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压病除了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病痛外,还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当前,将医疗行为全部归属医务人员是欠妥的,也是不可能的,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除医护人员外,病人及其家属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的病是七分治三分养,有的病则是三分治七分养。所谓的养大多是指调养与护理。调养与护理在疾病治疗与康复中不应该是配角。所以对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指导,增进有关疾病知识,发挥病人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是极其重要的。

  • 标签: 高血压 诊治 保健
  • 简介:今年我国南方多省经历了一次少见的特大且持久的寒冷天气,现已恢复了春光明媚,暖和袭人的大好时光,心情开朗,户外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在那好景当前,为了健康,仍需要顺应时令,重视保健,防隐患于未然。

  • 标签: 自我保健 春日 户外活动
  • 简介:一种罕见的基因变异可以使阿门宗派人免受心脏疾病的困扰。该基因是在居住于海岛上的阿门宗派人群部落中发现的。

  • 标签: 基因变异 心脏疾病 自我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heartraterecovery,HRR)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2例行平板运动试验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例)和非冠心病组(19例)。对比分析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静息心率,运动峰值心率,是否伴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平板运动试验后1、2、3、4、5、6、7min的HRR,并以运动后1、2minHRR作为冠心病诊断标准,与传统ST段压低法比较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结果冠心病组运动后1minHRR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心率快速恢复期长于非冠心病组。运动后1minHR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传统ST段压低法。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后1minHRR可作为筛查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心率恢复 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
  • 简介:目的:观察飞行员是否存在与飞行相关的自主神经平衡的改变,并探讨其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进行健康体检的飞行员128例(飞行员组),以及年龄匹配、怀疑冠心病而冠状动脉CT无异常发现的健康者104例(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测量运动时间、峰值心率(HRmax)、心率恢复指数(HRRindex,包括运动后30s,1、2、3、4、5min的HRRindex,即HRRindex30s、HRRindex1……),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运动时间和HRmax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飞行员组HRRindex30s[(16.5±7.7)次/min比(11.0±6.9)次/min],HRRindex1[(29.5±10.3)次/min比(24.9±9.8)次/min],HRRindex2[(48.2±12.6)次/min比(43.4±14.2)次/min]和HRRindex30s/HRmax[(11.0±4.7)%比(7.0±4.1)%]显著降低,P〈0.05或〈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RRindex1与运动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2,P=0.03),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224,P=0.01)。结论:飞行员运动后心率恢复较慢,可能反映了自主神经适应性平衡改变。

  • 标签: 心率 自主神经系统 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探索适合社区应用的、规范有效的高血压病例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抓住高血压病人这条主线,采取集中干预和病人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从而调动整个家庭的防病、治病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对高血压的控制发生作用。结果通过集中干预随访和病人自我管理相结合,达到规范化管理的有41.38%;行为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改变,减少吸烟量的病人有10.92%,戒烟的病人有27.01%;减少饮酒量的有13.22%,戒酒的病人有35.06%;减少摄盐量的有85.63%;减少脂肪摄入量的有85.63%;增加体育锻炼的有41.95%;降低了管理人群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以病人自我管理为主的综合管理,形成医患互动,使高血压管理由被动变成主动,才能使高血压管理真正有效。

  • 标签: 高血压 病例管理 社区 模式
  • 简介:冠心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异常的情志活动.如暴怒、过于激动、恐惧等都可诱发和加重冠心病,甚至骤然死亡。因此,冠心病人注意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自我调节 情绪 精神 中老年人 常见疾病
  • 简介:1临床资料与心电图患者女,17岁,胸闷、心悸2d,呈持续性,活动时加重,元头晕、晕厥、胸痛,体检:BP90/60mmHg,R22次/min,无颈静脉怒张,肝颈征(-),双肺(-),心界不大无震颤,心音有力,律齐,心率200次/min,肝脾未及,下肢不肿,心脏彩超:右室稍大,瓣膜形态正常,抗“O”<250u,血沉14mm/h,RF(-),AST42u/L.胸片:双肺清晰,心膈正常.

