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异常表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测定分析仪,对390例MDS、50例良性血液病人(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等)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MDS89.3%以上有二系或三系免疫表型异常,其中CD7、CD19、CD13、CD14、CD33、CD34、HLA-DR免疫标志变化最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髓系抗原表达明显增高,而且随MDS进展恶化,FAB亚型抗原表达出现规律性变化,RA→RAS→RAEB→向RAEB-T转化,较早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3、CD33)逐渐增加,而较晚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5、CD24)逐渐减少;同时伴淋系抗原表达逐渐减少;骨髓干细胞/祖细胞表面抗原(如CD34HLA-DR),随着MDS恶化发展,有逐渐明显增加异常表现,而且CD34、HLA-DR早期抗原表达增高者,常常预后较差,易于转化成白血病。结论骨髓细胞免疫异常表型,对MDS诊断、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对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性产前诊断在产前超声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对123例产前超声异常胎儿的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并对结局进行追踪随访。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异常123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25例,中枢神经系统异常10例,消化系统异常7例,泌尿系统异常5例,肢体短小8例,颈部水囊瘤10例,单脐动脉10例,水肿胎19例,胎儿生长迟缓11例,多发异常25例,均行产前诊断,113例行染色体检查,发现异常染色体24例;19例水肿胎中13例为巴氏水肿胎。结论产前超声异常与染色体异常及巴氏水肿胎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超声 胎儿 染色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恶性病变诊断技术,为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提供依据,以期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及结果回顾近几年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恶性病变诊断技术,展望未来,卵巢癌的筛查和检测还需要新技术的出现。

  • 标签: 围绝经期 异常子宫出血 恶性肿瘤 筛查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对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463例妊娠合并脐带异常分娩者,并与同期相同条件下妊娠分娩者600例进行对照。结果脐带异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比同期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脐带异常对分娩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论脐带异常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提高新生儿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脐带异常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阴道镜图像、宫颈细胞学检测并配合宫颈活检,探讨对宫颈病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尤其是对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2653例患者的阴道镜图像、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及宫颈活检结果,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宫颈病变检出率85.7%(737/860),其中宫颈浸润癌9例,CIN728例。结论电子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及治疗预后效果。

  • 标签: 电子阴道镜 宫颈细胞学检测 宫颈活检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血脂异常患者降脂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43例,均采用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治疗组加服血脂康胶囊2粒/次,2次/天,连服12周,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结论社区干预能有效调节血脂异常

  • 标签: 血脂异常 社区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作为医院临床一线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他们的工作负荷重,人员少。处于劣势的工作环境中。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有几大方面。同时社会的、心理的支持不足,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变的人际冲突,均使其身心疲劳,出现了不同程度护士心理调节能力的下降和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些使得护士身心疲惫,影响了工作热情和效率,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呼吁全社会支持和关心护理事业,对护士的正面形象给予大力的积极的宣传,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要引起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应减轻和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应对水平。保证护士们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护士 压力源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儿童罕见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诊治经过的回顾总结探讨此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断思路,并通过活组织EB病毒原位杂交法(EBER)证实此类肿瘤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 标签: 儿童 鼻腔 NK/T细胞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腹X线、CT与临床的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4例气腹患者的X线与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胃穿孔21例,十二指肠穿孔19例,空回肠穿孔7例,结肠穿孔3例,肝脏脓肿破溃2例,子宫穿孔合并回肠、结肠穿孔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46例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8例X线片阴性,CT上见胆囊、肝周围点气体。结论导致气腹的病因多,密切结合临床病史,X线及CT多能作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 标签: 气腹 穿孔 游离气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和慢性疲劳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调查神经外科38名护士及对照组89名护士,对工作压力和慢性疲劳指数进行对比,同时对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压力与疲劳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压力(除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外)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士(p<0.05),疲劳指数较高(P<0.05),工作压力与慢性疲劳呈正相关性。结论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导致慢性疲劳,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工作压力,缓解慢性疲劳。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士 工作压力 慢性疲劳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室、脑实质内脑膜瘤MRI表现,以提高对颅内异位脑膜瘤认识及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0例颅内异位脑膜瘤,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结果(1)颅内异位脑膜瘤(包括脑室内、脑实质内)有较典型MRI表现病变大多为类圆形(16/20),少数为分叶状(4/20)均在脑室内,边界清晰。T1WI肿瘤实质呈略低信号(3/20),等信号(18/20),T2WI呈等信号(2/20),略高信号(12/20),高信号(6/20),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显著均匀持续强化(14/20),少数不均匀强化(4/20)。部分瘤内、外可见粗大血管影(5/20),少数可见坏死或小囊变(4/20),少数瘤周脑实质水肿(5/20),(2)颅内异位脑膜瘤以成年女性较多见(15/20),好发于脑室;而脑实质脑膜瘤以男性多见(4/20)。结论颅内异位脑膜瘤有较典型MRI表现,结合其发病部位及患者性别,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异位 脑膜瘤 脑肿瘤 MRI
  • 简介:摘要笔者就自身生长过程中在家里受到情志刺激发生的心身疾患用客观的看法仔细观察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反应。笔者把情志刺激引起的自己患病的体验,应用中西医学理论、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提出了一种家庭病中“亲情压力”病因,并且对其心里治疗原则也提出了称之为“内外均衡”的新理论。

  • 标签: 亲情压力 内外均衡 病因 心理治疗 心身疾患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及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一类疾病。而心血管内科病房又是整个医院护理工作中压力较大、护理人员易紧张疲劳的病区。为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现结合工作体会浅谈心血管内科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应对方法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压力来源和心里健康状况以及应对压力、心理问题的方法,以便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方法采用不记名半开放式问卷、不记名访谈调查、观察调查、自我体验等方法,对我校在各地实习的10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针对压力进行疏导和调节。结果实习护生能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这些压力。结论压力给即将走上护士岗位的护生造成了不良的心理影响,及时、正确的疏导,可全面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及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教育 实习护生 压力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盆底肌肉锻炼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效果。资料和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我院妇科门诊64例诊断为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次数情况以及膀胱残余尿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对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肉锻炼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盆底肌肉锻炼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效果。资料和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我院妇科门诊64例诊断为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次数情况以及膀胱残余尿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对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肉锻炼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密封圈老化的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进行效果监测。方法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按三点式分别放入更换密封圈前的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27锅次进行灭菌效果监测,按同样方法将更换密封圈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27锅次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并将两组实验进行比较。结果更换密封圈前灭菌器的灭菌合格率达80%,更换密封圈后灭菌器的灭菌合格率为100%。结论及时更换密封圈,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才能保证灭菌效果合格。

  • 标签: 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 柜门密封 灭菌效果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