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重要疾病。虽然心脏急性事件的治疗方法飞速发展。但心脏康复是治疗稳定期心血管疾病以及预防其再发的重要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展了多年,并且其疗效已经得到了公认。心脏康复是一个缓慢的、系统的、长期的康复过程,仅在大、中型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长期住院康复的方法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并不可行。因此,大力建设和发展社区心脏康复体系,以满足多层次心血管疾病人群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康复 老年 城市社区
  • 简介:交替性反向氏周期(ARWP)这一心电现象是1955年Berman首先提出。其心电图表现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图形特征是在2:1房室传导的基础上,下传的P—R间期一次比一次缩短,最后连续下传一次,变为3:2房室传导,这次下传的P—R间期又延长,并重复上述的周期(图1)。

  • 标签: 文氏周期 交替性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2:1房室传导 3:2房室传导 心电图表现
  • 简介:患者男性,61岁.因心悸月余就诊,临床拟诊冠心病.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P-P间期不规则,但有渐短突长的规律,除ⅡbS1-P1净增量为负值及ⅡcS3-P3(该文氏周期第2个净增量)净增量最大外,余均符合典型氏周期的逐搏净增量进行性缩短的规律.

  • 标签: 变异型窦房文氏阻滞 心电图 诊断 心律失常
  • 简介:10月15日下午,400多位患者及其家属来到北京安贞医院心外大楼的会议室,参加第四届五国际心血管病研讨会健康教育专场报告会。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首先解说健康管理理念,随后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罗毅教授配合实时直播解读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正术,孟旭、陈方、孔晴宇教授先后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配合手术演示录象,介绍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最后,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从预防为主的角度进行大众健康教育。

  • 标签: 大众健康教育 心血管病 国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北京安贞医院
  • 简介:目的评估2006、2011年中国东部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的应用变化情况,并探讨影响其使用的因素。方法基于"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回顾性AMI研究"所收集的2006年和2011年东部城市具有代表性的AMI患者的临床信息,评估住院早期(入院24h内)氯吡格雷的应用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的因素。结果共计32家医院的4548份AMI病历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64岁,女性患者占31.8%。2006-2011年,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使用率从58.1%增加到86.8%(P〈0.0001)。多因素模型分析中,吸烟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率高于非吸烟患者(OR=1.51,95%CI:1.22-1.86,P〈0.0001);相对入院时未合并胸部不适患者,入院有胸部不适的患者更易接受氯吡格雷早期治疗(OR=2.12,95%CI:1.66-2.71,P〈0.0001);院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OR=6.47,95%CI:3.24-12.92,P〈0.0001)患者氯吡格雷使用率高于未接受直接PCI治疗患者。结论过去6年间,我国东部城市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得到显著改善,但其应用率与指南推荐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空间。

  • 标签: 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医疗质量 东部城市
  • 简介:患者女,26岁.因反复心悸、气短两年余,近1个月来加重入院.查体:BP120/78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7~10次/min,心尖部Ⅱ级SM,返流性,肺元罗音,肝肋下二横指,下肢浮肿(+).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 标签: 隐匿性交接早 伪文氏现象 心电图
  • 简介:2009年10月9日.在第二十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期间,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领导与诸多专家、厂商、媒体百余人齐聚一堂。总结《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和“健康从心做起”全国百巡讲(简称“百巡讲”)活动四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共话未来发展。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专家 健康 心血管疾病 循证 会长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迪雅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水平高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30例,用迪雅片4mgqd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BG、PBG、GHbAlC、TG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显著降低FINS、PINS水平(P<0.001),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治疗后IAI增加,IRI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副作用主要为双下肢浮肿和低血糖反应,无肝肾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结论文迪雅降糖效果确切,能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副反应轻微,未见肝肾损害,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使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文迪雅 治疗 老年人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患者男性,79岁.因"全身软困乏力1W"门诊以"冠心病"收入心内科.体检:T36.0℃,R20次/min,P50次/min,BP142/62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5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标签: 房室结双径路 文氏现象 房室传导 min 肺呼吸音 QRS波
  • 简介:患者男性,30岁。胸闷、黑矇史2年,近期间歇性胸闷较明显。查体:血压120/75mmHg,神志清,呼吸平稳,心率56次/分,律不齐,各瓣膜无杂音,双肺无啰音。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2s,QRS时间0.16s,QRS起始粗顿,V1、V2导联呈rS型,V5、V6导联呈R型,为B型预激综合征(WPW),为右侧旁路。梯形图对应的是V6导联连续记录示:

  • 标签: B型预激综合征 窦房文氏阻滞 QRS时间 V2导联 窦性心律 右侧旁路
  • 简介:患者男,8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入院。入院后,行房间隔修补术。术后第1d,Ⅰ、Ⅱ导联同步描记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消失,QRS波时限0.08s,R-R间距略有不齐,频率约104次/min,可见逆行P-波,R-P-间期为0.18s与0.32s,R-P-间期逐搏延长,直至发生心房漏……

