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32例腹壁子宫异位症的患者分为三组药物组(6例),手术组(10例),手术药组(16例)。采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并与治疗前后都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抽取腹腔液,血清测定其CAl25水平,观察其治疗效果的情况。结论手术组(10例),手术药组(16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0%.95%,明显高于药物组(6例)总有效率50%。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腔液和血清CAl25含量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子宫异位症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加药物治疗。医源性内异症特别是剖宫产术后是腹壁切口子宫异位症重要因素。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或避免内异症的发生。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年轻早期子宫癌患者大剂量孕激素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肿瘤医院1996年2月至2010年2月间行大剂量孕激素治疗的年轻早期子宫癌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的年龄为28~39岁,中位年龄35.5岁。所有患者均未生育,其中诊断为不孕症者26例,9例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重度不典型增生伴局部癌变的24例,子宫样腺癌11例。高分化18例,高-中分化17例。ⅠA期30例,ⅠB期5例。孕激素受体阳性29例,阴性6例。随诊8~5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22例获得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无反应。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促排卵治疗9例,均有排卵;妊娠足月剖宫产3例;复发1例。最终行子宫切除6例。结论应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年轻早期子宫癌是可行的,但有复发可能,应密切随访。

  • 标签: 年轻妇女 子宫内膜癌 孕激素 保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血消(化)瘀汤加小剂量米非司酮(RU486)治疗子宫异位症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子宫异位症患者128例随机分成2组,中西医治疗组64例口服活血消(化)瘀汤加小剂量米非司酮(RU486);对照组64例,单纯服用活血消(化)瘀汤,均连服3个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有效率78.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异位症患者用西药治疗同时根据“血瘀”之因,辅以相应的理气、温经、补肾、益气凉血的活血化瘀汤辨证施治,疗效优于单用中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西医结合 活血化瘀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子宫异位性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113例子宫异位性囊肿患者资料,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子宫异位性囊肿的方法及疗效。结果113例患者120个囊肿中治愈113个,囊肿缩小7个,无无效病例,首次治愈率94.17%,总有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可作为子宫异位性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囊肿 超声检查 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素PGE2受体EP2在子宫癌中的表达,探讨EP2在子宫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子宫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否存在非雌激素依赖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子宫癌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研究各组中EP2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子宫癌G1组、G2组、G3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随细胞分化越差,受体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P<0.001);子宫癌I期组、II期-IV期组均高于正常组(P=0.001);在子宫癌中,雌激素受体表达阴性组比阳性组的EP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孕激素受体表达阴性组比阳性组的EP2表达水平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20例)与绝经后(30例)患者的子宫癌中EP2的表达分别为0.905±0.251和0.941±0.3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4)。结论在子宫癌中EP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并且随分期和分级升高有上升趋势,在雌激素表达阴性的子宫癌比阳性者明显升高,提示PGE2及其受体EP2可能参与了子宫癌的形成。在子宫癌的形成过程中,,前列腺素及其受体EP2与非雌激素作用的子宫癌形成过程存在某种联系,可能是PGE2通过EP2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传导起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EP2受体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中重度子宫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诊断并治疗的中重度子宫异位症患者124例,均有生育要求,其中不孕有12例,术后随机分为3组戈舍瑞林组(44例,含不孕5例)术后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mg,此后每月1次;达那唑组(40例,含不孕4例)术后第3天开始服达那唑0.2g,2次/d,两药均连用3~6个月;未用药组(40例,含不孕3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未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86.56%、85.0%、55.0%;复发率分别为9.09%、15.0%、45.0%;术后1年妊娠率分别为56.56%、35%、5%。两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但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肝损率分别为15.65%、5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内异症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戈舍瑞林较达那唑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