  • 标签: 心电图 特发性室速T波改变 心肌炎
  • 简介:《今日医学要闻》报道,根据在线发表在《柳叶刀》的荟萃分析,“由患者在家自我监测抗凝治疗和调整剂量是安全的,可以减少凝血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实际上,

  • 标签: 抗凝治疗 自我监测 安全 剂量 患者 《柳叶刀》
  • 简介: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治疗的效果.方法:30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被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在发病2周内两组均使用止血药物和脱水剂.发病2周后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4~6ml(每ml含5mg),静点,7日为1疗程;对照组用药与以前相同,仅加用能量合剂,2支/日,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7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1例;对照组基本治愈3例,明显好转4例,好转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治疗有一定疗效,是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

  • 标签: 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灯盏花素注射液 恢复期 中药制剂
  • 简介:目的:研究活动平板试验中收缩压恢复比(rSBP)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99例患者接受活动平板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56例,冠脉造影阳性)、高血压病组(18例,冠脉造影阴性)和对照组(25例,冠脉造影阴性),对比分析rSBP和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病组3minrSBP值[(0.94±0.09)、(0.80±0.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4±0.06),分别P〈0.01,〈0.05。rSBP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3%、76.7%、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7%、90.3%、94.2%。结论:斜率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83.3%,联合rSBP和ST/HR斜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rSBP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指标之一,联合ST/HR

  • 标签: 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为描述性研究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9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焦虑得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无相关。抑郁总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r=-0.346,P〈0.01)、自理技能(r=-0.3,P〈0.01)、自我概念(r=-0.369,P〈0.01)、健康知识水平维度(r=-0.259,P〈0.05)的得分呈负相关。结论抑郁情绪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自我护理能力越差。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自我护理能力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药物复律后心房收缩功能的恢复过程.方法5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在药物复律后第1、14、28天运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期跨二尖瓣血流.结果复律后A峰、A波积分逐步升高(0.35±0.10cm/s至0.62±0.11cm/s、4.43±1.36cm/s2至6.02±1.50cm/s2),A波积分占总积分比例由26±7%上升至34±8%.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经药物复律后心房收缩功能逐步缓慢恢复.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脏复律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康复锻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临床内科治疗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训练。干预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和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效能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均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康复锻炼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自我效能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康复训练 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心功能 自我效能
  • 简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由于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继续存在,术后冠脉再狭窄率依然很高。因此,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就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PCI术后康复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腑祛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通腑祛痰活血法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方法对100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对血浆CRP、IL-6干预评价。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效2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基本治愈8例,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结论通腑祛痰活血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较单一运用西医治疗中风,肢体功能恢复快,疗效较满意,血浆CRP、IL-6较早下降,且IL-6可持续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脑功能。

  • 标签: 通腑祛痰活血法 急性脑出血 CRP IL-6
  • 简介: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异丙酚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腹部手术全麻恢复期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93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1):右美托咪啶组(A组)、异丙酚组(B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2μg/kg(15ml)、异丙酚1.5mg/kg(15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5ml,输注时间15min。三组均采用全身麻醉,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全麻恢复期不良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拔管后各时间点镇痛效果,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等级。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镇痛有效率提高(χ2=3.54、4.17,均P<0.05),躁动、呛咳、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χ2=2.76、2.38、3.81、4.02、3.55、4.48,P<0.05),拔管后5min、30min、60minVAS评分均降低(t=2.10、2.45、2.54、2.36、2.78、2.91,均P<0.05);A组和B组拔管后5min、30min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t=2.87、3.02、2.69、3.15,均P<0.05);A组拔管后60min的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55,均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可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的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异丙酚 老年人 全身麻醉 麻醉恢复期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PCI后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CHD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手术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调查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自我管理水平各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CHD患者PCI后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