  • 标签: 加速性交接性逸搏心律 逆传文氏现象 病例报告 心电图
  • 简介:对4946名5-18岁农村中小学生以心脏听诊为主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和风湿性心脏病(RHD)调查,检出先心病22例,患病率4.45‰;以室间隔缺损最多见(50%)。平均诊断年龄7.7岁,平均手术年龄8.4岁。风心病6例,患病率1.21‰,均有二尖瓣损害。两病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与国内大多数报道相比,本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先心病和风心病患病率较高。通过中小学生体检,早期发现确诊先心病和风心病,对先心病的手术根治、风心病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中小学生 患病率
  • 简介:患者男性,70岁。因心悸、胸闷10天入院。图中同步连续记录示:仅见窦性P波,P-R间期0.23s。另可见异位房性P’波呈两种形态,尤以Ⅱ导联改变明显:P’1、P’2、P’3、P’6-8、P’12、P’13-15、P’17呈深倒置(梯形图中标·)。QRS波形态、时间正常。R-R间距不等,但与P波或P’波有关。

  • 标签: 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 异位房性 多源性 QRS波形态 激动 窦性P波
  • 简介:国际油价颠簸得像过山车,楼市股市变幻莫测。经济全球化使得每一个人都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我们都免不了或多或少地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无论你是不是从事金融行业。美国金融风暴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经济萧条的阴影就在我们的头上。你的钱包当然会受到一些影响,而且,你的心理也应该深受重压。而长期的压力对谁都没有好处,压力跟抑郁症、心脏病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心理危机 经济环境 过山车 抑郁症 心脏病
  • 简介:目的分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杂志情报吸收和利用情况,客观地反映文献的引用规律及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统计《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2007年间刊载的651篇论文所用的参考文献(引文),以此作为数据源,利用Excel软件对全部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别对引文数量、引文类型、普赖斯指数、文献自引构成比及主要被引期刊等指标,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结果651篇论文中共有引文7680条,有引文的论文为596篇,引文率占91.6%,篇均引文11.8条。引文总量中期刊占95.5%,图书占4.3%,其他占0.2%。普赖斯指数为54.0%。651篇论文中有61篇论文出现期刊自引文献79条,占论文总数的9.4%,文献自引构成比为0.010(79/7680)。被引用频次居前20位的期刊占引文总量的47.4%。结论《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涉猎文献范围广,栏目丰富,引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自引率在适中范围内。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期刊 脑血管障碍
  • 简介:患者男,5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双束支阻滞.心电图记录于起搏器植入术后第8d.窦性P波顺序发生,窦性频率68bpm,起搏频率72bpm.肢导、胸导各为6导同步记录,肢导R1及胸导R2-4为窦性,P、R、T电轴分别为:54°、-66°、31°.PR间期0.12~0.16s,QT间期0.40s.肢导R2的形态介于窦性与心室起搏的QRS之间,PR间期0.12s,QRS前有1起搏脉冲信号,为窦-室室性融合波(VF).肢导窦性QRS呈左前分支阻滞(LAH),胸导呈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3个窦性QRS时间分别为0.13、0.12及0.11s,RBBB程度逐渐减轻,说明右束支不应期在逐渐缩短.RV5电压3.7mV.

  • 标签: 心室起搏 波形正常化 心电图 室性融合波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螺旋CT在脑血管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与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静脉畸形(intracranialvenousmalformation,IV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8排螺旋CT进行头部螺旋容积扫描,层厚1.25mm,间隔0.625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150mA。经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碘含量370mg/m1),注射速度为3.5~4.0ml/s,总量为80~100ml;动脉期延迟时间18~22S,静脉期延迟时间33~39S。分析10例IVM的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影像表现,利用“血管生长(addvessel)”法及电子切割法对图像进行处理,采用多平面体积重组、容积重建及图像融合技术对IVM进行三维重建。结果10例IVM患者中,单发7例,多发3例。IVM位于小脑半球6例,其中3例5处引流至一侧横窦,2例3处分别引流至岩下窦及大脑大静脉,1例引流至直窦;IVM位于额叶和颞叶各1例,引流静脉汇入大脑内静脉和岩上窦;IVM位于基底核2例,引流静脉经大脑大静脉引入直窦及窦汇。CT平扫:2例患者表现为条状、点状的略高密度影,3例患者伴发小脑出血,5例患者CT平扫未发现明显异常。动脉期:8例IVM的髓静脉及“中央静脉”密度淡薄,2例几乎看不到病灶,10例的影像学结果均未显示IVM的引流静脉“海蛇头”特征。静脉期:2.例因引流静脉的走行和扫描平面关系,“海蛇头”征显示不明显,另8例不仅清晰显示病灶,而且还显示病灶的“海蛇头”特征。采用容积重建、图像融合技术,均可清晰完整地显示颅内静脉畸形的组成及引流静脉全程的三维影像。结论多排螺旋CT在诊断IVM中,脑静脉期血管成像优于动脉期,而静脉系统与病灶容积重建、图像的融合,是显示IVM的有效重建方法。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颅内静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