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一种白细胞酶,具有介导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应答等多种功能,并可参与急性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髓过氧化物酶及其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影响机体对急性脉综合征的易感性。本文就髓过氧化物酶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基因结构及多态性与急性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过氧化物酶 基因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胰岛素是控制血糖当之无愧的最佳武器,无论是疗效还是适应性均是其他降糖药物不能比拟的。但也确有部分患者反映胰岛素治疗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如果排除患者的生活因素(如不控制饮食及体重等等),人们往往把问题归之于胰岛素剂型选择不当和/或剂量设定不合理,

  • 标签: 注射胰岛素 治疗效果 控制血糖 降糖药物 控制饮食 生活因素
  • 简介:编辑先生:在我做三条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前,我是一个骑动感单车的狂热爱好者。我喜欢从这种强有力的自行车锻炼计划中使心脏得到锻练。通过10个星期的心脏恢复.我慢慢恢复骑动感单车的习惯。现在每周骑二至三次,并且我的医生告诉我要坚持骑车。然而.有时我会担心嫁接了的血管是否可能会在剧烈的运动中掉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吗?

  • 标签: 冠脉搭桥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锻炼计划 自行车 心脏 担心
  • 简介:目的:探讨脉造影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于南方医院住院的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的413例行脉造影患者,采集病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尿酸(UA)、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脉造影通过直径目测法判断是否患冠心病。以单因素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脉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冠心病组患者男性比例、平均年龄、体重指数、LDL-C、TG、UA、CRP、F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合并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例显著多于非冠心病组(P〈0.05~〈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HDL-C、增龄、高尿酸入选回归方程(OR=3.559~1.003,P〈0.05~〈0.001),其中LDL-C为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出素(OR:3.559,95%可信区间2.143~5.911,P〈0.001)。结论:LDL-C水平升高、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上升、HDH—C水平降低、增龄、高尿酸水平为冠心病的显著,独立相关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 危险因素
  • 简介:自AndreasGruentzig进行第一例经皮腔内脉成形术以来,我们已经走过了一段较长的路程.现在我们也应该再评估一下这种治疗模式对冠心病的患者带来的好处和我们今后的方向.毋庸质疑,球囊、支架的应用,以及抗血小板疗法如血小板GPⅡb/Ⅲa*#拮抗剂等,是经皮脉介入治疗的里程碑.这些技术和发明亦使得介入治疗技术变得安全和相对简单,使成千上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受益.尽管如此,PTCA的软肋,再狭窄,还是困扰着我们.它也是使得我们的PTCA治疗冠心病不那么尽善尽美.假如脉介入治疗(PCI)的再狭窄率是零,那么,PCI肯定是冠心病治疗的首选方法.因此,PCI的未来很显然是在消除PCI带来的再狭窄.药物支架的出现再次给我们带来了零再狭窄率的希望.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支架 术后再狭窄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完全阐明,因而对AS的防治缺乏有效的措施.近20年来,大量的研究认为氧化修饰的LDL(Ox-LDL)在AS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Ox-LDL引起AS作用的深入了解,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将抗氧化剂用于抗AS发展的研究.本文将综述Ox-LDL在AS发展中的作用和抗氧化剂防治AS的进展.

  • 标签: 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 氧化修饰 清道夫受体 内皮细胞 抗氧化剂
  • 简介:番茄是人们餐桌上常有的蔬果,有人说要生吃,有人说要熟吃,到底番茄怎么吃才更有益健康呢?我们购买番茄时应避免选择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因其含有毒的龙葵碱,吃多了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及全身疲乏等症状,严重的还有生命危险。因此宜选择个大、圆润、丰满、已经熟透的番茄食用。

  • 标签: 青色番茄 熟吃 生吃 抗氧化 维C 有益健康
  • 简介:选择性脉造影术是采用导管插入左右脉开口处注射造影剂,以显示脉走行和病变的技术.因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 标签: 冠脉造影 术中 心电图 心电监护 冠心病
  • 简介:治疗脉狭窄的其中一种方法是脉搭桥手术。如果患者是多支脉狭窄的话.例如三支或者四支脉狭窄.医生会更倾向于选用脉搭桥手术。搭桥的材料可选择患者自体的动脉或者静脉。动脉的好处是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通畅.但动脉材料有限.尤其是对于需要多支搭桥的患者。静脉保持通畅的时间较动脉短.但全身可供利用的静脉相对较多。而且静脉被取出后,在其周围可有侧支循环形成.对身体血液循环影响较小。

