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马来依那普利叶酸对H型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的248例H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随机被分为治疗组121例(给予马来依那普利叶酸降压)与对照组127例(给予其他降压药物)。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后基本用药,分析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与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血Hcy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4±5.34)μmol/Lvs.(18.12±7.31)μmol/L,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vs.7.3%,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血Hcy浓度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3.87)μmol/Lvs.(17.68±6.97)μmol/L,P<0.01];术后12个月治疗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vs.12.9%,P<0.01)。结论马来依那普利叶酸可降低H型高血压冠心病PCI治疗后MACE的发生率。

  • 标签: H型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体内血小板活化因子(CD41、CD62P)的关系,以及依那普利叶酸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小板活化因子(CD41、CD62P)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口服依那普利叶酸,对照组给予口服依那普利,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活化因子(CD41、CD62P)。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动脉压[(80.2±6.6)mmHg比(81.6±8.1)mmHg]、超敏C反应蛋白[(3.1±1.3)mg/L比(3.7±1.5)mg/L]、血同型半胱氨酸[(14.1±3.1)μmol/L比(20.2±4.4)μmol/L]及血小板活化因子CD41[(47.5±4.1)%比(54.5±3.9)]、CD62P[(18.5±3.1)%比(23.6±3.8)%]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因子呈正相关(CD41r=0.61,P〈005;CD62Pr=0.55,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增加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依那普利叶酸在降血压和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同时还可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炎症与血小板活化。与单纯依那普利治疗相比,依那普利叶酸可更有效减少H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发病风险。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H型高血压 血小板活化 依那普利叶酸片
  • 简介: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并发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依那普利叶酸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宝安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共200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并依据Hcy浓度分为H型高血压1362例、非H型高血压638例。测定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AT-III)、D-二聚体(D-dimer,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对并发外周动脉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整群抽取H型高血压并发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进行亚组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应用依那普利叶酸(观察组)及依那普利(对照组),治疗24个月,观察两组降低血浆Hcy浓度、改善ABI及凝血-纤溶系统的效果。结果相关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ABI与AT-III和PAI-1呈正相关(r=0.781、0.752,P<0.05),与Fbg、vWF、D-D和t-PA呈负相关(r=-0.846、-0.943、-0.713、-0.813,P<0.05)。观察组Hcy、D-D、PAI-1、ABI显著低于对照组,t-P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型高血压并发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某些凝血-纤溶指标出现异常,依那普利叶酸可以改善H型高血压并发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ABI及部分凝血-纤溶指标。

  • 标签: H型高血压 外周动脉疾病 凝血-纤溶功能 依那普利 叶酸
  • 简介: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B9),由于它最早是从植物叶子中提取而得,故命名为"叶酸"。叶酸的化学名为"蝶酰谷氨酸",系由喋啶、对氨基苯甲酸与氨酸结合而成。

  • 标签: 叶酸 维生素 对氨基苯甲酸 绿色蔬菜 植物叶 提取
  • 作者: 徐光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6-2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5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洪湖镇卫生院,重庆长寿401223
  • 简介:目的:研究马来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内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通过硝苯地平缓释治疗,观察组通过马来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马来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在心力衰竭中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施慧达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参照组单纯采取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施慧达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状况以及临床疗效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功能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2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在心力衰竭中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施慧达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力衰竭 施慧达 依那普利 临床疗效
  • 简介:尽管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以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仍逐年增加,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虽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远期疗效不佳。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住院率,改善长期预后。本研究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药物治疗,观察远期临床疗效,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上进行研究探讨。

  • 标签: 心力衰竭患者 疾病治疗 临床疗效 依那普利 螺内酯 老年
  • 简介:有位70岁的患者咨询,他称自己每天运动30分钟,听说肌补充剂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有这必要吗?肌是一种天然物质,那种出售的增补剂主要在肌肉中发现。有一些证据表明,它可以帮助年轻的运动员强壮肌肉,可在如短跑等需要短时间肌肉活动中提高运动成绩。出于这个原因,它被一些但不是所有体育组织禁止。

  • 标签: 肌肉力量 肌酸 天然物质 运动成绩 肌肉活动 运动员
  • 简介: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中,如何降低升高的收缩压而不降低正常的舒张压,已引起临床的关注.相当一部分EISH病人往往收缩压较高,而舒张压基本正常(<90mmHg),但多数降压药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也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正常的舒张压.本文观察长效消心痛(长效硝酸异山梨酯)和依那普利对EISH病人的舒张压及脉压的影响,以探讨对EiSH病人临床用药问题.

