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异丙酚镇静、意识消失和意识恢复时脑电图变谱指数和边缘频率变化。方法:26例ASAⅠ~Ⅱ级全麻病人,微量泵静注异丙酚(40~50mg/min),观察者不断给病人言语指令,待失去语言指令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时,定为意识消失;停止静注异丙酚,恢复言语指令和睫毛反射时,定为意识恢复。分别监测清醒、意识消失及意识恢复时数量化脑电图变化。术后第1天随访,了解病人在异丙酚全麻恢复即刻时回忆。结果:26例病人中,有3例术后存在模糊记忆,意识恢复即刻原始脑电图呈“高频高振幅”特异波,意识消失期间变谱指数(BIS)和边缘频率(SEF)明显低于意识恢复期。BIS63、SEF11时判断意识消失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14%和21%;BIS96和SEF27时判断意识恢复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19%和12%。结论:脑电图数量化参数BIS和SEF能用于判断意识消失和意识恢复两种状态;异丙酚麻醉恢复即刻,虽已发生全麻知晓,但只有少数病人对术后存在模糊记忆。

  • 标签: 数量化脑电图 异丙酚 麻醉监测 意识状态 微量泵
  • 简介:一、综述。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兴起是整个卫生事业(HealthcareIndustry)发展和信息技术革命直接促成。HIS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收集、存储、传统、分析和处理包括临床和管理所有信息,实现真正信息共享(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取任何及时、准确信息)。HIS具备建筑、人员、设备、管理和信息五大要素,是现代化医疗行为和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基础,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重要手段。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建设 卫生资源 合理配置 医院管理
  • 简介:从20世纪70年代起,信息技术被逐步系统化地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架构下高效与广泛,可更好实现患者临床医疗信息收集和处理,帮助医生积累和挖掘临床知识,提供有效临床咨询、辅助诊疗及临床决策等,因此近年来,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在原有的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上,也逐步加大了对临床信息系统关注力度。其中,与临床诊疗服务最为直接相关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显示出了较以往更为突出重要性。

  • 标签: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化建设 临床信息系统 医疗卫生行业 价值 监护
  • 简介:1803年Henry提出惰性气体在各种物质中溶解度概念。1891年Ostwald描述了分配系数(partitioncoefficient,λ)定义。麻醉药分配系数是麻醉药溶解度一种表示方法,其定义为在一定大气压和温度条件下,麻醉药分子在两个物相间运动达到平衡,即麻醉药在两个物相间分压相等时浓度比值。

  • 标签: 麻醉药 分配系数 测定方法 惰性气体 溶解度 物相平衡
  • 作者: 陈宁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麻醉学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麻醉方法:A组为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硬膜外麻醉、C组为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比较三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40例患者中,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能显著提高手术麻醉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麻醉方法;不良反应;安全性
  • 简介:目的:将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单靶点和三靶点注射法与传统解剖定位法进行比较从而探讨单靶点和三靶点注射法阻滞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90例上肢择期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21ml单靶点注射组(单靶组).7ml三靶点注射组(三靶组),21mi传统解剖定位组(传统组),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和10%利多卡因混合液记录各组操作时间、麻醉镇痛持续时间、以及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分布区痛觉消失时间,评价各神经支配区域痛觉阻滞程度(完全、部分、缺乏阻滞)和切皮时麻醉效果(优秀、良好、无效),观察并记录并发症。结果:单靶组和传统组操作时间较三靶组短(P〈0.05),单靶组和传统组尺神经痛觉消失时间较三靶组长(P〈0.05)与传统组相比单靶组和传统组麻醉效果优秀率较高(P〈0.05)麻醉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O05)尺神经、正中神经阻滞完全率较高(P〈0.05)而桡神经阻滞完全幸比较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单靶组和三靶组均无并发症传统组剌破血管4例,轻度局麻药中毒1例。结论:与传统解剖定位法相比,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单靶点和三靶点注射法麻醉效果较好、镇痛持续时间较长及并发症较少。三靶点注射法操作时间较单靶点注射法长,但对尺神经阻滞较快且较完全。

  • 标签: 超声检查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