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以前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将2014年以后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糖尿病知识掌握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可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推广运用.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疾病认知水平、空腹及进食2小时后血糖水平、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尿病认知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很好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度。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2015年,本刊主编许樟荣教授应邀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该栏目编辑兼主持人庄丽女士就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进行对话,答疑解惑。节目播出后,广受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欢迎,该节目已经制作成盲文版光盘,即将出版发行。本刊编辑吉梅、王善思特将对话整理成文,并经许教授审定后,分期刊出,以飨读者。

  • 标签: 糖尿病管理 维多利亚 六字真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宣言 并发症防治
  • 简介:目前浙江省的基层卫生服务实行政府全包。这样如何用看得见的行政之手,调动起难以言表的技术服务,关键就是考核指标的制定。白沙路街道有常住人口82511人(户口总人数48287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近年新建立且仅有单纯的门诊服务,内科全科医生3名。现有糖尿病电子档案管理1236例。我们通过专家每周一次坐诊,及访谈,调查,深入了解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实际现状,特分析如下。

  • 标签: 基层卫生服务 电子档案管理 卫生经济学 门诊服务 沙路 技术服务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糖尿病的筛查阳性率,并对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随机选取2000例孕产妇进行研究,均进行妊娠糖尿病产前筛查,采取1h50g葡萄糖筛查试验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筛查诊断,统计其筛查阳性例数,并采用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进行妊娠糖尿病产前筛查的2000例孕产妇中,有20例孕产妇被筛查出妊娠糖尿病阳性,其筛查阳性率为1%。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较大、妊娠前BMI体质量指数较高、妊娠期体重增加幅度较高、吸烟、具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妊娠糖尿病筛查的阳性率为1%,其筛查阳性孕产妇的年龄、妊娠前BMI指数、妊娠期体重增加幅度、吸烟、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关,妊娠前及妊娠期间应尽量规避这些危险因素,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利于避免妊娠不利结局的出现。

  • 标签: 妊娠 糖尿病 筛查 危险因素
  • 简介:提起糖尿病,大多数人更关注的往往是2型糖尿病,对1型糖尿病却知之甚少。其实,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得到良好管理,完全可以正常地生活,获得正常的寿命。近日,福建省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将启动1型糖尿病登记管理项目,建立统一的1型糖尿病电子登记申报系统和患者随访管理系统,将全市1型患者纳入统一管理。通过医疗网络载体,

  • 标签: 1型糖尿病 统一管理 厦门市 福建省 患者 管理系统
  • 简介:有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患关节炎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四倍以上,且糖尿病的病程延长,其发生率增加。因此,作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骨关节病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由此可见,防治糖尿病骨关节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而寻找新的诊治方法也已经迫在眉睫。

  • 标签: 糖尿病骨关节病 血管生成因子 糖尿病并发症 非糖尿病 病程延长 临床医生
  • 简介:收集T_2DM患者243例,其中糖尿病足组患者122例,糖尿病对照组患者121例。结果在控制了其它因素的情况下,血浆高浓度Hey(OR:1.21,95%CI:1.03~1.23,P=0.0141)是糖尿病足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与NSS得分(r=0.19,P=0.0221)、NDS得分(r=0.31,P〈0.01)和单丝测量结果(r=-0.173,P=0.0315)显著相关。结论血清Hcy水平是糖尿病足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同型半胱氨酸(Hcy) 糖尿病足病 危险因素
  • 简介: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开展的纳入了我国约3.5万对配偶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的配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高出33%~35%。

  • 标签: 糖尿病 快乐生活 家庭 上海交通大学 流行病学 瑞金医院
  • 简介:目的分析初诊糖尿病住院非住院患者糖尿病的控制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初诊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0例初诊非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仅为2.00%(6/300),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进行住院治疗,不但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初诊糖尿病 住院 非住院 生存质量
  • 简介:将5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照组:应用贝那普利。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UACR、β2-MG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在治疗早期DN的临床疗效优于贝那普利。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贝那普利 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排泄率
  • 简介:目的对该院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和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二者的病因预后特点。方法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糖尿病性脑梗塞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选择该院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50例,比较两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病例数。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采用抗凝药物、他啶类药物、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甘露醇进行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基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结果1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0%,致残率为10%;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50%,致残率为50%。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低,致残率明显更高,P〈0.05。2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患者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感染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对比,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患者偏瘫、双瘫、意识障碍、失语、球麻痹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有效控制血糖是重点所在,尤其是餐后血糖务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减少糖尿病性脑梗塞的发生,促进预后情况的改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地控制,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高血脂症,避免感染的发生,保护肾功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性脑梗塞 非糖尿病性脑梗塞 病因及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治疗对照性。方法以该院收治的62例小儿肥胖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62例没有肥胖症的儿童作为参照对象,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儿童空腹血糖和用餐后2h血糖,然后进行对比,对血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以及糖尿病发病率进行对统计,小儿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儿童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分别为(4.5±1.1)mmol/L和(7.2±1.2)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h血糖分别为(5.8±1.4)mmol/L和(8.6±1.9)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葡萄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肥胖症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儿肥胖症患儿应采取措施对其饮食进行节制。小儿糖尿病和小儿肥胖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相通性,两者都需要在饮食上对患儿加以控制。

  • 标签: 小儿肥胖症 糖尿病 相关性 治疗对照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危重症患者高血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护理情况,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根据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的100例危重症患者来分析研究,使用持续微量泵注射胰岛素,监测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结果使用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中的100例患者,有95例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基本保持在4.6-8.3mmol/L范围内,有5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有3例患者有低血糖症状,针对性处理后均得到了改善。结论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接受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结合相关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高血糖 胰岛素 强化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诺和锐诺和灵-R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行诺和锐治疗,对照组行诺和灵-R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体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诺和灵R,可明显控制血糖水平,且母婴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诺和锐 诺和灵-R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针对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药物治疗和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48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加巴喷丁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睡眠干扰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干扰评分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干扰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药物治疗,相较实施卡马西平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干扰评分,减缓患者的疼痛症状剧烈程度,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 标签: 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 糖尿病 神经痛 临床疗效对比
  • 简介:目的研究并探讨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选取的100例患者均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胰岛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在空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HOMA-β指数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

  • 标签: 初发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那格列奈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掌握度行为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门诊健康教育,并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依从性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预后该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患者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规范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及按时复诊等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可改善患者行为依从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