等范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睾丸、阴茎发育停滞,处于幼儿型,或难以摸到很小的睾丸,

  • 标签: 补肾壮阳法 男性 生殖器发育不良 补肾通精
  • 简介:本文分析34例有泌尿系统症状的脊髓发育不良和隐性骶椎裂患者尿流动力学表现。结果: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分为反射性和无反射性神经膀胱两大类。临床症状和尿流动力学结果与脊髓损伤的平面无相关性。膀胱颈口开放患者尿道闭合压力显著低于膀胱颈口闭合患者(P<0.01)。膀胱排尿期压力升高与上尿路损害有明显关系,当膀胱排尿期压力超过3.92kPa(40cmH2O)时就可造成上尿路的损害。

  • 标签: 脊髓发育不良 隐性骶椎裂 尿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疗效不良的原因.方法应用尿动力学方法对50例BPH术后症状改善不良的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疗效不良的主要原因为逼尿肌不稳定者20例(40%),逼尿肌收缩无力者12例(24%),膀胱出口梗阻18(36%)例.结论BPH术后疗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收缩无力和膀胱出口梗阻是常见原因.尿动力学检查对确定前列腺术后疗效不良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术后 疗效 尿动力学 前列腺增生症 逼尿肌不稳定 肌收缩
  • 简介:迄今研究己阐明Notch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员及核心转导过程,发现Notch信号通路与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肿瘤发病有关。近年来肾脏病领域的研究证实,Notch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等多种肾小球疾病有关,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本文旨在介绍Notch信号通路及其在肾脏病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探索肾脏病发病机制和相应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NOTCH信号通路 糖尿病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脏发育 肾间质纤维化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细胞极性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挥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的一致性。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制作出生后8周雄性Wistar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后自然修复的动物模型,分别在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用药5d,停药2d)、第14天和第28天采集肾脏标本;另外采集妊娠20d大鼠的胚胎肾脏标本。观察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生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肾小管的形态学变化;以Na^+-K^+-ATP酶作为细胞极性的标志物,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比观察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生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的过程。结果:(1)成体大鼠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基底膜裸露,管腔内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碎片;第14天,肾小管基底膜出现新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第28天,大多数肾小管结构基本恢复正常。(2)成体大鼠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裸露的肾小管基底膜没有Na^+-K^+-ATP酶的表达;第14天,新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Na^+-K^+-ATP酶的表达,但此时Na^+-K^+-ATP酶没有明显的极性分布,胞膜和胞浆均有表达;第28天,Na^+-K^+-ATP酶呈极性分布,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侧基底膜。(3)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是从S形体发育成为不成熟的肾小管,再发育成为成熟的肾小管。(4)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Na^+-K^+-ATP酶的表达从没有极性到有极性分布,即Na^+-K^+-ATP酶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均有表达到只局限在侧基底膜表达。结论: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的过程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的过程是一致的,提示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

  • 标签: 肾小管发育 损伤与修复 细胞极性 NA+-K+-ATP酶
  • 简介:[原料]党参30克,熟地、枸杞子各18克,当归10克,枣皮、杜仲、淮山各15克,炙甘草6克,鹿茸2克,瘦猪肉200克,鸡1只,葱20克,姜15克,绍酒20克,盐10克。

  • 标签: 药膳方 不育症 枸杞子 炙甘草 瘦猪肉 党参
  • 简介:【原料】韭菜100g,羊肝150g,葱、姜、盐各适量。【制作】将韭菜洗净,切段;羊肝切片,加葱、姜、盐调味,共放铁锅内用旺火炒熟。【服法】佐餐服食。每天1次,月经前连服数天。

  • 标签: 药膳方 不孕症 肝切片 月经前 韭菜 羊肝
  • 简介:特发性阴囊钙沉积始发多于儿童及青年期,是特发性皮肤钙沉积的一个亚型。泌尿外科临床很少见。现将我院就诊的二例中老年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维族,男,65岁。因阴囊多发无症状结节十五年收住。查体:发育营养可,心肺无异常,肝、脾正常。既往无肿瘤病史,无代谢性疾病,无特殊疾病

