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肿瘤经纤支镜支架置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中晚期气管肿瘤引起气道恶性狭窄,通过纤支镜及胸部CT扫描发现气管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吸气性呼吸困难。12例均采取在X线透视下经纤支镜置入支架。结果12例均成功置入支架,狭窄气道明显撑开,呼吸困难立即改善。患者1至6个月随访,10例支架无移位、塌陷或阻塞,2例肿瘤向支架内生长,引起支架内再阻塞。12例术后均进行放、化疗。结论对失去外科手术治疗机会的中晚期气管肿瘤所引起的气道恶性狭窄,经纤支镜置放支架治疗能迅速解除气道狭窄,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机会。

  • 标签: 气管肿瘤 纤支镜 网状支架
  • 简介: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以软骨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复发性退化性炎症为特点的累及多系统的少见自身免疫性疾病。RP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尤其以呼吸道症状起病的患者,常因误诊致病情进展至气道塌陷,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RP累及气管-支气管造成软骨破坏、塌陷、气道狭窄时,可以考虑植入永久性支架。我院2017年10月使用Y型硅酮支架治疗RP气道狭窄患者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支架治疗 文献复习 硅酮 Y型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分析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FVC,并检测血清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治疗后FEV1/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ET-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O和VEG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MMP-9和IL-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可明显提高内皮细胞功能,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

  • 标签: 噻托溴铵 肺功能 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并发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有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或肺炎支原体DNA阳性。并与同期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无肺并发症患者9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并发症组患儿发热时间更长,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并发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预后较好,但仍需要医生引起重视,防止漏诊和误诊。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肺外并发症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