  • 标签: 冠脉搭桥手术 冠脉狭窄 药物支架 裸支架 动脉材料 血液循环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脂联素(APN)、血红素加氧酶-1(HO-1)含量与急性脉综合征(ACS)患者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ACS患者78例作为ACS组,根据脉病变程度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15例),双支病变组(37例)和多支病变组(26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非冠心病人员72例作为非冠心病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APN、HO-1含量,分析血清APN、HO-1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比较,ACS组血清APN[(15.27±2.31)mg/L比(5.73±0.88)mg/L]、HO-1[(55.09±8.63)μg/L比(23.17±3.09)μg/L]含量显著降低(P均〈0.01)。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多支病变组的血清APN[(9.72±1.13)mg/L比(7.05±0.93)mg/L比(4.23±0.52)mg/L]、HO-1含量[(38.16±7.52)μg/L比(28.17±5.31)μg/L比(20.32±3.28)μg/L]显著降低,且多支病变组的显著低于双支病变组的(P〈0.05或〈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N、HO-1含量与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B=-2.869,-2.742,P分别〈0.05,〈0.01)。结论:急性脉综合征患者血清APN、HO-1含量显著降低,且其水平与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指导。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脂联素 血红素加氧酶-1
  • 简介:目的:探讨地尔硫卓治疗脉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的100例脉痉挛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予以调脂、扩等常规治疗);地尔硫卓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泵入地尔硫卓),比较两组临床、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等的变化和安全性。结果:(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地尔硫卓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0.00%比94.00%)、心电图总疗效(62.00%比92.00%)显著提高(P均<0.01);(2)两组治疗后心电图各项指标、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地尔硫卓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3)地尔硫卓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均<0.05);(4)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地尔硫卓组NO水平[(95.17±19.99)μmol/L、(95.17±21.22)μmol/L比(106.71±22.38)μmol/L]显著升高、ET-1水平[(64.09±16.29)ng/L、(59.98±14.28)ng/L比(44.91±6.38)ng/L]显著降低(P均<0.05);(6)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尔硫卓治疗脉痉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血管痉挛 治疗结果 地尔硫卓
  • 简介:目的以脉造影(CAG)为对照,评价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胸痛、胸闷待查者于1个月内分别先后行TET与脉造影术(CA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7.4%,特异性72.4%。结论TET可为选择适合CAG者提供科学筛选,提高CAG的诊断效率,也可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及诊疗风险。

  • 标签: 冠心病 平板运动试验 冠脉造影
  • 简介:急性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脉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及梗死的病例现象,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ACS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1].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体系,对ACS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4].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临床应用
  • 简介:近来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在心血管系统中起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有关NO在急性心肌梗死中作用的研究也倍受关注[1].本文通过对42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O及NOS含量进行测定,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血清NO及NOS的变化和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测定
  • 简介: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采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29例对象皆为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期间,全部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护理工作,做好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本组研究患者住院时间为(10.6±3.8)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5/29)。结论高龄患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采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加强围术期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高龄患者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评价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脉造影证实的脉≥1支慢性闭塞的35例患者,采用脉介入治疗(PCI:PTCA加支架植入术)或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再血管化,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患者的临床心功能状态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结果:22例患者行PCI治疗,13例患者行CABG.平均随访4.2个月.治疗后临床心功能状态改善2级以上者27例(77.1%),改善1级者6例(17.1%),无改善者2例(5.8%),总有效率94.2%.LVEF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51.6%±5.8%,术后62.2%±11.3%,P<0.01).结论:PCI和CABG开通慢性闭塞脉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LVEF.

  • 标签: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 心脏功能 治疗 LVEF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口血肿特种电磁波辐射(TDP)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以血肿自然吸收为对照组,TDP照射血肿为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穿刺口血肿消散比对照组快,平均提前5~7天(P<0.05).结论:TDP照射治疗穿刺口血肿,可加速血肿吸收,促进愈合,缩短卧床、住院时间.

  • 标签: 术后 穿刺口血肿 TDP 治疗 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脉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 冠脉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