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外科急腹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它们有共同的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有时很复杂。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恰当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常可有效的挽救病人生命,减少病残和痛苦,否则就会增加病人痛苦、延长病程,出现病残,甚至死亡。而引起急腹症的原因很多。除了腹内脏器病变外,还有妇科病、内科病均可引起外科急腹症的表现。因此急急腹症病人的病史和体检,对作出正确诊断比择期入院病人就更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诊断线索。急腹症的诊断:对急腹症病人的病史的询问和症状分析,是诊断急腹症的重要步骤。

  • 标签: 外科急腹症 症状 脊神经 自主神经 循环血量 休克
  • 简介: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几十年来,在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面经历了明显的时代变化,五、六十年代以降低门静脉压的手术方式为主,七、八十年代以非降低门静脉压的手术方式为主,近几年则是多科多元化的综合治疗阶段。现就以下几个有关外科治疗问题加以介绍。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分流术 外科治疗 胃底食道静脉曲张 选择性 门静脉压
  • 简介:目的探讨大肠腺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5~2002年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95例大肠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直肠镜下直肠腺瘤局部切除76例,剖腹行肠壁楔形及肠段切除187例,肠段及系膜的根治性切除32例。结论大肠腺瘤作为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均应完整切除,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复发及恶变,是大肠腺瘤的最彻底治疗。

  • 标签: 大肠腺瘤 诊断 切除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直肠镜
  • 简介:近代胆道外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基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影像学、手术与微创技术、介入医学和腔镜外科,生物制剂与生物材料的进步,胆道外科成为一个既是综合的又是独立的学科及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技术的突起,生物学与其他科学的广泛渗透与交叉,

  • 标签: 胆道外科 手术治疗 发展趋向 影像学 解剖学 生物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临床表现特点及适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5~2000年收治的年龄70岁以上238例胃癌病人的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老年胃癌发病较隐匿,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消瘦、食欲下降、贫血等。多数病人合并有重要器官的慢性病变。手术证实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166例,切除率为69.7%,其中根治性切除107例,64.5%;姑息性切除59例,35.5%。切除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32.6%,根治性切除达53.7%。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10.8个月。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结论老年胃癌由于发病隐匿多为晚期,应提高早期诊断率。要做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积极的术后处理,大多能耐受手术。

  • 标签: 老年 胃癌 外科治疗
  • 简介:本文介绍了传统胆囊切除和新兴保胆取石的理念对垒,肝(胆)总管结石术式的选择,及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策略和微创理念,对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很有意义。

  • 标签: 胆石症 外科治疗 微创手术
  • 简介:培复新属于新型的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在体外实验证实。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相当于第3代头孢菌素。而培复新对不动杆菌的作用比其它抗生素药效更强。我院从1997—07月开始应用培复新治疗31例各种外科感染,尤以在其它抗生素应用效果欠佳的基础上应用。其疗效好、副作用小。

  • 标签: 治疗 外科感染 临床观察 体外实验 抗生素应用 不动杆菌
  • 简介:老年人腹部外科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青壮年人。这是由于老年人抗病能力降低、重要器官机能代偿能力减弱外,还并存心、脑、肾及内分泌等疾病。因此做好老年腹部外科疾病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 标签: 腹部外科疾病 老年人 并发症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 青壮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rs)护理理念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89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TS组,对照组按围手术期常规护理;FTS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各个环节中.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恢复指标中FTS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可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胃肠外科 应用
  • 简介:20余年来,由于抗溃疡约物,如H2受体拮抗剂(H2RA)、质子泵抑制剂(PPI)和胃黏膜保护剂的应用,消化性溃疡(PU)的治愈率大为提高.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根除治疗又降低了溃疡的复发率,使需要外科治疗的PU患者明显减少,仅限于一些消化道大出血、溃疡穿孔和瘢痕性幽门梗阻等并发症患者.对于接受非根治性溃疡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抗溃疡治疗和后继的H.pylori根除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并发症 外科 诊断 治疗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本文简介了腹腔镜外科治疗早期胃癌的原则、术式、安全性、根治性,并进行评价和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本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外科 早期胃癌 根治术
  • 简介: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临床应用约占30%,在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约占90%,在外科领域中,抗生素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许多外科感染疾病的防治效果,而且增加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治愈率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基层医院外科所面向的为广大农村病人,一般经济情况较差,无公费医疗,在选用抗

  • 标签: 基层医院 抗生素 外科感染 胃肠道手术 软组织感染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01/2001—10间收治35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病例,结合近期文献,评价外科治疗方法。结果35例病人均经手术探查,其中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吻合8例;Ⅰ期行横结肠切除吻合3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Harmann结肠造口术2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病死率2.7%(1/35),无其它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重视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大肠癌 并发症 外科治疗 吻合 肿瘤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意外成为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较高,急性期患者经抢救脱险后往往留下偏瘫、失语、二便失禁等后遗症,需要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应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认真进行分析,实施全程有效的基础护理。

  • 标签: 基础护理 脑血管意外 体会 长期卧床 便失禁 中老年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腹胀、疲乏8年伴皮肤黄染1月于2002年10月9日入院.经内科治疗无效,黄疸持续加重,出现陶土色大便,明显消瘦.于2002年11月6日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中发现中等量腹水,肝脏明显增大,显著瘀胆,全肝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质硬,紫褐色,右肝后叶有一约8.0cm×7.5cm×7.0cm大小肿块,紧邻第三肝门与周围组织粘连甚多,肝门见肿大淋巴结,从右肝内至肝外胆管、胆囊充满癌栓与陈旧性血块,胆总管直径约2.0cm,清除癌栓后见胆道粘膜轻度充血水肿,用5-FU反复冲洗胆总管.

  • 标签: 例原位 原位肝移植 肝移植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