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的诊治措施。方法对24例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行急诊手术治疗分析。结果良好3例,中残9例,重残5例,死亡7例。结论积极,快速做好术前准备,术前脱水降颅压,争取短时间内手术,可提高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低龄高血压老年患者24h动态血压、心电图的情况,为本病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各30例。采用德国美高仪Holter动态心电图仪和动态血压仪分析其24h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高龄组的24h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均明显低于低龄组,但高龄组24h的平均脉压明显高于低龄组,差异显著(P<0.05);高龄组的24h平均心率略低于低龄组,高龄组窦性、房性、复杂性房性、复杂性室性心率失常患者比例均高于低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24h动态血压、心电图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容易损害靶器官,夜间舒张压越高,靶器官损害越重。

  • 标签: 低龄 高血压 心电图 24h动态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按照其年龄差异将其分成中年组和老年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发现,全部患者中老年组患者发生各类心律失常的几率均显著优于中年组,全部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高发时间为凌晨(00:00)至上午(8:00)这一时间段。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4h动态心电图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效果较好,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中老年 心血管疾病 24H动态心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泵控大剂量甲氨蝶呤24h持续化疗管理的资料,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累计438例次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PICC置接化疗泵管、B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接化疗泵,大剂量甲氨蝶呤24h持续化疗。比较可操作,穿刺次数,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准时率等情况。结果A组比B组可操作,穿刺次数,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准时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置管可操作、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延长,减少穿刺过程的风险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泵 持续化疗 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对两组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呈阳性与心率失常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室上性心率失常比例为28.33%,室性心率失常比例为40.00%,心肌缺血比例为21.67%;观察组患者对应比例分别为11.67%、23.33%与8.33%;实验组患者ST~T段与房室传导阻滞检出异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可真实掌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客观数据,为预后治疗患者提供科学、精确的医学数据。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15~26周妊娠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孕15~26周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50例,口服非司酮50mg,每12h重复1次,共服200mg,非司酮口服完1小时后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对照组按常规行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成功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研究组引产成功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分别为100%,(15±3.2)h,(9±1.8)h;对照组为94%,(26±7.53)h,(22±5.46)h.。结果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15~26周妊娠引产成功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均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安全,方便,能明显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

  • 标签: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引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孟鲁司特、倍氯松对青春期前哮喘儿童线性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95例参与此次研究,随机将将95名患儿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和倍氯松联合给药治疗,对比预后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孟鲁司特和倍氯松在青春期前儿童哮喘的缓解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能更好的控制患儿哮喘症状,改善患儿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 标签: 青春期前哮喘 日间症状评分 夜间症状评分 孟鲁司特 倍氯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进行辅助通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血气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 呼吸衰竭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