  • 标签: 特发性 皮肤钙沉积症 阴囊 病例报告 泌尿外科 中老年人
  • 简介: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据统计,约占男性不育病因的47%左右。所以,对此的研究和解决,在治疗现代男性不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年来,笔者对精液不液化的中医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精液不液化症 治验 男性不育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婴幼儿把尿训练开始时间对排尿控制的影响。方法对7415例6~12岁儿童进行无记名回顾性调查,按把尿训练开始时间将其分为6组(每3个月龄差分一组,第一组:0~3月龄,以此类推,第六组:16~18月龄)。统计每组获得白天排尿控制月龄。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组及各组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把尿开始越早获得排尿控制的年龄越小(第1组和第6组控制月龄分别为:19.9±7.2,25.9±6.2)。其中,1、2、3组间(1~9个月龄开始把尿训练)白天获得排尿控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6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出生后前9个月进行把尿训练,获得白天排尿控制的时间显著早于9个月后开始排尿训练。

  • 标签: 把尿训练 婴幼儿 排尿控制 开始时间 排尿训练
  • 简介:我院1976年1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2例女性尿道扩张,均经尿道性交,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女性 尿道扩张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对一个无精病例来说,透彻的病史分析和详细周全的体检常常能得出一个明确的或推测性的诊断结果。系统、逻辑的思考过程对最后得出结果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性的实验室检查,如,激素检查或遗传学分析,对于病因学研究(不管是遗传性的还是后天获得性的)通常是互补的或/和可以有额外的收获,以得到一个准确的病因结论。有了这个信息才可以为病人制定一个治疗方案。所以一个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方案远比盲目、随意的诊断更令人满意、更省钱。

  • 标签: 无精症 先天双侧输精管缺失 男性不育 Y染色体微缺失
  • 简介:《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百病生焉。”此言对男女而言,非女人专有、只不过女人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多疑思虑、散似杨花无定形,故曰:“女人阴类也……(李时珍)。七情致病者女人多于男性、非男子无有,实则男子郁可导致各种疾病,”穷极必肾“就是经验的总结,七情致病、郁多见,”百病皆生于气”,气郁则滞、思久则郁、郁则受阻、滞者不通,滞而不通、结而久则郁、久之可波及于肾、甚或导致肾病、如所想不随,所求不得,积久则郁、郁积则滞、滞则不通时久可损伤及肾。临证可遇见此类病患者、久而久之、无习惯也就不成自然、淡而无性欲者有之。郁者、抑郁、情思、气结、不舒、

  • 标签: 男性疾病 郁症 《丹溪心法》 七情致病 女人 肾病
  • 简介:长期透析导管在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置管简单、可立即使用、没有血液动力学紊乱,皮下有一涤纶扣被组织生长包绕,使导管在皮下易于固定,形成自然的感染屏障,延长了导管的存留时间,成为在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困难情况下的另一非常有用的选择,并已被普遍采用。长期置管部位可选择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最佳选择部位为右侧颈内静脉。

  • 标签: 透析导管 并发症 右侧颈内静脉 血液动力学紊乱 自体动静脉内瘘 置管部位
  • 简介:更年期综合在人们脑海中好象似妇人的专有疾病牍则男人亦有更年期综合,只是传统中只有症状述及而无专病名而已,从而形成错觉,妇人不同于男人经带胎产的病疾成了更年期综合的标志而忽视了男人更年期综合、男女既阴阳,阴阳表现刚柔、气血、水火、表里,正因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出现更年期表现不同,在征状、时间、年龄诸多方面亦有差异,表现的迟缓妇人较男人为早,故而重视了女性更年期综合,忽视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加之古今医书述及男性更年期综合无病名专述、从而导致对男性更年期综合的疏忽,更年期是指人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生理时期。男性更年期的各种生理变化不如女性突出,且出现时间稍晚,多在48~50岁左右,正因不突出与晚,故对男性更年期有所忽略。

  • 标签: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生理时期 生理变化 出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