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整形门诊换药患者晕厥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结果有效预防了晕厥的发生。讨论在换药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晕厥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晕厥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晕厥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足(DF)创面换药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41例DF的护理资料,总结DF创面换药的护理体会。结果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对其治疗,大部分创面生产迅速,病程缩短平均12天。结论用MEMO治疗DF是创口迅速愈合的关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足 换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皮损患者的换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20例行PICC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皮损患者行改良后换药方法。结果本组20例患者经改良后换药方法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脱出,导管堵塞。住院治疗时间为31~56天,均好转出院。结论改良后的PICC换药方法更适合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损伤患者。

  • 标签: PICC 移植物抗宿主病 换药方法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急诊科共接诊“无助患者”118例,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抢救成功率达94.92%,得到了病人及社会的认可。

  • 标签: 急诊 无助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转运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是一个连续监护、治疗、护理的过程。只有做好充分必要的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的监护和交接,才能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 标签: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外伤患者的清创处置工作,清创医护人员间的密切配合以及正确的护理来提高术后的伤口愈合率。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2010年5月开展手术共1546例,根据外伤范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清创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术后均达预期效果,创口吻合良好,无并发症及感染。结论由于外伤的范围不同,损伤程度的不同,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术后组织修复、功能恢复及疤痕大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外伤 医护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为保证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本文总结了医院急诊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效果。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急诊危重患者由于病情特殊性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其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只有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加强转运途中的安全、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完善的交接管理,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科室。

  • 标签: 危重患者 安全转运
  • 简介:摘要通过对40例急诊PCI患者术前分别采用心理护理(n=20)和常规护理(n=20)前后对心理状态差别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焦虑心理,经采用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程度大大降低(p<0.01),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常规护理的焦虑程度几乎没有变化(p>0.05)有的甚至有所提高。通过对照观察表明,心理护理对消除急诊PCI患者的焦虑心理有较满意的效果,并达到仅靠操作技术难以获得的效果,起到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焦虑程度的作用。

  • 标签: 急诊PCI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CT扫描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8.1月至2010.6月经手术证实的腹部创伤56例急诊CT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结果腹部创伤的急诊CT扫描主要表现为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不清呈混杂高密度影像,包膜下积血,腹膜后血肿,腹腔积血,气腹。本组56例腹部创伤患者中,肝脏损伤6例、脾32例、肾6例,肠系膜与肠管损伤5例,复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8例。其中47例伴腹腔积血,18例合并肋骨骨折,25例有肺挫伤,4例合并腰椎横突骨折,2例腰椎压缩骨折。结论急症CT检查对诊断腹部创伤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能够迅速准确的检出脏器损伤的部位,评估损伤程度,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腹部闭合性创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急诊急救医疗纠纷的隐患和苗头较多,常见原因为收费制度不完善,急诊急救意识不强,医疗文书记录不详细,知情告知不到位、不签字,就医过程烦琐,等侯时间过长,患者以及家属心情急躁,医患沟通不良及服务态度差、医疗技术不精及管理不善等。防范对策主要为建立合理、完善的收费制度,加强急救意识和急诊管理,提高急救人员的全面素质,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等。加强急诊医疗纠纷的防范,为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 标签: 急诊科 急救处理 医疗纠纷 防范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病急诊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经临床医生筛选的200例病情危急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普通心电图检查对比。结果200例病人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危急重症病人较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围绕医院供应的安全管理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整套管理方案。该方案分别从供应的人员、物品消毒、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安全管理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探讨。对提高供应的管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供应室 安全管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防护意识,减轻职业损伤。方法分析供应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注意自身防护,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结论采取主动、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供应人员自身职业健康。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率,预防职业性危害的发生。

  • 标签: 消毒 供应室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挂号是患者就诊时与医院接触的第一个环节,其服务的好坏、效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患者就诊时的心情,也对医院医疗资源的利用,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声誉的提升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挂号难”的问题可从硬件方面对挂号流程进行改进,更应改造挂号服务质量,以减轻患者挂号的难度、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使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 标签: 挂号室 服务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室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予以防范。方法本服务中心急诊室2008年9月至2010年10就诊的患者行护理干预,观察这种护理方式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护士的业务素质不过硬,服务态度不到位,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容易导致急诊室护理纠纷的发生。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纠纷发生比以前大为减少。结论针对急诊室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防范其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防范 急诊室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为适应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加强对急诊科新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增强新护士的应急能力,提高急救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之目的。方法对急诊科新护士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安排学习,对其进行思想素质、护理基本技能、急救技术的培训。结果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急诊科新护士的应急能力及抢救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急救护理水平。结论对急诊科新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提高急诊护士临床护理应急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