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很多糖友在发现糖尿病之前有的症状明显,有的不明显,还有的糖友在得病前一点症状都没有,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糖尿病的症状吧。

  • 标签: 糖尿病 症状 保健知识 预防措施
  • 简介: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反射试验及定量感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结果:在入组患者中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8%,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0%,存在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2%,具有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1%,无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6%。结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两者在病变程度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周围感觉神经损伤(PN)
  • 简介: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早期诊断无症状型冠心病并早期临床干预可能减少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死亡率。但国内外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是否筛查一直存在争议,筛查无固定的方法,本文就2型糖尿病无症状型冠心病是否筛查及筛查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无症状型冠心病 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观察老年女性糖尿病尿路感染运用中医内调外治症状评分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80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并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自拟内服方200mL,3次/d;坐浴1000mL,1次/d。对照组据药敏选用抗生素。疗程4周。治疗前后记录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P>0.05,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组内症状积分P<0.01,均有效;其中排尿不尽、腹胀、腰酸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女性糖尿病尿路感染运用中医内调外治可减轻症状,特别对排尿不尽、腹胀、腰酸疗效肯定;复发少;无耐药。

  • 标签: 老年女性 糖尿病 尿路感染 中医药疗法
  • 简介: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低血糖得到及时纠正,未引起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无症状低血糖病重在预防,提高对低血糖病的认识,加强预见性护理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低血糖病的发生。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无症状低血糖 预防 护理
  • 简介:患者男性,33岁。因“恶心、呕吐咖啡样物3小时”入院。入院当晚聚餐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咖啡样物约800ml,排暗红色血便约400ml,随即全身大汗,呼之不应,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7年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近半年反复抽搐伴意识丧失,外院诊断“癫痫”予苯妥英钠。3月前右柯氏骨折。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血压110/70mmHg,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MEN1 首发症状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大部切除术 家族遗传病史
  • 简介:祖国的传统医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令人惊奇的地方,比如说,您知道蜂毒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吗?江苏省淮阴市的一位老“糖友”就是通过蜂毒疗法缓解了自己的病情。但是,蜂毒疗法虽然神奇,还缺少大规模有效的临床论证的支持,所以“糖友”如果合并神经病变,仍然需要积极进行控糖、提早治疗并发症。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蜂毒疗法 治疗并发症 传统医学 治疗效果 淮阴市
  • 简介:有位61岁的糖尿病病友,退休后,家人发现他有些反常,而且越来越明显,如忘性很大,刚和说他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一个人上街时,经常很晚回家,问他原因,他也不回答,家人发现他有几次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且该病友越来越不爱说话,还常常自责,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整天提心吊胆、入睡困难、常做噩梦,而且好像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伴有胸闷和消化不好的症状。一开始,家人以为他的年龄大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没在意,后来发现他的脾气越来越古怪,才怀疑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带他去精神科开了些药,但效果不明显;又去消化科和心血管科就诊,也没有任何问题,却发现老人的血糖升高,经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并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后经规范的综合治疗,各方面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并发症 2型糖尿病 入睡困难 心血管科 血糖升高
  • 简介: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DPN患者94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能够提升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依帕司他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麻木”、“血痹”、“痛证”、“痿证”等范畴。多认为因糖尿病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治疗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配合药食、口服、外治法等中医特色方法,对改善麻木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论治 本虚标实证 气血亏虚 脉络痹阻 辨证论治
  • 简介: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仅予以前列地尔10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注,1次/日,联合组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后均接受临床神经、体征评估及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药组的78.95%;2组治疗后sNcV、ⅫNc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治疗DPN,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机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以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为主。西药的治疗仅对特定环节起作用,具有局限性,疗效甚微,不能有效地阻止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见效慢、疗程长、不良反应多、个体差异大等缺点。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消渴日久,患者体内痰瘀凝滞,阻塞脉络所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多以整体调节为主,强调辨证施治,在症状的控制和客观指标的改善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该文以痰瘀立论,运用化痰逐瘀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痰瘀 辨证论治 化痰逐瘀法
  • 简介:目的探讨PGE1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疗程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V改善情况较治疗前有好转,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MCV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GE1方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PGE1 糖尿病 末梢神经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产妇不良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测定产妇的HBAlc水平,记录其不良症状发生率,以此分析产妇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28周和妊娠末期血液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且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率呈正相关,对HBA1c水平进行控制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不良症状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液HBA1c水平 不良症状
  • 简介:目的研究F波在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诊断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分为无症状组与有症状组,各20例,另选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后神经F波,检测参数主要包括:F波传导速度(Fev)、平均潜伏期(Flmean)、F波出现率(Fpresent)、F波最短潜伏期(Flmin)。结果在正中神经Flmin、Flmean、Fchd方面,对照组Flmin(20.17±1.80)ms、Flmean(22.28±1.15)、Fchd(2.75±1.03)显著低于无症状组Flmin(21.44±2.23)ms、Flmean(23.33±2.23)、Fchd(5.38±3.50),在Fpresent上,对照组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胫后神经Flmin、Flmean、Fchd方面,对照组Flmean(45.28±1.15)、Flmin(43.17±1.80)、Fchd(3.75±1.03)显著低于无症状组Flmean(49.33±2.23)、Flmin(45.44±2.33)、Fchd(7.38±3.50),在Fpresent上,对照组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Flmin、Flmean、Fchd方面,有症状组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诊断DPN方面,F波是较为敏感的指标,有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肌电描记术
  • 简介:将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于甲钻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a-硫辛酸,疗程为3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治疗组DPN症状和体征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周围病神经病变。

  • 标签: Α-硫辛酸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