  • 标签: 长效消心痛 依那普利 老年人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EISH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诊治用药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CCB联合ACEI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CCB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高血压的用药治疗实践。结果CCB联合ACEI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压控制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可以显著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安全的联合用药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阿替洛尔和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分析药物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随机分成阿替洛尔组、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三个治疗组,出院前、出院后半年和出院后1年检查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变异.结果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年龄33~75(均61)岁,男性32例,女性16例.出院时随机分为阿替洛尔组16例,依那普利组17例,治疗对照组16例.心肌梗死半年和心肌梗死后1年,阿替洛尔组和依那普利组患者的心率变异均大于治疗对照组(P<0.05),两个药物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发病3周、6个月和12个月,随时间推移心率变异逐渐增大,心肌梗死发病6个月较发病3周时的心率变异显著增大(P<0.05),发病12个月时心率变异多项参数虽有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发病不同时期的患者,心率变异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50例,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洛尔和依那普利1年,心率变异持续得到改善.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率变异 阿替洛尔 依那普利
  • 简介:目的: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试验,8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分为氯沙坦组(54例),依那普利组(45例),治疗8周。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1),但有效率、降压幅度值无显著差异;氯沙坦组的降压谷峰比值较依那普利组的高;氯沙坦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依那普利组2例发生咳嗽,因而退出试验。结论:对于轻、中度高血压病,氯沙坦是一种有效、安全、易耐受的降压药,每日50~100mg能维持24小时的降压效应。

  • 标签: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T-Ⅱ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 依那普利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降压药与降压药联合叶酸预防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复发的差异。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Embase、ScienceDirect、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中心资料数据库中所有比较降压药与降压药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的研究进行Jadad质量评分,其结果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研究,病例总数1614例,治疗组838例,对照组776例。Meta分析表明,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叶酸联合降压药与单用降压药相比,预防脑卒中发生/复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9,95%C10.21-0.40,P〈0.01)。对于研究起点无脑卒中的H型高血压患者,叶酸联合降压药与单用降压药相比在预防脑卒中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4,95%C10.24-0.49,P〈0.01)。对于研究起点有脑卒中的H型高血压患者,叶酸联合降压药与单用降压药相比在预防脑卒中复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O.16,95%C/0.08~0.33,P〈O.01)。结论叶酸联合降压药能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与复发率。

  • 标签: H型高血压 叶酸 脑卒中 系统分析
  • 简介:急性脑血管病目前已被公认是一种主要的致死、致残的常见病.其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关系,早已被人们重视,并予以积极治疗,但营养因素对脑血管病影响的研究近十年才开始.本文对2001年8~12月入住我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的测定,旨在探讨叶酸和维生素B12与脑梗死的关系.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叶酸 维生素B12 脑梗死 营养因素 疾病预防
  • 作者: 孟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彭州 611930
  • 简介: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控释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排序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联合奥美沙坦酯进行治疗。最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血压水平。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5%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硝苯地平控释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有利于稳定患者血压水平的作用。

  • 标签: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奥美沙坦酯片;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方法:56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被随机分3组,分别用替米沙坦(80mg/d)、依那普利(10mg/d)、氨氯地平(5mg/d)治疗,共16周.观察血压、尿蛋白含量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6周后,3组均能有效降压,有效率分别为66.7%、70%、71.4%、组间无显著差异.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可降低尿蛋白含量(P<0.05).结论: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疗效均佳,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还能降低尿蛋白含量.

  • 标签: 替米沙坦 依那普利 氨氯地平 药物治疗 糖尿病肾病 并发症
  • 简介:例1,男,69岁。1年来常于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烧灼样疼痛,伴胸闷、出汗。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1~3min后症状缓解。近2月胸痛频繁,每天发作数次,常于夜间睡眠中痛醒,缓解方式同前。1998年5月入院。心电图检查正常。平板运动试验阴性。Holter记录到MV5导联ST段明显抬高10次,最高达5nm,每次持续1~2min,其中7次伴有烧灼样胸

  • 标签: 心绞痛 治疗 奥美拉唑
  • 简介:将我部在近几年体检中发现的22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120例,用“复方降脂”治疗;对照组100例,用藻双酯纳。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疾病情况见表1,有可比性。

  • 标签: 治疗组 复方降脂片 高脂血症 疗效观察 对照组 病情
  • 简介: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亦是老年人常见的住院原因,严重心脏衰竭的病人,经常反复地在医院内进进出出,生活质量非常低,心衰也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富含欧米加-3脂肪的鱼类有鲑鱼、金枪鱼、鲭鱼、鲱鱼、沙丁鱼等,而且已经有充足的研究表明:欧米加-3脂肪有助于保护心脏。防止心脏病及中风的发作。

  • 标签: 脂肪酸 心衰 风险 心脏衰竭 心力衰竭 心脏病
  • 简介:目的观察磷酸肌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心肌炎患儿1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磷酸肌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每组9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心肌炎方面,磷酸肌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肌酸 小儿心肌炎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