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12例护理案例,讲述鱼骨图的具体实施方法。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鱼骨图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患者男,73岁。因“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于2007年2月24日收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入院后体检:血压130/70mmHg,双侧瞳孔2—3ml/l,对光反射迟钝;肌力:左上肢Ⅴ级,右上肢Ⅳ级,左下肢Ⅴ级,右下肢Ⅲ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30年,长期Ⅵ服“缬沙坦80mg和美托洛尔25mg,2次/d”降压。2000年,患者曾患“左侧枕叶梗死”。2002年9月、2003年5月、2006年3月患者多次因“脑供血不足”入院。期间数次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示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图1)。

  • 标签: 脑供血不足 抗磷脂综合征 缺血事件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评价35~60岁工人、农民人群中ST-T异常改变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关系.方法分析2123例人群的调查和随访资料(除外心绞痛、心梗、脑卒中),心电图按标准化方法(同步12导)ST段上移在肢体导联>0.1mV,V2~3导联>0.2~0.3mV,下移>0.05mV为异常,T波低平<同导联R/10或T波倒置为异常.结果ST-T异常的发病率在农村人群>城市人群,女性>男性,T波异常的改变明显多于ST段异常,ST-T异常组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病率为97.5/万.结论在冠心病发病率较低的我国人群,ST-T异常同样增加冠心病事件和脑血管病事件发病危险性.

  • 标签: 心电描记 ST-T改变 心脑血管病事件 心电图
  • 简介: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及低分辨率电磁断层成像(lowresolutionbrainelectromagnetictomography,LORETA)技术,研究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冲突信息处理系统的损害机制及敏感指标。方法研究对象为15例轻度认知损害(AMO)患者(AMCI组)和15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老年(正常老年组)作为对照。成对的简单平面图形先后呈现,受试者比较刺激对是否相同,同时记录32导脑电、正确反应率及反应时间。结摹刺激匹配状态下两组的P300波形分布均以顶部为著,潜伏期及波幅无显著差异。刺激冲突状态下N270主要分布在前头部,AMCI组N270潜伏期较正常老年组明显延长(F1.28=25.3264,P=0.000),波幅差异不显著。LORETA电流密度分析显示冲突状态下正常老年组前头中央部、左右前额背外侧及右颞叶激活,AMCI组右前额背外侧及右颞叶区域激活增强,前头中央部无明显激活。脑电地形图分析与上述结果相一致。结论前头部ERP成分N270峰潜伏期延长反映了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信息加工处理速度减慢,患者对冲突状态信息加工处理的损害较匹配状态信息加工处理的损害更为明显。

  • 标签: 认识障碍 诱发电位 冲突 干预性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其预后的判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来研究表明,碎裂QRS波(fragmentedQRScomplexes,fQRS)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且重要的预测因子[1],本研究评价了fQRS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事件中的价值。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患者 碎裂QRS波 预测价值 心脏事件 心脏性猝死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水平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心内科、神经科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住院病例238例资料,统计脑出血(CH)、脑梗死(CI)、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HF)、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及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在不同SBP、DBP、PP水平的发生率。结果C194例(39.5%);CH52例(21,8%);HF46例(19.3%);SAH、AMI分别30例(12.6%),16例(6.7%)。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SBP、DBP、PP水平密切相关。当SBP≥160mmHg,CH、SAH病例占90%以上;CI、HF病例占70%;AMI占50%。DBP≥90mmHg,CH病例占90%以上;HF、AMI病例占85%以上;SAH病例占80%;CI病例占75%以上。PP〉40mm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占90%以上。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CI最高,CH次之,HF第三位。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SBP、DBP、PP密切相关。SBP≥160mmHg,DBP≥90mmHg,PP〉40mm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高。

  • 标签: 高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增加血清学检测后的综合筛选方案在筛查军事训练后急性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方法,从某集团军中筛选出120例具有急性心血管事件可能的人群进入高危组,同时以年龄作为匹配条件从剩余人群中选择120例进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在军事训练前后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浆中肾上腺素(AD)、一氧化氮(NO)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心率、血压和各项生化指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后高危组与对照组的心率血压积分别为[(11514.9±180.4)mmHg.次/min,(10989.1±110.5)mmHg.次/min],异常心电图比例分别为50.00%和9.17%;AD分别为(111.1±10.3)ng/L和(101.9±12.5)ng/L,hFABP分别为(659.1±67.2)pg/ml和(639.5±61.4)pg/ml,NO分别为[(108.3±9.7)μmmol/Lvs.(120.6±11.4)μ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学检查与问卷调查、查体及心电图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更有利于筛选得到军事训练后可能发生急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高危患者.

