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院内发生的或6小时内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统计,并对原因进行对策分析。结果1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42例接受溶栓治疗,占24.41%。溶栓患者平均到时间(4.00±1.61)小时。发病6小时内就诊的132例脑梗死患者未接受溶栓治疗,其原因有醒后卒中,完成评估后超过时间窗,患方拒绝或犹豫,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年龄不符等。结论加强对醒后卒中的研究,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了解,优化院内卒中流程,更新我国溶栓指南等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溶栓治疗比例。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 醒后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前急救对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14年2月间我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因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85例,探讨前急救不同因素对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全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前急救后,心跳、呼吸恢复者21例(24.7%),患者存活并出院者13例(15.3%)。年龄高于60岁的高电压击伤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有所降低,但与〈60岁组与低电压击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击后至行心肺复苏急救的时间〈5min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最高,且随着施救时间的延长(〈5min,5-11min,11-16min,〉16min),复苏成功率(58.33%比31.58%比8.00%比0%)、出院存活率(58.33%比15.79%比0%比0%)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及早进行心肺复苏等前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电击伤 心脏停搏 急救医疗服务 心肺复苏术
  • 简介:目的:探讨全国冠心病发病率最高的青岛地区居民的血脂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999年1733名健康者查体的血脂水平。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均值1997年比1996年增高(P〈0.05)。而1997年以后的TC逐年显著降低(P〈0.01)。结论:生活方式的改善降低了青岛地区居民的血脂水平。

  • 标签: 血脂 冠心病 饮食疗法 生活方式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女性失能患者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问卷了解504名社区女性失能老人尿失禁患者的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失能老人尿失禁的患病率为47.6%,女性尿失禁的平均年龄、BMI、孕次显著高于非尿失禁者(P<0.05)。结论尿失禁在女性失能老人中患病率较高,女性失能老人尿失禁影响因素复杂。

  • 标签: 女性 老人 尿失禁
  • 简介:目的:对基层卫生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门诊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卫生院门诊部于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60例患者卡托普利治疗(A组),另60例给予牛黄降压丸治疗(B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在总有效率上,A组为83.3%(50/60),B组为71.7%(43/6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上均得到了改善,而在改善幅度上,A组要好于B组(P〈0.05);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层卫生院门诊高血压患者来说,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服药依从性,价格实惠,值得推广。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卡托普利 门诊高血压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江门市蓬江区女性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情状,为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期间对江门市年龄18岁到70岁的980名女性社区居民,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基本资料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调查,监与同期的男性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调查显示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虽大致与男性相似.但女性高血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缺乏体力活动、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均高于男性。而吸烟者很少。结论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男性有某些差异。通过了解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将有利于开展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 标签: 危险因素调查 心血管疾病 女性人群 江门市 心血管危险因素 疾病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洞头县海岛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为海岛居民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07年2月至2007年11月,对洞头县各乡镇的≥15岁的9376名居民,采用标准化调查方法,在严格质控下进行血压测定及相关调查。结果在调查中发现2412例高血压患者。海岛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5.73%,标化患病率为15.86%;高于1991年全国普查的结果(12.79%),但低于2002年全国结果(17.60%)。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男性123.13mmHg、78.09mmHg,女性120.06mmHg、74.71mmHg。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35岁以后,女性40岁以后增幅明显快。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1.97%、25.29%、4.10%。结论海岛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对海岛居民的高血压进行预防和控制是必要的。

