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在1998年9月至2005年5月期间对250例肝癌晚期病人施行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治疗术,年龄23—78岁(平均45.23±9.40),男性216例,女性36例,其中肝癌42例,肝癌合并肝硬化208例,(合并远处转移者8例),ASAⅡ-Ⅲ级。250例灌注术期间并发截瘫者3例,均为男性,发生率1.2%。现将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插管 栓塞化疗术后 截瘫者 灌注化疗药 分折 晚期病人
  • 简介: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各医院科室建立相应的组织文化。本文主要讨论组织文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麻醉科应该建立何种组织文化模式。如何建立:认为组织文化无绝对的好坏之分,麻醉科在建立自己的组织文化中应因地制宜。

  • 标签: 麻醉 组织文化模式 影响因素 医院管理
  • 简介:接受肝移植的晚期肝病病人,均伴有轻重不等的肺综合征和门肺高压。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对于围肝移植期病人的肺保护策略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肝肺综合征 门肺高压 肝移植 肺保护 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和结肠镜同期检查病人给予施行丙泊酚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和麻醉要点。方法:60例拟同期施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实施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对内镜插入刺激的耐受性,手术操作的顺利性,病人苏醒期情况,离院时间,以及患者术后对麻醉效果的总评价。结果: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在麻醉前、后以及转运途中,生命体征无显着性变化(P>0.05);接受肠镜检查过程中,部分患者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血压下降(P<0.05),需对症处理。患者对插入胃肠镜的刺激、耐受都良好。麻醉苏醒及离院时间均短,清醒质量高。患者完全苏醒后对麻醉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对同期施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实施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是安全可行的,使检查顺利进行,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麻醉风险较少,但强调重点监测,以预防发生意外。

  • 标签: 胃镜 结肠镜 同期检查 静脉麻醉 丙泊芬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索治疗肝移植术中新期的高血流动力效应。方法:10例肝硬化施行肝移植患者,分为治疗.且和对照组.每组5例。治疗组在新期之初,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溶液持续静脉泵注治疗,直至术毕.观察并记录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MAP和外周血管阻力(SV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均未超出正常范围;心输出量(CO)、HR、肺血管阻力(PVR)和尿量在两组均未见显着性变化。结论:在肝移植新期应用适宜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泵注,对“高排低阻”血流动力学状态具有治疗作用.效果明显。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肝移植术 新肝期 血流动力学 心输出量 肺血管阻力
  • 简介:胃镜检在传统上一般都仅用咽喉食管局部表面麻醉,多数患者存在恐惧心理,在检查中常可出现恶心、呕吐、哽咽感、腹痛等痛苦,甚至可致拒绝检查。在静脉麻醉下施行胃镜检查,几种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可减轻患者恐惧焦虑心理,痛阙提高,神智可基本保持清醒或轻度意识消失,保护性吞咽、咳嗽反射保持完整,患者可在无痛苦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本文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东莨菪碱静脉麻醉下施行胃镜检查,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今报告如下。

  • 标签: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 胃镜检查 东莨菪碱 中枢神经系统 恐惧心理 静脉麻醉
  • 简介:目的:探封上肢肌力功能检查用于评估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性的价值。方法:选择54例开胸术后自控镇痛病人。观察其手握力、屈腕、屈肘等肌力变化,以及判断其镇痛效果。结果:自控镇痛效果均优良,上肢肌力功能检查无异常,无膈肌肋间肌张力抑制。结论:上肢肌力功能检查的方法简单,可实时反映呼吸肌张力状况,从而可提高开胸术后应用自控镇痛的安全性。

  • 标签: 上肢运动功能 开胸手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安全性 呼吸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