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吗啡类药物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PCEA)效果肯定,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也颇为常见。我院从2001年8月1日至2002年2月28日期间对472例术后PCEA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两种镇痛药液配方,观察氟哌利多在预防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吗啡副作用的效果。

  • 标签: 氟哌啶 PCEA 吗啡类药物 术后 硬膜外腔镇痛 肤瘙痒
  • 简介:患者男,27岁,因“咽痛、发热两天”来卫生队就诊,经查体诊为“上感”,体温:37.9℃。自服药物板兰根冲剂、感康,给予柴胡注射液2ml肌注,患者在注射中及离队时均无不良反应,三天后复诊,自述三天来持续高热,臀冲出现紫淤班及水疱渐重,患者疑为注射不当而来诊,追问病史除自服板兰根冲剂、感并并未服用其它药物,肌注前曾饮酒但否认有药物过敏史。

  • 标签: 柴胡注射液 患者 皮肤过敏反应 板兰根冲剂 肌注 药物
  • 简介: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在手术前玩视频游戏较传统的服用镇静剂或听妈妈的安慰更容易放松。医生发现,给孩子几分钟时间玩游戏可在麻醉药发生药效前大大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紧张。

  • 标签: 手术前 紧张 缓解 儿童 生药 生发
  • 简介:随着社会人群老龄化发展,对老年病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己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对老年病人安全有效施行麻醉,麻醉医师必须充分了解老年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影响麻醉药药理效应的各种因素,以及麻醉药对老年生理的影响。下面重点讨论静脉麻醉药用于老龄病人的有关知识和特点

  • 标签: 老年病人 静脉麻醉药 药理学特点 药用 老龄病 麻醉医师
  • 简介:目的:观察异丙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儿童斜视手术中的生命体征、术野出血、眼肌松驰及麻醉苏醒情况。方法:选择45例ASAⅠ级择期斜视手术儿童,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Ⅱ组分次重复流向异丙酚复合单次氯胺酮静脉麻醉;Ⅲ组微泵输注异丙酚复合单次氯胺酮静脉麻醉。监测MAP、HR、RR、SpO2,观察异丙酚首次剂量后下颌松驰呼吸抑制例数;眼肌松驰评级;手术中止血棉签应用数量;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两试验组各时点MAP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3min时点显著性增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R在3min时点,与术前相比,对照组3min时点显著性增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R在3min时点,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显著性增快(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R在3min时点,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显著性增快(P<0.05),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眼肌松驰评级高(P<0.05);止血棉签数量少(P<0.05);意识恢复时间显著性缩短(P<0.05),Ⅲ组比Ⅱ组显著性缩短(P<0.05)。结论:三组麻醉方法的生命体征均较平衡,Ⅱ、Ⅲ组的术野渗血少,眼肌松驰好,利于手术操作,麻醉苏醒快,采用微泵输注异丙酚的效果更好。

  • 标签: 儿童 斜视手术 异丙酚 氯胺酮 静脉复合麻醉法
  • 简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微创外科的发展使得几乎所有的腹部外科手术都可以通过腹腔镜来进行。腹腔镜越来越广的适应证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综述了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动脉血CO2分压与呼气末CO2分压监测.肾功能和脑循环的影响.对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要点做了总结。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麻醉管理 脑循环 CO2气腹 呼气末 微创外科
  • 简介:临床上.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治疗并不少见其中一些病人病情十分严重.对麻醉医生是很大的挑战。了解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术中麻醉处理要点将会优化围术期此类病人的管理。

  • 标签: 手术 非心脏 先心病 麻醉
  • 简介:目的:研究硫酸锌预处理对成年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缺氧复氧组(H/R),缺氧预处理组(HP),硫酸锌(ZnSO4)预处理组(ZnP),分别进行相应处理,然后用透射电镜对各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进行线粒体评分。结果:N组、HP组、ZnP组超微结构优于H/R组,线粒体评分较H/R组低(P〈0.05),HP组、ZnP组超微结构变化相似且线粒体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N组(P〈0.05)。结论:缺氧/复氧可造成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ZnSO4预处理、缺氧预处理均能减轻这种损伤,且两者效果相当。

  • 标签: 心肌细胞 硫酸锌预处理 超微结构 缺氧/复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