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对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的43例使用华法林抗治疗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法林抗治疗的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华法林 病理生理特征 呼吸功能障碍 静脉系统
  • 简介:目的探究氧自由在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液氧自由检测。结果观察组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测定上述氧自由指标对疾病的确诊、判定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氧自由基 COPD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物 谷胱甘肽氧化酶
  • 简介:我科自2005年1月~2005年6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25~68岁,平均(48.5±6.8)岁;对照组37例,男29例,女8例,年龄26~67岁,平均(47.8±6.7)岁。

  • 标签: 治疗组 下呼吸感染 疗效观察 痰热清 急性 感染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噻溴铵肺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分析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噻溴铵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FVC,并检测血清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治疗后FEV1/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ET-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O和VEG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MMP-9和IL-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溴铵可明显提高内皮细胞功能,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

  • 标签: 噻托溴铵 肺功能 内皮细胞
  • 简介:随着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逐年上升,肿瘤患者的治疗及愈后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我科采用微波疗和胸腹腔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们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分子水平抑制DNA合成,阻止肿瘤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复制,同时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抑制DNA双链损伤的修复,改善耐药性;在细胞水平上,疗有利于化疗药物的吸收与利用,提高肿瘤周边药物浓度及细胞膜的通透性。瘤体中心多为乏氧细胞,对热敏感,而瘤体外周细胞对化疗敏感,故两者合用可起到互补作用。现我科使用微波疗加胸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癌性胸腹水 微波热疗 联合治疗 腹腔灌注顺铂 护理 肿瘤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噻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观察组给予噻溴铵干粉剂,疗程均为16周。治疗前后观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预计值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时,两组患者FEV1/FVC、FEV1/预计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2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时,两组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溴铵治疗善稳定期慢阻肺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下调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2表达,抑制慢性炎性反应,延缓肺功能的减退。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肺功能 炎性因子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经Respimat吸入器给予不同剂量噻溴铵干粉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Respimat吸入器给予噻溴铵干粉吸入剂连续治疗1年,随机将其分成高剂量组(5μg/d,n=120)和低剂量组(2.5μg/d,n=1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指标水平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口干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Respimat吸入器给予低剂量的噻溴铵干粉吸入剂可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持治疗,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进一步大数据分析。

  • 标签: Respimat吸入器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