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皮肤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皮肤损伤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情况:水疱1例(3.33%)、糖尿病足2例(6.67%)、瘙痒1例(3.33%),无化脓,皮肤损伤发生率13.33%(4/30),对照组皮肤损伤情况:水疱3例(10.00%)、糖尿病足4例(13.33%)、瘙痒4例(13.33%)、化脓2例(6.67%),皮肤损伤发生率43.33%(13/3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皮肤损伤情况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30,P=0.000)。观察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21例(70.00%)、一般满意7例(23.33%)、不满意2例(6.67%),满意度93.33%(28/30),对照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16例(53.33%)、一般满意8例(26.67%)、不满意6例(20.00%),满意度80.00%(24/30),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76,P=0.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加强皮肤护理干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减轻患者皮肤损伤,促进其皮肤健康,还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皮肤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皮肤损伤风险与护理因素。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我院新生儿科接诊136例有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总结其住院期间皮肤损伤发生几率,并分析患儿出现皮肤损伤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之间我院新生儿科接诊147例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做为观察组,将所探讨新生儿皮肤损伤预防措施应用到对其护理中,观察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9.56%。结论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发生皮肤损伤危险因素主要有新生儿体重过大、免疫力低、易躁动等,对新生儿皮肤损伤危险因素及早进行干预可以降低新生儿皮肤损伤几率。

  • 标签: 糖尿病母亲 新生儿 皮肤损伤 因素 措施
  • 简介:感染在历史阶段,曾一度是糖尿病致死主要原因。由于缺乏有效控制血糖手段、缺乏有效抗菌手段,加之糖尿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尽管今天已大大改善,但对于一个长病程糖尿病病人,依然是一个重要威胁;在皮肤病中,感染也是皮肤病变中最常见疾病,在皮肤科门诊中,大约20%为皮肤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

  • 标签: 糖尿病性皮肤感染 皮肤感染性疾病 识别 免疫功能低下 皮肤病变 糖尿病病人
  • 简介:潮红(flushing)是指皮肤一过性或暂时性发红,主要见于面部,还有颈部、上胸部、耳朶,故常称为"顔面潮红"。这是因为此处浅表血管容量大而成为可视容易受累区域,皮肤血流量增加及伴有血管平滑肌松驰。自主神经、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及外源性都可导致潮红现象发生,其中包括糖尿病。

  • 标签: 皮肤潮红 糖尿病性 戒酒硫样反应 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 识别 血流量增加
  • 简介:目的分析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该院诊治100例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左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4.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4,P=7.766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特点,同时有效增强了皮肤屏障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润燥止痒胶囊 左西替利嗪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皮肤屏障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空腹血糖为(7.11±0.72)mmol/L、血红蛋白为(7.32±0.6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循证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应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相关科室在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1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干预以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有所控制,但观察组患者控制质量更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生存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以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血糖控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糖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在糖尿病护理中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在血糖方面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发生低血糖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血糖改善明显,提高了生存质量,具比较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多样性护理方式 糖尿病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糖尿病护理质量中应用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糖尿病患者,共2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记录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数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TG和TC数值均比观察组低,且血糖值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使得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对改善患者血压和血糖及预后都有很好效果,同时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
  • 简介: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8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源性糖尿病 综合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高血压患者110例,平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康复护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观察9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1.5%,观察组94.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社区康复护理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糖尿病足患者92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足部护理行为评分、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具有十分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见性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方法电脑抽取该院肾内科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视做观察对象,尊重患者本人护理意愿将64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n=37),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n=37);记录并对比两组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SF-36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8.3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 心理护理 SF-36评分 应用效果
  • 简介: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乳腺良性肿瘤并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肿瘤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乳腺良性肿瘤 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措施对患者恢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观察病情、酮症酸中毒纠正、皮肤及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血糖、尿糖及尿酮急性比较,分析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有效护理及治疗,与入院时相比,患者血糖、尿糖及尿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患儿酮症酸中毒症状基本消失,血酮体含量增加,均好转出院。结论各项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效果良好,此外应当进行个性化护理以更好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经济负担。

  • 标签: 儿童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之间在该院ICU接诊78例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水平控制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患者血糖水平稳定,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 妊高症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总结并归纳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改善自我护理能力影响。方法该文挑选该院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纳入该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为31例患者,采用计算机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护理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对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及其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比较两组血糖。结果护理后,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患者对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和血糖水平方面,均远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对于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影响
  • 简介:目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住院分娩妊娠糖尿病患者118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方式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8.5%VS25.4%],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6.8%VS22.0%],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5.1%VS18.6%],糖耐量试验中实验组患者糖耐量正常率显著高于参照组[89.8%VS69.5%],组间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产后患者中运用整体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并发症以及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对促使糖耐量恢复正常以及保证母婴平安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产后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