  • 标签: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戈舍瑞林 达那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治疗在口腔唇、颊、舌系带修整中的应用。方法用微波治疗机在局麻下行唇、颊、舌系带修整手术。结果156例唇、颊、舌系带过短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达到满意的疗效。结论用微波热凝治疗唇、颊、舌系带过短患者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波 热凝 系带修整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全切与开腹子宫全切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4h及术后72h对我院2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与20例行开腹子宫全切患者采血,用流式细胞法测定其血液中淋巴细胞比例,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术后24hCD3、CD4较术前下降(P<0.05),72h后基本恢复(P>0.05);行开腹子宫全切患者术后24hCD3、CD4、CD4/CD8,CD56均下降(P<0.05),72hCD3与CD4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其余恢复正常(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小,而开腹子宫全切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阴式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改良阴式子宫切除组(A组)66例,开腹子宫切除组(B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相关情况,并在随访期间对心理和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阴式手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泵使用率、术后疼痛指数、最早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d平均最高体温、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较开腹手术组为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进行心理和性生活调查,结果显示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较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术后病情恢复较快,心理及性生活质量较好,可作为子宫次全切除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常规进路,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 良性子宫病变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的配合经验,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方法对54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由专业护士进行手术配合。结果全部54例手术成功,术后恢复好。结论术前充分地准备,中熟练默契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子宫肌瘤剥除术 腹腔镜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技术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临床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操作技巧及手术后护理的重要性。结果14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98±42)min;中出血量(83±3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5)h;术后住院天数(7.8±1.5)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器官的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手术的一切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手术只是整个治疗中的一个方面,而护理则是对患者的康复及预防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要,是护理工作的核心。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围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患者中的心理影响。方法80例ASAI~II级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30例。记录护理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整体护理组的SCL-90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整体护理组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整体护理 全子宫切除术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阔韧带内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妇科完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356例,其中阔韧带子宫肌瘤56例。结果56例子宫阔韧带肌瘤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无周围脏器副损伤。结论阔韧带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是安全可行的。但应具备良好的腹腔镜器械,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镜下缝合技术。

  • 标签: 阔韧带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剜除可行性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于我院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剜除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2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剜除的患者中随访到82人,随访3-6年中,6人复发,复发时间为1.08-3.5年,1人再次手术。结论剖宫产同时剜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育龄患者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应定期复查。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剜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10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全子宫切除患者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腹腔镜组(LAVH组)56例、阴式组(TVH组)44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阴式组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观察两组中、术后情况。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与阴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发热、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少于阴式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较单纯阴式更具优势,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全子宫切除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式子宫全切除与腹腔镜子宫全切除临床疗效、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症,为不同情况患者选择合适的式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2010年3月间在我院实施经阴式子宫全切除(阴式组)或腹腔镜子宫全切除(腹腔镜组)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种类、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恢复情况及远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适应症相对较宽;但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阴式子宫全切除长;出血量、医疗费用较阴式子宫全切除多、恢复亦较阴式子宫全切除稍慢。结论对于有子宫全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提示子宫外围解剖间隙清楚,无明显粘连,附件无肿物的患者可选择阴式子宫切除,可减少患者机体损伤和医疗费用支出,更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术式 腹腔镜术式 临床疗效比较
  • 简介:作者简介张路增(1966-),男,河北保定满城人,大学本科,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学。摘要基本药物在我国提出已近30年,国家也陆续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但基本药物的推行始终不见成效,公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这其中存在许多阻碍基本药物顺利推行的因素,不消除这些阻碍因素,基本药物肯定没法推行。本文就是围绕这些阻碍因素展开研究的,试图通过研究找出消除阻碍因素的对策。

  • 标签: 基本药物 推行 阻碍因素 消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行式子宫全切除手术(AnterogradetransvaginaltotalhysterectomyATVH)的途径、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开展的顺行式阴式子宫全切1300例临床研究资料。结果完成手术1300例,3例因剖宫产的严重粘连改阴-腹联合手术,成功率99.78%。平均手术时间(40±23.1)min,切除子宫小于20W妊娠,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5±0.5)天,中出血量110.58ml。结论顺行式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具有直观、简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专利器械 翻转子宫 顺行式阴式子宫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