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两种选择标准及阳性率结果,对支气管哮喘诊治的意义。方法以FEV1〈70%预计值为标准选择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以FEV1%(一秒率)〈75%为标准选择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病人有88例,作为实验组,所有入选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分别统计入选率及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入选率为31.0%,阳性率为15.0%;实验组入选率为44.0%,阳性率为23.5%,两组入选率及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FEV1%〈75%为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标准,可以更多的发现阳性患者,更及时的确诊,同时也为哮喘的临床诊断和研究带来积极意义。

  • 标签: 支气管舒张试验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阳性率
  • 简介:目的分析126例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慢性支气管炎62例,支气管哮喘48例,急性支气管炎7例,支气管扩张5例,矽肺4例,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可出现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哮喘的阳性率达75%,明显高于COPD(34.62%)和慢性支气管炎(35.48%);116例吸入沙丁胺醇后FEV1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是鉴别哮喘和COPD的重要客观依据,诊断必须结合临床。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哮喘 支气管舒张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cT与MRI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2月份-2014年8月份我院诊治的9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cT与MRI检查的图像特点以及检出情况。结果对于肿瘤直径〉5cm的患者,MRI与CT关于其内部特点以及周围特征的显示情况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肿瘤直径3—5cm以及〈3cm的患者,cT显示其内部结构以及周围特征的情况显著优于MRI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RI检出纵隔肺门淋巴结、血管断面,侵犯情况、积液以及胸膜凹陷征的情况显著优于cT检查;CT检出钙化情况显著优于MRI;P均〈0.05。CT与MRI检查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误诊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是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重要方法,MRI能够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更重要的信息,是CT检查的补充手段。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 MRI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BT)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S组24例,采用SBT方式撤机拔管;NS组28例,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式撤机拔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S组与NS组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120min和(300.01±65.23)min)、住ICU时间(9.50±4.20)d和(18.60±10.30)d、VAP发生率12.50%和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8h内再插管率20.83%和21.43%、ICU病死率16.67%和17.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SBT法撤机比渐减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法具有更早拔出气管插管、住ICU时间短的优点,而且降低了VAP的发生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自主呼吸试验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重症监护室肺炎与普通病房肺炎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室(ICU)发生肺炎的患者110例,取其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耐药率均较院内获得性肺炎组高(P〈0.05)。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严格地对院内的致病菌进行监控,防止多重耐药致病菌产生。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肺炎 耐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