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手术,其中,42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手术治疗,20例患者行小肌窗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12例患者行开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手术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血糖值,合理应用胰岛素,将患者血糖控制在适宜范围,并给予所有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以稳定患者病情,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治疗前、中、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以及相应指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治疗过程中,36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0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0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8例患者出现糖尿病昏迷;治疗完成后,1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3.5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病情相对复杂,给予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血压的控制,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治疗,以降低术后并发平症,减少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治疗 高血压 脑出血 高血糖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将这8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实验组经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糖尿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 标签: 中西医 结合 糖尿病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相关科室在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干预以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有所控制,但观察组患者的控制质量更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以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血糖控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糖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感染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术后恢复效果,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源性糖尿病 综合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饮食指导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饮食指导,分析两组FPG、2hPBG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FPG、2hPB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4.9%(P〈0.05).结论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饮食指导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妇科肿瘤 糖尿病 饮食指导
  • 简介:选取我院体检中心接诊糖尿病高危人群3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66例)与对照组(200例),分别实施强制量化干预与空白干预,观测两组第1、2、5、7、10年体检指数、血糖、血脂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体重指数、腹围、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血糖、血脂指标显著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无糖尿病发病,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为8.00%,(P〈0.05)。结论:通过实施强制量化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高危群体的体检指数,改善和控制血脂与血糖水平,从而实现对糖尿病发病率的控制。

  • 标签: 强制量化干预 糖尿病高危人群 随访
  • 简介: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血脂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门诊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组均予糖尿病饮食、适度运动,口服二甲双胍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吡格列酮,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FPG、HbA1c)、血脂(TG、TC、HDL-C、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及血脂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均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但吡格列酮在降低血脂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血脂 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5月,使用数字抽取法将其平均分成各有57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个性化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58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施行人性化护理治疗能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较为满意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脑血栓 吞咽功能障碍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入选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根据护理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时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3.11±5.76)分、(34.28±4.9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0.19±6.34)分、(39.74±9.36)分。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DPN的护理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个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和低血糖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优泌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强化治疗2周。观察期限为2周,动态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采用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h血糖值(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分析低血糖与患者的年龄、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3.56±1.54)d,平均胰岛素用量为(33.67±7.89)U/d。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细胞功能指数为5.42±2.09,显著高于治疗前的3.22±1.28(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从(2.0±1.02)下降至(1.17±0.61)(P〈0.05)。低血糖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70岁以上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以意识障碍或无自觉症状为主,70岁以下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以心悸、出汗为主。低血糖发生率与并发症数量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高龄患者及具并发症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强化治疗 低血糖 年龄
  • 简介:目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大兴区、西城区和海淀区2013—2014年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选择200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和未签订协议的200例患者对照组。由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对其中观察组按照协议要求进行体检,健康知识宣传、宣教,随访,发放健康处方,家访等一系列干预活动,并在1年后观察血压、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家庭医生式服务2型糖尿病随访管理,管理组患者血压(BG)、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值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体重指数(BM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G与TC过高是影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血压过高对血糖控制具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项目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糖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管理方法。

  • 标签: 家庭医生式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干预活动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管理
  • 简介:将住院糖尿病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10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糖尿病治疗管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参与管理患者,简化工作处理流程,使医护一体化的临床管理模式贯穿患者住院的全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异常高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较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糖尿病治疗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提高了医疗质量,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医疗质量
  • 简介:纳入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宣教以及PBL+CBS宣教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模式宣教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指标分数经计算后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PBL+CBS宣教模式能够提升自身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PBL+CBS宣教模式 2型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4例T2DM合并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SCr、mAl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压、SCr、mAlb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T2DM合并高血压 左旋氨氯地平 贝那普利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西格列汀组与瑞格列奈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西格列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9.2%,瑞格列奈组的总有效率为86.5%,西格列汀组略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格列汀组的2hPG水平明显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4%,瑞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5%,西格列汀组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相当,西格列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与体质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初诊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 西格列汀 瑞格列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