  • 标签: 运动性猝死 心血管事件 肾上腺素 一氧化氮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表对66例HF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q检验表明,心功能Ⅳ级组的生活质量计分与Ⅲ级组、Ⅰ~Ⅱ级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功能Ⅲ级与Ⅰ~Ⅱ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HF患者心功能级别与其生活质量有明显关系,心功能越差,其生活质量越差(P<0.01).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心功能
  • 简介:根据《内科学档案》8月份的报道指出:四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使最常见的及致死性的慢性病风险降低80%。这四个健康生活方式是(1)不吸烟;(2)保持健康的体重;(3)规律锻炼;(4)健康饮食。研究对象中所指的

  • 标签: 健康生活方式 慢性病 降低风险 健康因素 致死性 内科学
  • 简介:在门诊坐诊时经常有高血压患者提问,得了高血压.生活方式要改变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 标签: 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M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及心脏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分析35例老年MI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术后15例(43%)发生心肌缺血,其中12例(80%)发生在术后1~3d,11例(67%)无临床表现.(2)6例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4例MI距手术时间间隔<3个月患者发生术后心肌缺血(P<0.05).(3)发生术后MI1例(3.0%).(4)MI距手术时间间隔<3个月的患者中,术后无再次MI及死亡发生.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术后再次梗死的发生率较高.新近的心肌梗死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 标签: 老年人 心肌梗塞 围手术期 心肌缺血 心脏事件
  • 简介:新英格兰杂志旗下的电子刊物《新英格兰杂志心血管观察》(NEJMJournalWatchCardiology)副主编HarlanM.Krumholz博士总结了2013年心血管研究的10大事件,本刊翻译后予以转载并附简介。

  • 标签: 心血管病 NEJM 英格兰 杂志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者临床及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AMI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水平测定,观察临床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前A组,SAS、SDS分别为(62.31±8.25)、(65.13±7.20),B组为(61.82±9.6),(66.23±8.08),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心理行为干预后,各时段评分A组明显减小,1周、2周、4周SAS评分分别为(53.21±6.74、47.23±7.18、44.59±4.18);SDS分别为(58.21±5.89)、(49.20±6.14)、(45.43±4.79),与B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及心电图指标,如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死亡及QTc、QTa、∑ST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地改善AMI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心电图变化,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行为干预 焦虑 抑郁 心电图
  • 简介:“在不考虑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前提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T)是一个比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人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标志物”。根据发表在《美国心脏学院杂志》的一项为期9年的前瞻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在3,649名60岁或以上的英国男性的弗明汉危险评分标准中添加NT—proBNT作为其中一项标准,结果显示其对风险分类有着CRP所未能获得的重要意义。

  • 标签: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血管事件 老年人 美国心脏学院 评分标准 心血管疾病
  • 简介:职业疗法(代替疗法)(OT)是已知的中风或手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患者重新学习日程的活动并通过调整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但是职业疗法无法改变人们衰老所伴随的生理变化,如手关节炎、髋关节或膝关节问题所致的疼痛和活动性问题。哈佛附属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职业治疗师艾莉森·皮森斯认为,我们教导患者如何从不同的方法去完成某种原来的动作,这样患者才能在做想做的动作时可以避免无法忍受的疼痛。

  • 标签: 职业疗法 手关节炎 马萨诸塞州 治疗师 综合医院 康复治疗
  • 简介:哪一种因素让你面临更大的患癌风险:基因还是生活方式?"大多数癌症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基因固然重要,但饮食和生活方式在大多时候更加重要。"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SPH)营养学和流行病学教授EdGiovannucci博士说道。在一项于2016年5月19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的研究中,Giovannucci博士和HSPH研究人员MingyangSong博士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预防40%癌症病例和50%癌症死亡。

  • 标签: 曾熙 美国医学会 公共卫生 肿瘤学 适量饮酒 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