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也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1,2].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FpEF).近年来HFpEF患病率相对于HFrEF明显增加,本文就HFpEF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保留射血分数 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重大突破,体现出从动脉瘤囊内填塞到载瘤动脉重塑治疗理念的转变,为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国际动脉瘤治疗研究(InternationalStudyofAneurysmTherapy,ISAT)和最近发表的Barrow破裂动脉瘤研究(TheBarrowRupturedAneurysmTrial)均已证实,在经过选择适应证的病例中,血管内治疗优于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血流导向装置 血管内介入治疗
  • 简介:PCI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冠心病的治疗状况。PCI在心血管病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等急症时更具优势。PCI能够解除狭窄,减轻症状,迅速缓解高危状态,降低AMI患者急性期病死率。因此,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全国每年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例数以几何倍数上升。针对当今这个热点,我们冷静分析和思考近年来发表的几项有关冠心病PCI的临床新证据,谨慎选择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随着药物支架技术的不断进步,冠脉介入再狭窄率获得了持续的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受益于这种微创治疗方式。但美中不足的是,PCI术后仍需要进行长期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如果临床科研能显示某些药物支架可缩短双抗血小板治疗疗程,那么患者将可实现既通过急诊PCI术获得梗塞血管的即刻开通,又通过术后药物治疗控制经济负担,同时还可以减少因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伴随的可能出血风险,一举多得。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团队最近完成的一项临床科研证实,拥有自主创新专利的BuMA药物洗脱支架可能就是最佳选择之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于10月13日在2012长城国际心血管会议的BuMA临床研究结果新闻发布会上阐述观点。

  • 标签: 支架技术 抗血小板治疗 术后药物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冠心病患者 PCI术后
  • 简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各行各业都不断取得自主创新的技术成就,获得了国际上普遍赞誉。这其中也不乏医药产品。其中,赛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生物材料、金属材料、机械加工、医学、现代生物学相关技术的创新和转化,采用国际专利的电子接枝涂层技术,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无安全隐患的生物降解载药层冠脉支架系统,可成功解决载药层冠脉支架普遍存在的载药涂层支架表面开裂和药物释放后的残留问题,有效抑制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后期血栓形成。

  • 标签: 支架系统 冠心病介入治疗 医疗科学技术 国际专利 冠脉支架 现代生物学
  • 简介:从许多方面来说.我是一个相当好的医学院的学生。我努力的学习,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医生。在周末,我会和好朋友一起喝酒。但当我从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一名住院医生的时候,我对酒的渴望大大的减少了。

  • 标签: 喝酒 心脏 住院医生 医学院
  • 简介:在当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临床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极多,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当前,对于心血管疾病进行防治的核心方法主要是改善治疗的方式,然而,仅仅对治疗方式进行改善还是不够的,对于护理工作进行完善也有着极大的效果。笔者在本文中对于当前心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性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科室的100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进行调查,以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中针刺伤的发生率最高,为82%,而针刺伤后处理的患者仅有63例,占76.8%,还存在以下几种:净化台使用率低、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接触化疗药物佩戴手套以及接触患者体液等。结论护理人员作为医院中特殊的一个职业,因此要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健康问题 职业健康 研究进展
  • 简介: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于2004年11月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哈医大二院心脏病治疗及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心血管整体化医疗模式。

  • 标签: 心血管病医院 哈医大二院 医疗模式 心脏病
  • 简介:73岁的王大爷得冠心病多年了,长年需要服用药物。他有个习惯,每次服药喝水时都用一大杯水送下药片,而且喝得很快。最近一次王大爷服药时呛着了,顿时呼吸困难、冠心病突然发作,幸亏送医及时才化险化夷。

  • 标签: 喝水 心脏 呼吸困难 突然发作 冠心病 用药物
  • 简介:你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如果是,那你须知道几时服用,服用多少,服用什么类型?阿司匹林是经常被誉为神奇的药物,是因为它可以避免心脏病发作和凝块引起的中风。本可以受益于每Et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人群中,服用的人却不到一半,而许多不应该服用的人却在服用。如果你没有心脏病,但有高血压或其他风险因素,不要自认为是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是个好主意。

  • 标签: 剂量阿司匹林 问题解答 每日服用 心脏病发作 风险因素 高血压
  • 简介:阵发性、持续性、持久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等概念上的递进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房颤的触发和维持机制呈不同比例融合的发展过程。阵发性房颤主要决定于触发机制,持续性房颤主要决定于维持机制。触发机制维持机制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临床房颤特征的千变万化。

  • 标签: 永久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维持机制 触发机制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包括传播途径复杂、发病对象特殊、疫情控制难度大、社区医生的诊断经验欠缺等方面。针对疫情流行特点提出了科学防治的策略和建议,建立分级筛查、诊断、治疗的工作体系和秩序,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控的“四早”原则是手足口病防治的关键。

  • 标签: 手足口病 防治 策略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听说智能手机可能会干扰到起搏器的工作。那是怎样发生的呢?读者:高先生高先生:您好。这是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是非常小的。一个植入性装置可能会错误地接收附近手机的电磁信号。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s)可能是容易受影响的。起搏器(有助于帮助开始或规律缓慢的心跳)患者可能会受到智能手机的干扰,可能会误认为是心脏的信号。如果仪器监测到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就会发送一个高能的电击以纠正心脏恢复正常的心律。

  • 标签: 心律转复除颤器 植入式 仪器监测 电磁信号 植入性 信号模拟
  • 简介:摘要皮肤病描述错误、缺漏和杂乱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临床实践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皮肤病 临床表现 皮疹 描述 教学
  • 简介:目的对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问题以及采取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3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再出血的人数为30例,�

  • 标签: 再出血 出血问题 术再
  • 简介:24h全息动态心电图(DCG)是受检者在日常活动状态下连续记录24h内的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完整的反映了心电各种变化,可对一过性高危性的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对心肌缺血进行定量分析,且不受患者体质及运动能力的限制,弥补了常规12导联静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的不足,为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是临床上实用、高效、无创伤性诊断技术.过去2~3导联同步记录DCG仅能模拟某些常规体表心电导联,无法判断心电图平均电轴及分支性传导阻滞及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束支阻滞异常心搏的定位诊断,所以现在多采用12导联同步记录的DCG.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导联 临床使用 高危 DCG 静态心电图
  • 简介: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状况。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纳入此研究中,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用药状况以及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180例患者共出现25例用药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为13.89%,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为抗菌用药不合理,而合理用药包含药物使用剂量的有效控制,药物联合治疗以及老年患者用药。结论临床医生应对自身的用药经验以及理论知识进行加强,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用药 常见问题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