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今年已经77岁了,医生建议我通过手术换主动脉瓣膜,他说瓣膜有机械瓣膜和猪瓣膜,请问:哪一种是最好的选择呢?读者:钟先生钟先生: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编辑部的信任。一般来说,人们对机械瓣膜比对组织(猪)瓣膜相对较好。然而,

  • 标签: 主动脉瓣膜 机械瓣膜 编辑部 医生
  • 简介:目的在绝经早期应用激素替代(HT)治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变化,探讨其对心血管的影响,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方法对34例绝经早期妇女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一年,比较用药前后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HT治疗1年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早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预防血脂紊乱,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 标签: 激素替代 绝经早期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冠心病
  • 简介: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第一位死因。早期研究发现,女性在绝经前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低于同龄男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则明显增加,甚至超过了同龄男性。小型临床试验、体外基因及细胞试验也证实,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因此,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

  • 标签: 雌激素替代治疗 心血管疾病 疾病发病率 心血管系统 临床试验 细胞试验
  • 简介:绝经期女性的激素替代疗法多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和讨论也非常热烈。相比之下,老年男性的激素替代疗法似乎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2008年6月份在美国三藩市举行的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德国的研究者提交了两个关于男性激素替代治疗的研究报告。第一个报告指出,在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有18%存在雄激素缺乏。

  • 标签: 雄激素替代疗法 老年男性 代谢综合征 性激素替代治疗 预防 绝经期女性
  • 简介:我们现在饮食中的盐主要是氯化钠,如果应用氯化钙盐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许多人更喜欢草本和香料混合物。如果你有高血压,减少饮食中的盐是个明智之举。过多的钠(盐的主要成分)使机体与更多的水结合,可引起血压升高。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盐的总量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1500mg限值的2倍多。

  • 标签: 盐摄入 替代物 美国心脏协会 氯化钠 血压升高 混合物
  • 简介:颈动脉分叉处独特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决定了该处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发生的部位,造成管径的狭窄而导致脑组织远端血流动力学性梗死。另外,沿颈动脉球内侧壁的血流保持层流,有着很高的流速和很强的剪切力,而其外侧壁处血流的分离、停滞、湍流和复杂震荡的剪切力都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脱落。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卒中发生的10%~20%),对其治疗是多年来受全球关注的热点。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血流动力学特征 颈动脉分叉 剪切力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做75g糖耐量试验,测空腹、餐后1.2小时血糖,血胰岛素(INS)及血脂(ISI),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CHD组给予利维受(每片含7-甲异炔诺酮2.5mg)治疗12周,然后重复上述各项目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D组血糖、INS及IS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利维爱治疗后,血糖、INS、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较治疗前降低,而IS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水平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降低绝经后CHD患者的血糖、INS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IR),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 标签: 雌激素 血糖 血胰岛素 血脂 替代治疗 绝经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顽固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顽固性心衰)疗效.方法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及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方法治疗25例顽固性心衰病人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经过CRRT治疗后,症状与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均显著增加.结论CRRT能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和溶质,较好地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能有效地纠正心衰.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顽固性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并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临床结局将纳入的患者分为生存组(56例)和死亡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并行多元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该人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发现死亡组术前心功能Ⅳ级、神经系统障碍、肝功能不全、术后低血压、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APACHEⅡ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心功能Ⅳ级、术后肝功能不全、术后低血压和APACHEⅡ评分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并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与术后肝功能不全、术后低血压、APACHEⅡ评分和术前心功能Ⅳ级有关,因此,应重视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并加以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肾脏替代治疗 危险因素
  • 简介:本文阐明了反义技术的原理以及用反义技术治疗高血压的候选基因及其筛选方法;并介绍了反义寡聚核苷酸的化学修饰、特异性、作用靶点、转染方式以及用反义技术治疗高血压的前景.

