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危重病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综合医院建设和管理ICU中的一些问题.认为目前在综合医院以建设封闭式管理的综合ICU为宜。管理中要协调好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关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解决好科室人员的组成和培养及待遇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ICU 建设 管理 封闭式管理 医疗资源
  • 简介:质量管理的理念最早是在工业生产、商业管理中形成的。全球的医疗质量管理正是从学习和应用工商业质量管理的理论和经验中发展起来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安全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必然途径之一。

  • 标签: 医疗质量管理 病人安全性 麻醉 医疗卫生事业 工业生产 工商业
  • 简介:伴随医院的发展建设,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和高新科学技术的医疗设备不断涌现,如何安全使用医疗设备非常重要。麻醉科医疗设备在医院医疗设备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求麻醉科医疗设备生产商必须建立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生产出安全可靠符合规定的合格产品;

  • 标签: 医疗设备管理 麻醉科 病人安全性 医院设备管理 质量保证体系 科学技术
  • 简介:随着椎管内手术的开展以及免疫组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颈肩腰腿痛的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颈腰椎的盘源疼痛,不仅是由于神经根受机械压迫及其无菌炎症所引起,而且椎管内富含感觉纤维的组织尤其是硬脊膜、后纵韧带、椎间盘受刺激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 标签: 椎管内手术 免疫组化 颈肩腰腿痛 发病机理 盘源性疼痛 窦椎神经
  • 简介:目的:研究围术期多途径给药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2例硬膜外腔阻滞择期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多途径镇痛组(M)、硬膜外镇痛组(E)和封照组(C)。在麻醉前、手术切皮后60min及术后第1、3、5天分别取血,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及血糖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M组、E组和C组的ACTH和Col值均于手术60min时显著升高(P

  • 标签: 围手术期 给药途径 镇痛 上腹部手术 应激反应 硬膜外腔阻滞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用作术前药的效果,探讨其最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择期手术ASAⅠ~Ⅱ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五组,每组20例。术前药均为肌注,I组用咪达唑仓0.03mg/kg,Ⅱ组用咪达唑仑0.05mg/kg,Ⅲ组用咪达唑仑.0.8mg/kg,Ⅳ组用地西洋10nag,Ⅴ组用生理盐水1ml。观察五组的镇静分级、A-VAT值及SpO2下降程度。结果:用药后30minⅠ-Ⅳ组镇静分级、A-VAT值均较Ⅴ组为高,其中以Ⅲ级为最高;Ⅰ-Ⅳ组SpO2均有所下降,以Ⅲ组下降幅度最大。结论:从镇静、抗焦虑、降低应激水平衡量,咪达唑仑0.08mg/kg组明显优于其它四组;但从安全角度考虑,60岁以上老年患者应慎用较大剂量咪达唑仑,最好使用0.03mg/kg剂量。

  • 标签: 咪达唑仑 镇静 剂量 术前用药 SPO2 前药
  • 简介: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沙土鼠海马CAI区延迟神经元死亡海焉羟自由基产生和ATP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0min时,于同一时间应用病理检查判断脑缺血后延迟神经元死亡情况,高效液相结合电化学检测器方法测定海马羟自由基含量,以及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测定海马ATP含量。再分别再灌注6h、48h和96h后处死。结果:脑缺血再灌注48h时,海马CAI出现少数延迟死亡神经元;再灌注96h时,海马CAI区出现明显的延迟神经元死亡。脑缺血再灌注6h时,海马羟自由基含量明显增加(P<0.01),但在再灌注48h和96h时,海马羟自由基含量假手术组相比已无显著差异。脑缺血再灌注后沙土鼠海属ATP、ADP和AMP含量呈进行下降(P<0.001)。结论:延迟神经元死亡主要与脑缺血后细胞持续的能量代谢障碍有关,而与脑缺血后羟自由基产生的关系较小。

  • 标签: 脑缺血 延迟性神经元死亡 海马 羟自由基 ATP 电化学检测器
  • 简介:内源大麻素及其受体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参与到诸多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对萁代谢和功能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内源大麻素系统的研究不仅能阐明一些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还有助于新药研发并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内源性大麻素 大麻素受体 FAAH MAGL
  • 简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CRPS)是对一系列疼痛状态的描叙.其特点为似乎任何已知的创伤或其它损伤过程中时间及程度不相符的局部持续疼痛(自发/或诱发)。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相关辅助检查,而治疗则常常需要多学科多技术的联合。现本文就其诊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诊疗:进展
  • 作者: 陈宁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麻醉学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麻醉方法:A组为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硬膜外麻醉、C组为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比较三组麻醉效果及安全。结果:240例患者中,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高,能显著提高手术的麻醉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麻醉方法;不良反应;安全性
  • 简介:本综述将重点介绍术后慢性疼痛的流行学定义;分别描述不同手术类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阐明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可能机制并大致介绍目前一些预防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术后 慢性疼痛 发生率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