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点、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在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患者362例(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132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2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感染有132例,感染率为36.46%;机械通气发生VAP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机械通气时间≥7d、气管切开、年龄≥65岁,与相对应的项目比较,P均〈0.001;132例患者共培养出菌株18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29株(70.49%),革兰氏阳性菌30株(16.39%),真菌24株(13.11%),革兰氏阴性杆菌菌株与其他菌株比较,P〈0.05.药敏监测,除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个别耐药)等药品不耐药外,对其他药品均有程度不同的耐药.结论本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较高,主要感染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菌
  • 简介:目的:探讨肺挫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112例肺挫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明确影响病死率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研究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伤后时间、是否合并多发伤、是否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小板计数、手术与否、血糖值、有无合并基础疾病、ISS评分及TSS评分。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挫伤所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果两组间性别、手术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伤后时间、低血容量休克、血小板计数、血糖、存在基础疾病、ISS评分及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伤后时间、合并多发伤、低血容量休克、血小板计数≤80×109/L、有基础疾病、ISS≥30分和TSS≥15分。结论肺挫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高,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为正确判断病情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肺挫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究血清IFN-γ、IL-4、IL-5及IL-17对儿童哮喘影响及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39例哮喘急性期儿童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选取37例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IL-4、IL-5及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C%、FEV1/FVC%、MME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FN-γ、IL-4、IL-5、IL-17水平与FEV1/FVC(%)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儿童哮喘发病与Th1、Th2及Th17细胞分泌的IFN-γ、IL-4、IL-5及IL-17有关,其表达水平升高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 标签: 哮喘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