  • 标签: 高血压 反义技术 反义寡聚核苷酸 治疗方法 候选基因
  • 简介:临床应用华法林防止血栓的困难之一就是找到适合你的剂量。医生要找到患者每天服用适宜剂量,需要花几个星期去做试验性治疗和调整。这个剂量既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又不会因药量太大而容易出血。

  • 标签: 临床应用 华法林 基因检测 适宜剂量 试验性治疗 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探讨3.0TMR心肌灌注成像(MRmyocardialperfusionimagingMRMPI)检查技术应用及方法。方法对25例冠脉CTA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MR首过心肌灌注、延迟增强成像,经两位高年资医师以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1例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21例受检者狭窄度≥50%的冠脉共34支中,29支显示首过灌注减低,9支显示延迟增强,其中心肌透壁增强4例,非透壁增强5例。4例图像质量不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在控制好受检者心率及呼吸,掌控好技术要点的情况下,MR心肌灌注成像完全可以得到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有效评价心肌缺血情况及程度,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心肌灌注 冠心病 心肌缺血
  • 简介:象鼻技术是一种治疗广泛主动脉病变的手术方法。Borst最早于1983年报道将该技术用于临床,一期手术死亡率达8%~20%。该手术难度大,国内报道甚少。象鼻手术主要适应症是升主动脉及弓部病变合并降主动脉病变的动脉瘤,以及DeBakey

  • 标签: 象鼻技术 I型夹层动脉瘤 手术治疗 临床应用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应用固定矫治技术配合前牙平导打开咬合.方法:将20例安氏Ⅱ类Ⅲ°深覆頜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前牙平导打开咬合,结果采用该方法矫治深覆頜患者经1~3年随访正常颌达到90%.结论:每次复诊调整摇椅型唇弓,调整前牙平导对打开咬合至关重要.使用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矫治疗效,缩短矫治时间.

  • 标签: 固定矫治技术 前牙平导 打开咬颌
  • 简介:目的评价高血压管理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探讨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推广模式。方法按照经济、文化、卫生等基本情况从海安县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6个镇,每个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5个行政村,并按照诊断标准开展高血压病人筛查。按照病人入选标准,规范化管理组共入选2000名高血压病人,对照组入选1000名;规范化管理组按照方案要求开展2年的分层分级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当地常规处理。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和评价管理效果。结果2年后除失访和退出研究的患者,规范管理组完成管理1945人(失访率2.75%),对照组967人(失访率3.30%)。规范管理组的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率、非药物治疗率及两者均有的比率显著提高(由管理前的20.02%、5.01%和3.65%分别提高到管理后的85.04%、68.59%和60.23%),且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提高。规范化管理组病人血压控制率由管理前的4.10%提高到管理后的61.03%,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病人血压控制率由原来的4.13%提高到31.02%,控制率虽有显著提高,但仅为规范化管理组的50%左右。规范化管理组的高血压病人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改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管理前后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变化不大,管理组与对照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适宜技术应用效果明显,尤其在改善患者的危险因素上效果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规范化管理 效果评价 应用
  • 简介:血管斑块(尤其是颈动脉斑块)的性质(稳定/易损)决定了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高低,这一观点已成为广泛性共识。仅以管腔狭窄率判断患者病情的凶险程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漏诊(高危误判为低危)和误诊(低危误判为高危)率较高。直接分析斑块的成分、评估斑块的易损性可使临床医师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临床上可针对血管斑块(尤其是颈动脉血管斑块)进行诊断的影像学方法很多,如血管超声、CTA、MRA等,各有优势及不足,临床应用目的亦不同。

  • 标签: 临床应用 易损斑块 诊断技术 征文活动 颈动脉斑块 血管斑块
  • 简介:3D打印技术被制造业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在21世纪已经在许多领域都展现了巨大的价值和潜力,在医学领域如骨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D打印的开展应用也为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综述介绍3D打印技术在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打印技术 疾病诊治 血管疾病 应用 医学领域 整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3DCT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MPR、SSD、MIP及VRT图像,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PR及3DCT可发现及多方位观察骨病变。结论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综合应用是诊断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病变 螺旋CT 重建
  • 简介:大多时候,期刊将注意力集中在已适用于治疗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上。这篇文章却不一样。主编选了5个有关心血管健康的创新型科技,他预测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经常听到这些科技。诊断、治疗心脏病的创新设备和手术即将来临。1.谷歌眼镜众所周知的可佩戴计算技术——谷歌眼镜,是一款头戴式眼镜。这款复杂的微型计算机可以拍照,录制视频,无线传输数据。医生可以在进行医疗手术时,使用无手操作装置,录制和传输图片,不需要操作照相机,也不会弄脏无菌外科手术环境。

  • 标签: 谷歌 心血管健康 创新设备 操作装置 头戴式 医疗手术