  • 标签: 高血压 海岛 流行病学
  • 简介:农村人群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而且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分散于各个自然村,对患者的追踪和管理造成难度。因此,如何在基层社区开展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有效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已成为当前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 标签: 农村 高血压病 综合干预 卫生院发展
  • 简介:目的调查和分析温州市鹿城区人群中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随机抽取鹿城区居民49511人,选取可能与脑卒中有关的危险因素项,如:职业、劳动强度、高血压病、冠心病、饮酒、性格情绪、盐的摄入量、吸烟、糖尿病、体重、血脂情况等,单因素分析用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温州市鹿城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为194/10万,男性发病率为189/10万,女性发病率为199/10万,脑卒中发病率在男女性别间无差异(χ^2=0.054,P〉0.05);脑卒中发病与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性格情绪、饮酒量、高脂血症、职业相关(P均〈0.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性格情绪、饮酒量、高脂血症为鹿城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现状,为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科学认识提供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2015年6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计划免疫门诊接种的748例儿童家长,按照研究对象的学历将其分为A组(初中及以下学历)、B组(高中、中专学历)、C组(大专及以上学历),比较分析三组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结果三组儿童家长对一类疫苗接种程序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儿童家长知晓率最高,而A组儿童家长知晓率最低;三组儿童家长在“麻疹疫苗可引起局部皮疹、发热”、“接种当天多喝水、不洗澡”两项注意事项认知率比较无差异(P>0.05),其余各注意事项认知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C组认知率最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获得的主要渠道为防疫医生告知(占81.26%)。结论儿童家长受教育程度与其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认知情况越高,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相关宣传力度,以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了解情况,促进儿童疫苗接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我地区儿童疫苗的接种率。

  • 标签: 儿童家长 计划免疫 认知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医院使用尿激酶(UK)和(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实施情况,为改进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北京地区医院脑卒中治疗相关的医疗资源方面的情况.结果北京地区被调查医院的总体结果:98.1%的医院有急诊室,92.6%的医院有24h头颅CT,50%的医院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7.4%的医院有卒中单元.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的医院与无此溶栓规程的医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方面为:头颅CT、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神经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神经介入放射医生、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成形术、重症监护病房、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结论北京地区医院应对其拥有的卒中相关医疗资源进行组织化,提高医院静脉溶栓能力,推广卒中小组、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等治疗模式,以改进卒中治疗和改善卒中预后.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开展分娩镇痛前后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方法对我院开展分娩镇痛前后2000—2006年4866例及2009年1278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2000—2006年46.05%,2009年3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指征中2009年与2000—2006年比较;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减少、羊水过多、臀位、产程异常增多。结论施行适当分娩镇痛,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分娩镇痛 剖宫产术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率趋势。方法:查阅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12年来在我科住院死亡病人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年来住院病人总数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在269例死亡病例中。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01);(3)在269例死亡病例中,以≥80岁年龄段死亡率最高(P〈0.001);(4)住院死亡率。以冠心病及夹层动脉瘤最高。分别达到5.78%,5.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冠心病的死亡率较之高血压、风心病、心脏病的显著增加(P〈0.001)。结论:12年来昆明地区心血管病人住院总数量上升.反映发病率增加,但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成绩的显著。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住院病人 死亡率
  • 简介:目的:研究风心病的易患因素、发病率及死亡原因。方法:分类统计1985~1999年在我科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病人的易患因素、发病率及死亡原因等。结果:该病占心内科平均年总住院率的6.9%(582/8412);以青壮年居多,占71.1%;农民发病率最高为44%(256/582)。风心病15年间总死亡率为7.9%,死亡原因以泵衰竭为主,其次为猝死。结论:重视风湿热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是降低风心病发病率的关键,防治重点在农村。心瓣膜病一旦发生,应积极动员作手术或介入性治疗,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调查报告 心电图 并发症 诱发因素
  • 简介: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不仅是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动脉瘤和肾功能衰竭的前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患高血压病的人数从20世纪70年代的3000万例到90年代的9000万例至20世纪末的1亿余例,平均每12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笔者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30名体检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健康体检 高血压病 调查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调查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健康状况,探讨和分析患者康复期间的健康需求。方法选择200例于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追踪调查和问卷咨询的调查方式,掌握和了解患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康复期健康需求以及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情况。结果康复期脑血管意外患者渴望对致病原因、良好的生活方式、正确用药、科学护理、病情突发时的急救原则以及必要的医疗救助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以期能够有效缩短康复进程,有效改善和优化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结论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相关的救治和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脑血管意外患者 康复期健康需求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生在重症监护(ICU)病房的鲍曼不到杆菌(Ab)医院感染进行调查,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对医务人员、工人、环境来源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感染源为1例院外转回的Ab感染患者,暴发原因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和ICU清洁消毒不彻底。结论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加强病房清洁消毒、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 调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